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作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392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3:08
本新型涉及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包括回液管、排液管、导流管、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加热盘、循环泵、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电路,回液管后端面通过导流管与前置过滤器相互连通,前置过滤器通过导流管与加热盘相互连通,加热盘通过导流管与后置过滤器相互连通,后置过滤器通过导流管与排液管相互连通,控制电路分别与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加热盘、循环泵、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且控制电路通过机架与加热盘外表面相互连接。本新型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对电镀槽内电镀溶液进行持续过滤净化作业,提高电镀液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进行对电镀液进行过滤净化作业时,可有效得实现对电镀液进行温度调控作业。

An integrated filtering and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for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The new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grated filtering and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 for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which comprises a return pipe, a discharge pipe, a guide pipe, a pre filter, a post filter, a heating disk, a circulating pump,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control circuit.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return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pre filter through the guide pipe, the pre filt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heating disk through the guide pipe, and the heating disk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pre filter through the guide pipe The post filter is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post fil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 pipe through the guide pipe, the control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 filter, the post filter, the heating plate, the circulating pump and the temperature sensor respectively, and the control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heating plate through the frame. On the one hand, the new model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continuous fil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in the electroplating tank, improve the operation qua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on the other hand, when the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is filtered and purified, it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the electroplating so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过滤设备结构,属电镀

技术介绍
在通过电镀槽进行电镀作业中,电镀溶液的温度控制精度和溶液中离子类型及浓度和固体悬浮物类型及浓度均对电镀作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生产成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随着电镀作业的开展,电镀溶液内会逐步混入严重影响电镀作业质量的多种类型的金属离子污染物和固体悬浮物污染物,从而导致电镀作业工作效率和质量下降,同时也造成电镀液使用寿命较短,需要频繁更换,增加电镀作业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废气电镀液对环境污染性和无害化处理得难度,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虽然开发出了多种类型的电镀液净化系统或设备,如专利号为“201520055030.2”的“一种电镀废液离心处理装置”和专利号为“201510794494.X”的“一种适用于电镀废液的废液处理系统”等专利文件中记载的技术方案,虽然均可有效得满足对电镀液进行净化作业的需要的,但该类净化设备结构体积大,使用成本机维护成本较高,且无法与电镀作业同步进行,在对电镀液净化和循环应用时,均需要在电镀槽停机状态下进行,从而导致电镀液净化的及时性和回收利用效率均相对较低,此外,当前得这些类型得净化设备在运行时,经过净化后得电镀液均不能直接返回到电镀槽内继续使用,且净化后得电镀液温度也无法满足电镀作业稳定进行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电镀液循环使用的效率和灵活性,同时也导致电镀槽使用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受到较大影响。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电镀槽电镀液净化装置,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该新型结构集成化程度和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对电镀槽内电镀溶液进行持续过滤净化作业,提高电镀液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进行对电镀液进行过滤净化作业时,可有效得实现对电镀液进行温度调控作业,满足不同工艺要求电镀作业的需要,从而有效的提高电镀槽电镀作业调控的工艺灵活性的同时,另有效提高了电镀液使用寿命,确保电镀作业工艺质量并降低电镀液使用成本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包括回液管、排液管、导流管、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加热盘、循环泵、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电路,回液管至少一条,其前端面和侧表面均布若干导流口,后端面通过导流管与前置过滤器相互连通,前置过滤器通过导流管与加热盘相互连通,加热盘通过导流管与后置过滤器相互连通,后置过滤器通过导流管与排液管相互连通,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及加热盘与导流管间均通过至少一个循环泵相互连通,温度传感器若干,分别位于回液管、排液管前端面、加热盘及后置过滤器位置处,控制电路分别与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加热盘、循环泵、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且控制电路通过机架与加热盘外表面相互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回液管、排液管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各回液管之间及各排液管之间均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汇流管与导流管间相互连通,所述回液管、排液管与导流管连接位置处设控制阀,且所述控制阀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均包括分流管、过滤槽,其中所述过滤槽至少两个,各过滤槽间相互并联,所述过滤槽包括槽体、承载机架、过滤板、负压泵,所述槽体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得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设进液口,下端面设出液口,所述过滤板若干,嵌于槽体内并通过承载机架与槽体内侧面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出液口轴线与过滤板表面呈0°—90°夹角,所述负压泵与槽体外侧面相互连接,且所述负压泵通过导气管与槽体侧壁下端面相互连通,且导气管与槽体连接位置处设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位于过滤板下方并通过控制阀与导气管相互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的过滤板中,相邻两个过滤板间间距为5—50毫米,且相邻两个过滤板所连接的承载机架间通过至少四个承载弹簧相互连接,且所述承载弹簧环绕承载机架轴线均布。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盘包括基座、保温壳体、换热管、辐照加热装置、喷淋管、喷淋头及增压泵,其中所述基座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的框架结构,所述保温壳体嵌于基座内并与基座同轴分布,所述保温壳体至少一个,各保温壳体间相互并联,所述保温壳体为密闭腔体结构,且保温壳体内设至少一条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环绕保温壳体轴线呈螺旋状结构分布,其两端分别位于保温壳体外侧,并与导流管相互连通,所述辐照加热装置环绕保温壳体轴线均布在保温壳体内表面,且辐照加热装置轴线与换热管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所述喷淋管至少两条,嵌于保温壳体内,与保温壳体上端面相互连接并平行分布,所述喷淋管侧表面均布若干喷淋头,所述喷淋头轴线与换热管轴线相交并呈30°—90°夹角,所述增压泵与基座外表面相互连接,并通过循环管分别与喷淋管及保温壳体下端面相互连通,所述增压泵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电路为基于工业单片机及可编程控制器中任意一种的电路系统,且所述控制电路另设至少一个数据通讯端口。本新型结构集成化程度和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可有效的实现对电镀槽内电镀溶液进行持续过滤净化作业,提高电镀液运行质量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进行对电镀液进行过滤净化作业时,可有效得实现对电镀液进行温度调控作业,满足不同工艺要求电镀作业的需要,从而有效的提高电镀槽电镀作业调控的工艺灵活性的同时,另有效提高了电镀液使用寿命,确保电镀作业工艺质量并降低电镀液使用成本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加热盘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述的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包括回液管1、排液管2、导流管3、前置过滤器4、后置过滤器5、加热盘6、循环泵7、温度传感器8及控制电路9,回液管1至少一条,其前端面和侧表面均布若干导流口10,后端面通过导流管3与前置过滤器4相互连通,前置过滤器4通过导流管3与加热盘6相互连通,加热盘6通过导流管3与后置过滤器5相互连通,后置过滤器5通过导流管3与排液管2相互连通,前置过滤器4、后置过滤器5及加热盘6与导流管3间均通过至少一个循环泵7相互连通,温度传感器8若干,分别位于回液管1、排液管2前端面、加热盘6及后置过滤器5位置处,控制电路9分别与前置过滤器4、后置过滤器5、加热盘6、循环泵7、温度传感器8电气连接,且控制电路9通过机架11与加热盘6外表面相互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回液管1、排液管2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各回液管1之间及各排液管2之间均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汇流管12与导流管3间相互连通,所述回液管1、排液管2与导流管3连接位置处设控制阀13,且所述控制阀13分别与控制电路9电气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置过滤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包括回液管、排液管、导流管、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加热盘、循环泵、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所述回液管至少一条,其前端面和侧表面均布若干导流口,后端面通过导流管与前置过滤器相互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器通过导流管与加热盘相互连通,所述加热盘通过导流管与后置过滤器相互连通,所述后置过滤器通过导流管与排液管相互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及加热盘与导流管间均通过至少一个循环泵相互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若干,分别位于回液管、排液管前端面、加热盘及后置过滤器位置处,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加热盘、循环泵、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且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机架与加热盘外表面相互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包括回液管、排液管、导流管、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加热盘、循环泵、温度传感器及控制电路,所述回液管至少一条,其前端面和侧表面均布若干导流口,后端面通过导流管与前置过滤器相互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器通过导流管与加热盘相互连通,所述加热盘通过导流管与后置过滤器相互连通,所述后置过滤器通过导流管与排液管相互连通,所述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及加热盘与导流管间均通过至少一个循环泵相互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若干,分别位于回液管、排液管前端面、加热盘及后置过滤器位置处,所述控制电路分别与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加热盘、循环泵、温度传感器电气连接,且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机架与加热盘外表面相互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液管、排液管为两条及两条以上时,各回液管之间及各排液管之间均相互并联,并分别通过汇流管与导流管间相互连通,所述回液管、排液管与导流管连接位置处设控制阀,且所述控制阀分别与控制电路电气连接。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镀溶液一体式过滤调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置过滤器、后置过滤器均包括分流管、过滤槽,其中所述过滤槽至少两个,各过滤槽间相互并联,所述过滤槽包括槽体、承载机架、过滤板、负压泵,所述槽体为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分布得密闭腔体结构,其上端面设进液口,下端面设出液口,所述过滤板若干,嵌于槽体内并通过承载机架与槽体内侧面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所述出液口轴线与过滤板表面呈0°—90°夹角,所述负压泵与槽体外侧面相互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天林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