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684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图像采集模块,机体上还设有上起落架和下起落架,上起落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机体,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柔性连接第二连杆,使得第二连杆能够沿桥的纵向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柔性连接,提高了无人机的稳定性,使得无人机靠近桥梁支座时更容易适应桥梁底部的坡度,能够稳定地着陆于桥梁底部,减弱气流对无人机的影响。

A kind of UAV for detecting bridge bearing diseas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AV for detecting bridge bearing diseases,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nd an image acquisition module arranged on the body, the body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upper landing gear and a lower landing gear, the upper landing gear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flexi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so that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can rotate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bridge. Through the flexibl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UAV, makes it easier to adapt to the slope of the bridge bottom when the UAV is close to the bridge support, can stably land on the bridge bottom, and redu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air flow on the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特别是涉及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机的应用也更多的渗透到各行各业,然而,现有技术中用无人机拍摄支座时需要将无人机靠近桥梁支座,而无人机靠近桥梁支座时容易因为气流导致无人机自身稳定性降低,难以获取高质量的支座照片。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无人机的稳定性的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图像采集模块,机体上还设有上起落架和下起落架,上起落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机体,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柔性连接第二连杆,使得第二连杆能够沿桥的纵向转动。进一步,所述上起落架还包括设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弹性元件。进一步,一个上起落架上设有两个弹性元件,两个弹性元件分别位于第一连杆两侧且相对于第一连杆对称。进一步,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进一步,所述上起落架有多个,所有上起落架在自然状态下相对于机体对称。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机体活动连接,使得第一连杆能够在与机体中心轴共面的平面内转动。这样能够实现无人机的横向转动。进一步,所述下起落架有多个,所有下起落架相对于机体对称。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柔性连接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第一连杆通过连接块铰接在第二连杆中间,连接块侧面设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杆最大转动角度的卡槽,卡槽内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杆。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通过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柔性连接,提高了无人机的稳定性,使得无人机靠近桥梁支座时更容易适应桥梁底部的坡度,能够稳定地着陆于桥梁底部,减弱气流对无人机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柔性连接的实施例2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图像采集模块,如图1所示,机体上还设有两个上起落架1和两个下起落架2,上起落架1包括第一连杆11,第一连杆11的一端连接机体3,第一连杆11的另一端柔性连接第二连杆12,使得第二连杆12能够沿桥的纵向转动。当然,上起落架1和下起落架2的个数不限于两个:可分别为一个,但是这种情况稳定性就不如两个好;也可分别为其他数目。当上起落架1有多个时,自然状态下所有上起落架1相对于机体对称。当下起落架2有多个时,自然状态下所有下起落架2相对于机体3对称。图像采集模块采用现有技术即可实现,例如,可采用型号为ZenmuseX5S的大疆云台相机。本技术不包含对图像采集模块的创新。为了实现无人机的横向转动,第一连杆11的一端可以与机体3活动连接,使得第一连杆11能够在与机体3中心轴共面的平面内转动。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2之间柔性连接有两种实施例:实施例1:上起落架1还包括设于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2之间的弹性元件。其中,一个上起落架1上设有两个弹性元件,两个弹性元件分别位于第一连杆11两侧且相对于第一连杆11对称。弹性元件可采用弹簧,也可采用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通过铆钉15将连接块13铰接在第二连杆12中间,这样实现了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2之间的柔性连接。连接块13侧面设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杆11最大转动角度的卡槽14,卡槽14内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杆11,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二连杆12。本技术通过第一连杆11与第二连杆12之间的柔性连接,提高了无人机的稳定性,使得无人机靠近桥梁支座时更容易适应桥梁底部的坡度,能够稳定地着陆于桥梁底部,减弱气流对无人机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图像采集模块,机体上还设有上起落架和下起落架,上起落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机体,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柔性连接第二连杆,使得第二连杆能够沿桥的纵向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和设于机体上的图像采集模块,机体上还设有上起落架和下起落架,上起落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连接机体,第一连杆的另一端柔性连接第二连杆,使得第二连杆能够沿桥的纵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起落架还包括设于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的弹性元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一个上起落架上设有两个弹性元件,两个弹性元件分别位于第一连杆两侧且相对于第一连杆对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桥梁支座病害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刚崔弥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