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33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冷却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等间距分布在所述转盘的边缘处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冷却工位顶部水平面上方的送风机构,且所述送风机构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中的三个夹角与所述冷却工位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角度相等,该技术方案中,脱模出来的压铸件放置在冷却工位上,在转盘的转动控制下实现了空冷和风冷的间歇冷却,可以减小快速冷却过程中压铸件的内应力,有效提高压铸件的成品合格率,同时,通过转盘的传送方式节省了冷却设备的占地面积,实现了压铸技术的机械化。

A cooling equipment for die casting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ooling device, and discloses a die casting coo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rotary table arranged above the frame, the rotary table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hree cooling stations, the cooling station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at the edge of the rotary table and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otary table, and at least two are arranged above the top horizontal plane of the cooling station The angle of the three included angles formed b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air supply mechanism and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rotary table is equal to the angle formed b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oling station and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rotary table. In the technical scheme, the demoulded die-casting is placed on the cooling station, and the intermittent cooling of air cooling and air cooling is realized under the rotation control of the rotary table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cooling, the internal stress of the medium pressure casting is reduced, the qualified rate of the die casting is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floor area of the cooling equipment is saved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rotary table, and the mechanization of the die casting technology is realiz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
本技术涉及冷却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压铸件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水冷和风冷,对于压铸铝或压铸锌直接进行浸水或淋水方式冷却会造成压铸件内部产生很大的内应力,甚至开裂,因为,压铸件刚出模具时的温度在250到350度之间,压铸件温度与环境温度温差在200℃以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处于视作急冷状态,由于外表冷却速度快而内部冷却速度慢,冷却速度差较大导致压铸件内外层热胀冷缩存在速度差较大,进而导致压铸件产生内应力;用空冷的话,则会需要很长的冷却时间,不但会占用大量的散热用场地,而且冷却效率低,会延长工期,传统的空冷通常是将压铸件从压铸模具取出后,放入装有风扇的输送带上进行强制冷却,然后人工从输送带后端取出放入压力机冲压去除料柄料渣,完成这个工作会存在两个问题点:第一,要想将压铸件冷却到可以触碰的温度就需要加长传输带的长度,占地面积较大;第二,使用传输带进行压铸件输送不利于压铸件放置位置及放置方向的控制,也就不利于实现压铸件加工的机械化自动化控制,而传送采用工人将压铸产品放入压力机冲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第三,采用现有的压铸件冷却方式存在着对压铸件冷却后,压铸件具有存在较大内应力导致的压铸件质量不合格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有效减小其占地面积,同时实现压铸件冷却加工的机械化控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等间距分布在所述转盘的边缘处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冷却工位顶部水平面上方的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通过支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送风机构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中的三个夹角与所述冷却工位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角度相等,该技术方案中,脱模出来的压铸件放置在冷却工位上,在转盘的转动控制下实现了空冷和风冷的间歇冷却,可以减小快速冷却过程中压铸件的内应力,有效提高压铸件的成品合格率,同时,通过转盘的传送方式节省了冷却设备的占地面积,实现了压铸技术的机械化,也为压铸技术实现自动化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工位包括分别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定位构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中间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构件成三角形分布的第二定位构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构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该冷却工位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结构原理,实现了对压铸件的稳定承载,同时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实现了对压铸件的稳定传输,为压铸技术自动化控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主检测构件和一个副检测构件,所述主检测构件和所述副检测构件分别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该主检测构件为红外检测器,主要用于检测冷却工位上是否放置有压铸件。进一步地,所述转盘通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旋转机构可活动的连接在所述机架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的外面设置有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一防护架,有效保护旋转机构,提高其使用寿命。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于所述主检测构件、所述副检测构件、所述旋转机构连接,进一步实现机械化控制。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机和风箱,所述风箱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下方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所述风机通过总风管与所述风箱连接,所述风箱通过供风管与所述送风机构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转盘中心位置的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旋转机构和所述控制装置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离心风机。进一步地,所述转盘上还设置第二防护架,所述第二防护架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一方面有效保护报警装置,另一方面可以实现风循环,加快压铸件的冷却速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等间距分布在所述转盘的边缘处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冷却工位顶部水平面上方的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通过支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送风机构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中的三个夹角与所述冷却工位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角度相等,该技术方案中,脱模出来的压铸件放置在冷却工位上,在转盘的转动控制下实现了空冷和风冷的间歇冷却,可以减小快速冷却过程中压铸件的内应力,有效提高压铸件的成品合格率,同时,通过转盘的传送方式节省了冷却设备的占地面积,实现了压铸技术的机械化,也为压铸技术实现自动化奠定了基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包括机架16、控制装置18、转盘13、旋转机构、控制装置18、离心风机21和风箱17,其中,旋转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转盘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机架16固定连接,且旋转机构的外面设置一用于保护旋转机构的第一防护架12,该第一防护架焊接在机架16的上表面;风箱17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6的下面,离心风机21通过总分管与风箱连接,风箱17上设置有四个出风口;转盘13上设置有五个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等间距分布在所述转盘13的边缘处且与所述转盘13固定连接,控制装置18分别于旋转机构、风机连接;还包括四个设置在所述冷却工位外边缘水平面上方的四个送风机构14,该送风机构14通过支架19与所述机架16固定连接,具体地,送风机构141、送风机构142、送风机构143和送风机构144分别与转盘13的中心轴线连线构成的夹角,其中有三个夹角的的角度与五个冷却工位分别转盘13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的角度相等,如此在旋转机构的转动作用下,一方面实现冷却工位对压铸件的传输,另一方面,在冷却工位上放置压铸件时,其他冷却工位正好与送风机构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实现了对冷却工位上压铸件风冷冷却,重要的是,送风机构14与冷却工位正对的一面设置有出风格栅孔,其底面通过供风管分别与风箱上设置的出风口连通,剩余的其他面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等间距分布在所述转盘的边缘处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冷却工位顶部水平面上方的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通过支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送风机构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中的三个夹角与所述冷却工位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角度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铸件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的转盘,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冷却工位,所述冷却工位等间距分布在所述转盘的边缘处且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还包括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冷却工位顶部水平面上方的送风机构,所述送风机构通过支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且所述送风机构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中的三个夹角与所述冷却工位与所述转盘的中心轴线的连线构成的夹角角度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件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工位包括分别与所述转盘固定连接的两个第一定位构件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中间且与所述第一定位构件成三角形分布的第二定位构件,所述第一定位构件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构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件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主检测构件和一个副检测构件,所述主检测构件和所述副检测构件分别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铸件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通过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旋转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资凯谢海慧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卡利肯新光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