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弯曲应力的管螺纹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272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管螺纹连接结构,它包括具有外螺纹部的插入管单元和与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部旋拧配合的内螺纹部的承插管单元。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该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可以在所述单元之间传递弯曲载荷的传递区,所述传递区与所述螺纹部轴向间隔布置,在该传递区内插入单元和承插单元具有彼此相对的波状表面和光滑表面,该波状表面(5)限定了一系列与所述光滑表面以径向干涉配合方式接触的圆形环状肋部(7)。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烃井的开采管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承受动态弯曲载荷的管柱的管螺纹连接结构,管螺纹连接结构包括设有外螺纹部的插入管单元和设有内螺纹部的承插管单元。这种类型的螺纹连接结构用于形成烃等矿井的管柱。
技术介绍
除相对恒定的(静态的)轴向拉伸载荷外,处于波浪、风、潮汐、海流作用下的将海上平台与海床连接的管柱承受着各种变化的(动态的)弯曲载荷。所述载荷在所述管柱中通过螺纹连接结构从一个管道传递到下一个管道。如图3所示,插入单元和承插单元的最末端的螺纹除传递全部的轴向拉伸载荷之外,还承受必须被传递的最大弯矩。这导致在最末端的螺纹尤其是在最末端的外螺纹的根部出现称之为交变载荷的动态拉伸载荷,所述载荷会在该位置产生疲劳开裂,导致所述管柱的灾难性的破裂。国际专利申请WO-A-01/75345和WO-A-01/75346描述了在所述螺纹的根部降低应力的解决方案,但其所带来的改善被证明是不够的。所述动态载荷还会引起插入单元和承插单元接触部位的摩擦,由于磨蚀疲劳而导致开裂。当所述管单元中的一个在其自由端具有邻接在另一管单元上的轴向邻接表面时,所产生的邻接可以吸收部分弯矩。但是,为了形成这种邻接表面,需要选择更厚的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承受动态弯曲载荷的管柱的管螺纹连接结构,它包括设有外螺纹部(3)的插入管单元(1)和设有内螺纹部(4)的承插管单元(2),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一个轴向布置在所述螺纹部和所述管单元其中之一的自由端之间的传递区,所述传递区与所述螺纹部(3,4)轴向间隔布置,以将所述连接结构所承受弯矩的几分之一从一个单元传递到另一个单元,其中所述几分之一形成系数,且为至少20%、优选为至少30%,插入单元(1)和承插单元(2)在所述传递区内分别具有以径向干涉配合相互接触的传递表面(5,6),所述传递表面中的至少一个是波状表面(5),该波状表面限定了一系列环状圆形肋部(7),所述环状圆形肋部(7)与面对的传...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鲁西耶J马萨利亚
申请(专利权)人:瓦卢莱克曼内斯曼油气法国公司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FR[法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