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辙机总装装配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65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辙机总装装配车,包括车体,车体为框架式结构,车体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三层结构,上层为车体的上表面,上层和中间层之间、中间层和下层之间分别间隔设置,上层为较大部件存放处,中间层包括能够对开的对称的左、右托盘结构,左、右托盘结构为导轨抽拉式结构,左、右托盘结构分别用于存放安装螺丝及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整机总装的零部件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损伤、以及漏装和误装,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装配合格率和总装效率,更好的便于管理。

Switch machine assembly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witch machine assembly car, which includes a car body, the car body is a frame structure, the car body includes an upper layer, an intermediate layer and a lower layer three-layer structure, the upper layer is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ar body, the upper layer and the intermediate layer, the intermediate layer and the lower layer are respectively spaced, the upper layer is a storage place for large parts, and the intermediate layer includes a symmetrical left and right tray structure that can be opened in opposite directions , the left and right tray structures are rail pull structures, and the left and right tray structures are respectively used for storing installation screws and accessories. The utility model can avoid the secondary damage, missing assembly and wrong assembly caused by the parts and components of the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whole machin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and assembl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ssembly qualification rate and the general assembly efficiency, and is better convenient for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辙机总装装配车
本技术属于铁路转辙机装配设备领域,涉及一种转辙机总装装配车。
技术介绍
每年,铁路局电务段都要对大批量的转辙机进行定期的检修、翻新以及更换零部件和机壳,因此对已用的转辙机检修整机装配就成为了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铁路沿线定期检修拆装的转辙机数量大,所以目前各电务段检修所对转辙机整机装配的工艺装配方式为:专机专台专人。具体操作背景如下:1、首先,对不同型号的待检修转辙机部件进行拆卸、清洗、检修、测试等一系列工序,检测合格后,再将清洗后整机零配件统一放置到准备好的专用料筐中。2、将该料筐与所拆部件的转辙机进行对应编号处理,之后有负责装配的专业人员通过运转推车运送到装配区的操作台上,进行组装。3、由于每台转辙机拆卸的零部件大小不一,数量之多,组装完成后,要再次检查装配情况,是否有漏装、错装等问题,检查无误后,再送往测试区通过整机测试。以上为装配前后的大概流程,尽管在装配工艺上严格把控,但每年都会因为整机装配上存在的问题对铁路电务部门产生各种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1、零部件二次损伤,每台转辙机的零部件拆卸清洗、检修后,都统一放置在各自专用的料筐中,由于零部件数量多,大小不一,而杆件、齿条块等部分零件较大较重,导致部分零部件在装配前出现压伤、划痕、变形等各种问题,一旦装配后直接影响到转辙机的使用。2、出现漏装、错装等问题,由于好多零部件体积小,如:螺丝、垫片、插销等,而放置料筐通常是不锈钢网格式结构,所以在装配前经常会出现丢失导致漏装,或者由于零部件较小,堆放一起隐藏在其它部件里面从而导致漏装;另外,因为拆装的转辙机数量多,导致零部件相互混淆,有时造成错装从而影响整机的正常使用。3、装配区的组装台上摆放混乱,零部件不方便清点检查,由于每台转辙机的零部件都集中在一个料筐中,组装时不便于清点,台面摆放混乱。4、转辙机组装效率低,不便于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转辙机拆卸检修后的整机组装所用的转辙机总装装配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辙机总装装配车,包括车体,车体为框架式结构,车体包括上层、中间层和下层三层结构,上层为车体的上表面,上层和中间层之间、中间层和下层之间分别间隔设置,上层为较大部件存放处,中间层包括能够对开的对称的左、右托盘结构,左、右托盘结构为导轨抽拉式结构,左、右托盘结构分别用于存放安装螺丝及配件。进一步的,上层上根据每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设置有相对应的形状凹槽或者圆孔,每个凹槽或圆孔的正下方都印有该位置部件的名称。进一步的,左托盘结构用于存放转辙机外部安装螺丝及配件,右托盘结构用于存放转辙机内部安装螺丝及配件。进一步的,左托盘结构和右托盘结构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配件的配件孔、配件槽和小立柱。进一步的,配件孔、配件槽和小立柱的分布均按照装配顺序设置。进一步的,下层用于存放安装辅料。进一步的,车体底部装有防滑橡胶轮,前面两轮为定向轮,后面两轮为万向轮并带有刹车装置。进一步的,车体后背板上方装有不锈钢扶手。进一步的,车体的上层、中间层和下层均使用一级冷轧钢板冲压折弯成型,主体框架使用一级冷轧钢板加工。进一步的,车体外表面采用蓝色静电塑粉喷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具备了转辙机拆卸的所有零部件存放处,替代了以往的零件料筐,干净整齐,结构合理,便于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现场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技术在工艺流程上也符合铁路电务部门提出的新工艺发展要求;本技术避免整机总装的零部件在运输和装配过程中造成的二次损伤、以及漏装和误装,同时也能有效的提高装配合格率和总装效率,更好的便于管理。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上层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层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11、上层;111、凹槽;112、圆孔;12、中间层;121、左托盘结构;122、右托盘结构;123、配件槽;124、配件孔;125、小立柱;13、下层;14、定向轮;15、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至3所示,一种转辙机总装装配车,包括车体1,车体1整体为蓝色,车体1为框架式结构,车体1包括上层11、中间层12和下层13三层结构,上层11为车体1的上表面,上层11和中间层12之间、中间层12和下层13之间分别间隔设置。上层11为转辙机杆件、电机和齿条块等较大部件存放处。上层11根据每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都有相对应的形状凹槽111或者圆孔112,放入凹槽111或者圆孔112中的零部件从而避免了滑落摔伤,每个凹槽111或圆孔112的正下方都印有该位置部件的名称,对于缺失、误装或漏装的零部件一目了然。中间层12包括能够对开的对称的左、右托盘结构(121、122),左、右托盘结构(121、122)能够往外拉出也能够回位,左、右托盘结构(121、122)为导轨抽拉式结构,左托盘结构121主要存放转辙机外部安装螺丝及配件,右托盘结构122存放转辙机内部安装螺丝及配件。左托盘结构121和右托盘结构12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放置配件的配件孔124、配件槽123和小立柱125,配件孔124用于放置螺丝类配件,配件槽123用于放置板类、挡板、棉毡等配件,小立柱125用于放置螺帽、弹垫等配件。配件孔124、配件槽123和小立柱125的分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辙机总装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体(1)为框架式结构,车体(1)包括上层(11)、中间层(12)和下层(13)三层结构,上层(11)为车体(1)的上表面,上层(11)和中间层(12)之间、中间层(12)和下层(13)之间分别间隔设置,上层(11)为较大部件存放处,中间层(12)包括能够对开的对称的左、右托盘结构(121、122),左、右托盘结构(121、122)为导轨抽拉式结构,左、右托盘结构(121、122)分别用于存放安装螺丝及配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辙机总装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体(1)为框架式结构,车体(1)包括上层(11)、中间层(12)和下层(13)三层结构,上层(11)为车体(1)的上表面,上层(11)和中间层(12)之间、中间层(12)和下层(13)之间分别间隔设置,上层(11)为较大部件存放处,中间层(12)包括能够对开的对称的左、右托盘结构(121、122),左、右托盘结构(121、122)为导轨抽拉式结构,左、右托盘结构(121、122)分别用于存放安装螺丝及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辙机总装装配车,其特征在于:上层(11)上根据每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设置有相对应的形状凹槽(111)或者圆孔(112),每个凹槽(111)或圆孔(112)的正下方都印有该位置部件的名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辙机总装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左托盘结构(121)用于存放转辙机外部安装螺丝及配件,右托盘结构(122)用于存放转辙机内部安装螺丝及配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辙机总装装配车,其特征在于:左托盘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王骥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三联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