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86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来建立端部光滑的管子的不可拆卸的密封连接的压配件,具有至少一个套管式构造的段和至少一个大致设置在套管段末端处的卷边,它容纳至少一个橡胶弹性的环形密封元件,其特征为:密封元件(5)表面至少局部开有沟槽形构造的通道(9),这些通道在密封元件(5)的未挤压状态下相互曲径式连通,其中,被通道(9)中断的密封面(8)在挤压状态下相互压紧,使通道(9)封闭。(*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建立端部光滑的管子的不可拆卸的密封连接的压配件,具有至少一个套管式构造的横截面和至少一个大致设置在套管段末端处的卷边,它容纳至少一个橡胶弹性的环形密封元件。例如由DE 101 18 956 C1已知一种这样的压配件。由DE 19722935 C1也已知一种这样的压配件。在插入配件的端部光滑的管子的末端处的密封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即,通过压配件的做成隆凸形的末端的塑性变形使密封环弹性变形,从而在横截面圆周的一定部分上使配件和管子的做成隆凸形的末端的包围横截面的表面区域线形和/或面形贴合。为了承受在相应的内压力时出现的纵向力,连接在卷边上的做成圆柱形或圆环形的配件段和管子一起塑性变形。在借助于配件和管子建立管连接后通常它们进行一次压力试验。在连接区内可能的泄漏在这种压力试验时必须可以被确定。为了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已知,或者是配件亦即配件的卷边,或者是密封件,设计为使它们在未挤压的状态下是不密封的。这既可以通过密封环和/或卷边的尺寸选择也可以通过密封环相应的表面结构完成。例如在DE 101 18 956 C1中建议,密封环或密封元件配备许多小的凸起的粒结,使得密封元件的表面在未挤压状态下仅仅局部贴合在插入压配件的管壁上。因此在未挤压状态下使密封环沿轴向具有透气性。此前在DE 197 22 935 C1中已经推荐过一种类似的方案。那里密封元件配备了许多沿圆周方向的段,它配备一与起始横截面不同的横截面,其具有一在圆周上和在横截面平面内延伸的突起和一面向插入的管子径向向密封元件横截面内延伸的凹槽,其中突起的体积与起始横截面相比至少和凹槽与起始横截面相比较缺失的体积一样大,并且在挤压前在横截面内看密封元件的凹槽构成轴向的通道口。按这种方案的密封元件制造比较复杂,需要最精确地保持制造公差。在按DE 101 18 956的方案中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在密封元件外表面上的精细的粒结在管端插入时会被撕掉或丧失。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地改进开头所述类型的压配件或密封元件,使得避免前面所述的缺点。为此按照本专利技术推荐多种解决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首先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即,密封元件表面至少局部开有沟槽形构造的通道,这些通道在密封件未挤压状态下相互曲径式连通,其中,被通道中断的密封表面在挤压状态下相互挤压在一起,将通道封闭。如果密封元件的密封面构成密封元件表面的绝大部分,那么这种方案证明是特别有利的。作为另一种选择,按照本专利技术推荐一种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的压配件,其特征为密封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加厚部位,所述加厚部位用至少一个孔贯通。密封元件在其延伸方向可以具有多个尤其是相互等距设置的加厚部位。孔最好沿轴向延伸。加厚部位可以设计成圆环面形的隆凸。在本专利技术压配件的这种方案中,沿轴向亦即配件的纵向延伸的孔在未挤压状态构成轴向通道或泄漏部位。一旦构件受挤压,孔便被封闭,具体地说是因为密封环在这些区域体积做得比其他区域大。按照开头所述目的另一种解决方案,设置一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特征)的压配件,其特征为密封元件在其整个回环上具有相同的、非旋转对称的横截面,它在密封元件的回环上相对于通过几何重心的对称轴线分别占据一不同的角度位置。也就是说密封元件的横截面在密封元件的整个回环上相互扭转一角度,使得在未挤压状态在配件隆凸和密封元件之间或插入的管子和密封元件之间形成空隙。如果配件受挤压,便发生体积补偿。这对密封元件既相对于配件隆凸或卷边也相对于插入的管子密封。这种方案不管在制造工艺还是密封元件的效果方面都特别优秀。在密封元件横截面的选择方面存在比较多的自由,这在制造工艺方面同样是有利的。密封元件可以例如具有一种多边形横截面,它在密封元件的回环上自身扭转。作为另一种选择,密封元件可以具有一椭圆形横截面,它当然同样沿横截面的回环方向扭转。在本专利技术的意义上“扭转”的概念不应理解成,密封绳是扭绞的,而应理解成,密封元件在无应力和未挤压的状态下具有前面所述的几何形式。下面借助于多个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表示附图说明图1一按本专利技术的管连接的示意横向剖视,图2按本专利技术的管连接在压配件的另一种结构时的示意正视图,图3按本专利技术的密封元件的第一种实施形式的透视图,图4按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形式的密封元件的俯视透视图,图5在图4中所示密封件的侧视透视图,图6按本专利技术第三种实施形式的密封元件的俯视透视图。图7在图6中所示的密封元件的侧视图,图8按本专利技术第四种实施形式的密封元件的局部剖开的示意图,图9按本专利技术第五种实施形式的密封元件的局部剖开的示意俯视图,图10在图9中所示的密封元件局部剖开的侧视图。图1和2分别表示带一按本专利技术的压配件2的管连接的纵向剖视。压配件2具有一套管式构造的区域3,它是圆柱形或圆环面形,这取决于是牵涉到一圆弧件还是一直线延伸的配件。在套管式构造的区域的末端压配件分别具有一环形卷边4,它又容纳一由橡胶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密封元件5。压配件2容纳一壁面光滑的管端6,管端插入配件内直至一止挡7为止。止挡7既可以通过套管式构造的区域3的横截面缩小形成,或通过其内横截面内突起的单个压痕形成。在图1和2中所示的管连接1的情况下止挡7分别通过套管式构造的区域3的横截面缩小构成。按在图1和2中的视图的压配件2的区别在于,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的情况中卷边4不构成压配件末端的终点,而是套管式构造的区域3分别有一段在卷边4两侧延伸。而在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中卷边4构成压配件2的端面终点。图1和2表示未挤压状态的管连接。通常,压配件2的隆凸式构造的区域亦即卷边4和配件体直接与卷边相连的区域借助于一具有开口硬模的挤压工具在塑性变形范围内挤压。这时密封元件5径向压缩,使它线性贴合在管6的外壁上。密封元件5在压配件2的未挤压状态也可以贴合在管6的外壁上。如开头所述,在管连接压力试验时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即使在管连接未被挤压时也不出现泄漏,这是不希望的。泄漏用来在某些情况下检验未被压紧的管连接。也就是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只有在管道受到压力冲击载荷时才出现泄漏。例如,在使用单手混和杆配件(Einhandmischhebelarmaturen)时这种压力冲击载荷比较高。为此按照本专利技术密封元件5做成这样,使得在管连接1的未挤压状态在密封元件5和管子6的外壁之间具有一轴向通道。在图3至10中表示密封元件5的结构。图3表示密封元件的第一种方案,其中密封元件5的密封面8类似于轮胎轮廓一样带有构造成曲径式的相互连通的通道9。在管连接1的未挤压状态时,通道9构成插入的管子6的外壁和密封元件5之间的轴向通道。一旦管连接1受到挤压,密封元件5便被径向压缩,通道9被压合,形成一连在一起的密封面8。图4和5表示密封元件5的第二种方案,其中通道9仅仅在密封元件5的部分圆周上经过密封面8。这里通道9例如在密封元件的装入状态下在密封元件的贴合在管6外壁上的一侧、亦即径向向内的一侧不存在或中断。作为另一种选择,密封元件5可以设计成如图6和7中所示的那样。密封元件5做成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密封绳,其中在密封元件5回环上按120°的角间距设置圆环面形加厚部位10,它们分别沿轴向用孔11贯通。这里所说的轴向是指压配件2的纵长方向。亦即,沿这个方向做有轴向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恩德·凯梅尔汤姆·赫贝格
申请(专利权)人:凯梅尔有限及控股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