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418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的支撑轴和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上同轴线固定设置有摩擦套,所述支撑轴上嵌套有锁簧,所述锁簧用于抵紧在所述摩擦套的内壁和所述转动体上,所述支撑轴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锁簧形变的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锁簧的变径,使得锁簧能够产生轴向推力的同时能够产生径向的扩张力,进而使得转动体能够同时收到锁簧的轴向锁紧和径向的锁紧,形成了多方向的锁紧,大大提高了锁紧效果,有效的保证了转动体的悬停效果;此外利用锁紧螺母的配合,能够改变锁簧轴向推力的同时改变其径向的的扩张力,能够补偿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的力的损失。

A compensation hover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mpensation type hover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ing shaft fixed on the base body and a rotating body rotatab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shaft. The coaxial line of the rotating body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friction sleeve, the supporting shaft is nested with a locking spring, the locking spring is used to press against the inner wall of the friction sleeve and the rotating body, and the supporting shaf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spring There is a lock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deformation of the lock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use of the diameter change of the lock spring to make the lock spring generate axial thrust and radial expansion tension, so that the rotating body can receive the axial locking and radial locking of the lock spring at the same time, forming a multi-directional locking, greatly improving the locking effect, effectively ensuring the hovering effect of the rotating body; in addition, the cooperation of the lock nut can be used to change By changing the axial thrust of locking spring and its radial extension tension, the loss of force after long-term use can be compens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
本技术涉及锁紧装置
,具体为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设备中往往会需要某个部件实现悬停的同时又能够转动,而现有的大都是通过摩擦片和弹簧进行简易的结合,通过弹簧产生轴向推力将摩擦片抵紧在需要被悬停的物体上,这种方式虽然能够满足要求,但是随着使用使用时间的增加,弹簧的弹力会出现一定的降低,并且这种单一使用弹簧轴向力的锁紧往往锁紧力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能够实现对锁紧机构的调整,补偿力的损失保证锁紧效果,同时产生多个方向上的锁紧力,提高了悬停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基体上的支撑轴和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上同轴线固定设置有摩擦套,所述支撑轴上嵌套有锁簧,所述锁簧用于抵紧在所述摩擦套的内壁和所述转动体上,所述支撑轴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锁簧形变的锁紧机构。优选地,所述锁簧为变径弹簧,该变径弹簧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支撑轴的外径,所述锁簧靠近所述转动体的一端沿着所述支撑轴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支撑轴上并抵紧在所述转动体上,所述锁簧的最外圈抵紧在所述摩擦套的内周壁上。优选地,所述支撑轴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横截面呈T型,对应的所述锁簧靠近所述转动体的端部上设置有在所述导向槽内滑动T型台。优选地,所述导向槽的两端均延伸至所述摩擦套的两端之外,所述导向槽至少有一端贯穿至所述支撑轴的端部。优选地,所述支撑轴远离所述基体的端部的外周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贴合在所述转动体上,所述锁簧靠近所述转动体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摩擦环,所述摩擦环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撑轴上并通过锁簧抵紧在所述转动体上。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沿着远离所述摩擦套的方向依次螺纹装配在所述支撑轴上的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所述锁簧远离所述转动体的端部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上,所述第二锁紧螺母抵紧在所述第一锁紧螺母上。优选地,所述第一锁紧螺母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锁紧螺母的厚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利用锁簧的变径,使得锁簧能够产生轴向推力的同时能够产生径向的扩张力,进而使得转动体能够同时收到锁簧的轴向锁紧和径向的锁紧,形成了多方向的锁紧,大大提高了锁紧效果,有效的保证了转动体的悬停效果;此外利用锁紧螺母的配合,能够改变锁簧轴向推力的同时改变其径向的的扩张力,能够补偿长时间使用后产生的力的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部分剖视);图2为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撑轴和锁紧螺母的侧视图;图4为锁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转动体、11-摩擦套、2-支撑轴、21-导向槽、22-限位环、3-锁簧、31-T型台、4-第一锁紧螺母、5-第二锁紧螺母、6摩擦环、7基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基体7上的支撑轴2和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支撑轴2上的转动体1,其中基体7在本实施例中中是指用于安装支撑轴2的部件,例如支撑轴2安装在某个钢板上,则基体7代表钢板,在实际使用时可自行选择将支撑轴2安装在何处,在此不做过多叙述;转动体1上同轴线固定设置有摩擦套11,支撑轴2上嵌套有锁簧3,锁簧3为变径弹簧,该变径弹簧的最小内径大于支撑轴2的外径,该变径弹簧的横截面呈矩形以提高与摩擦套11的接触面积,锁簧3靠近转动体1的一端沿着支撑轴2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支撑轴2上并抵紧在转动体1上,锁簧3的最外圈(即锁簧3的最大半径处)抵紧在摩擦套11的内周壁上。进一步结合如图1,支撑轴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锁簧3形变的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沿着远离摩擦套11的方向依次螺纹装配在支撑轴2上的第一锁紧螺母4和第二锁紧螺母5,锁簧3远离转动体1的端部固定设置在第一锁紧螺母4上,第二锁紧螺母5抵紧在第一锁紧螺母4上,最终使得锁簧3的一端限制在支撑轴2上,一端限制在第一锁紧螺母4上,当第一锁紧螺母4转动时即可带动锁簧3扭转实现径向上的收缩和扩张;另外由于锁簧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锁紧螺母4上,其会占用第一锁紧螺母4的一部分,为方便转动第一锁紧螺母4,第一锁紧螺母4的厚度要相应的增加,需大于第二锁紧螺母5的厚度。结合图1和图2,为保证锁簧3靠近转动体1的一端沿着支撑轴2的轴向滑动,支撑轴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槽21,导向槽21的横截面呈T型(如图4所示),对应的锁簧3靠近转动体1的端部上设置有在导向槽21内滑动T型台31;此外为了保证锁簧3的顺利安装,导向槽21的两端均延伸至摩擦套11的两端之外,导向槽21至少有一端贯穿至支撑轴2的端部,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槽21贯穿至支撑轴2靠近基体7的端部。如图1所示,支撑轴2远离基体7的一端部的外周壁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22,用于防止转动体1脱离支撑轴2,限位环22贴合在转动体1上,锁簧3靠近转动体1的端部固定设置有摩擦环6,摩擦环6材质为钢片,摩擦环6滑动设置在支撑轴2上并通过锁簧3抵紧在转动体1上。使用时,支撑轴2固定在基体7上,转动体1通过摩擦环6和限位环22定位,实现其自身的悬停,锁簧3通过导向槽21和T型台31的配合只允许锁簧3靠近转动体1的端部产生轴向位移,进而当锁簧3扭转时能够同时产生轴向推力和径向扩张力;通过转动第一锁紧螺母4可带动锁簧3扭转和轴向移动,进而将其抵紧在转动体1的同时抵紧在摩擦套11的内壁上,同时实现轴向和径向上的作用,最后通过第二锁紧螺母5即可将第一锁紧螺母4锁紧,防止其松动,待该机构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进一步转动锁紧螺母,弥补力的损失。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基体(7)上的支撑轴(2)和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轴(2)上的转动体(1),所述转动体(1)上同轴线固定设置有摩擦套(11),所述支撑轴(2)上嵌套有锁簧(3),所述锁簧(3)用于抵紧在所述摩擦套(11)的内壁和所述转动体(1)上,所述支撑轴(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锁簧(3)形变的锁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设置在基体(7)上的支撑轴(2)和能够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轴(2)上的转动体(1),所述转动体(1)上同轴线固定设置有摩擦套(11),所述支撑轴(2)上嵌套有锁簧(3),所述锁簧(3)用于抵紧在所述摩擦套(11)的内壁和所述转动体(1)上,所述支撑轴(2)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锁簧(3)形变的锁紧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簧(3)为变径弹簧,该变径弹簧的最小内径大于所述支撑轴(2)的外径,所述锁簧(3)靠近所述转动体(1)的一端沿着所述支撑轴(2)的轴向滑动设置在支撑轴(2)上并抵紧在所述转动体(1)上,所述锁簧(3)的最外圈抵紧在所述摩擦套(11)的内周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补偿式悬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导向槽(21),所述导向槽(21)的横截面呈T型,对应的所述锁簧(3)靠近所述转动体(1)的端部上设置有在所述导向槽(21)内滑动T型台(31)。


4.如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