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法丽专利>正文

一种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3023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包括相铰接的两第一连接杆,两第一连接杆呈V型左右分开,两第一连接杆的外伸端均铰接有向外伸出并且可前后摆动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外伸端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腿部固定装置,两第一连接杆之间、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第二连杆与腿部固定装置之间均设有可实现两部件之间铰接并能对两者进行锁定的活动关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小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腿部固定,能够调节两条腿的张开幅度、张开角度以及两腿的外翻角度,有利于实现复位过程中的快速调节,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reduction of hip joint in childre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xiliary device for reduction of children's hip joint, which comprises two hinged first connecting rods, the two first connecting rods are left and right separated in V shape, the extension ends of the two first connecting rods are hing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extending outwards and swinging back and forth, the extension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hinged with a leg fixing device which can be turned up and down, and the two first connecting rod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 movable joi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between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leg fixing device, which can realize the articulation between the two parts and lock the two parts.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used for fixing the legs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dislocation of the hip joint in children, and can adjust the opening amplitude, opening angle and the valgus angle of the two legs,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rapid adjustment in the reduction process and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childr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在治疗小儿髋关节脱位时,需要对两腿进行固定,目前所采用的方法多为石膏固定法,也有采用支架固定的方法,石膏固定之后,患儿的腿部不能活动,时间长了会出现肌肉萎缩的问题,固定支架不能进行很好的调节,对股骨头产生较大的机械强制压力,甚至引起股骨头坏死的不良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腿部角度的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相铰接的两第一连接杆,两第一连接杆呈V型左右分开,两第一连接杆的外伸端均铰接有向外伸出并且可前后摆动的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外伸端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腿部固定装置,两第一连接杆之间、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第二连杆与腿部固定装置之间均设有可实现两部件之间铰接并能对两者进行锁定的活动关节。使用时两腿部固定装置分别固定患儿两腿,通过调节两第一连接杆的角度将两腿撑开,通过调节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接杆的角度可改变两腿的张开角度,通过调节腿部固定装置相对于第二连杆的角度可改变腿部内外翻转的角度。通过以上描述不难看出,该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可用于小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腿部固定,能够调节两条腿的张开幅度、张开角度以及两腿的外翻角度,有利于实现复位过程中的快速调节,有利于患儿的康复。所述腿部固定装置包括大腿固定装置、小腿固定装置,第二连杆与大腿固定装置相铰接,小腿固定装置铰接在大腿固定装置上。大腿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儿大腿,小腿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患儿小腿,两大腿撑开后,小腿还可以活动,有利于患儿的康复。所述大腿固定装置的下端左右间隔设置有两第一耳板,小腿固定装置的上端左右间隔设置有两第二耳板,两第一耳板各自对应一第二耳板,相对应的第一耳板、第二耳板上均设有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栓、紧固螺母相连接,两紧固螺栓同轴。采用上述结构后,大腿固定装置、小腿固定装置既能活动,又能相对固定,两者相对固定后对小儿腿部的固定更加牢靠。所述大腿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大腿的第一槽体,第一槽体的槽口两侧均设有束带。使用时可将患儿大腿置于第一槽体内,利用束带固定牢靠,这种大腿固定装置具有使用简单、固定牢靠的优点。所述第一槽体的槽口两侧均设有多个束带,位于第一槽体的槽口两侧的束带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束带上设有可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粘扣。多条束带的对大腿的固定更加牢靠,采用粘扣可方便两束带的连接。所述第一槽体内设有可透气的软垫。软垫与大腿直接接触,使用更加舒适。所述小腿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容纳小腿的第二槽体,第二槽体的槽口两侧均设有束带。使用时可将患儿小腿置于第二槽体内,利用束带固定牢靠,这种小腿固定装置具有使用简单、固定牢靠的优点。所述第二槽体的槽口两侧均设有多个束带,位于第二槽体的槽口两侧的束带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束带上设有可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粘扣。多条束带的对大腿的固定更加牢靠,采用粘扣可方便两束带的连接。所述第二槽体内设有可透气的软垫。软垫与小腿直接接触,使用更加舒适。所述活动关节包括分别设在两部件上的两转动盘,两转动盘的盘面相对,两转动盘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凹腔,两转动盘相背的一面均设有连通凹腔的通孔,两转动盘通过锁紧螺栓、锁紧螺母相连接,锁紧螺栓穿过两转动盘上的通孔,锁紧螺母螺装在锁紧螺栓上,两转动盘的凹腔口沿处均设有防转齿,锁紧螺栓位于凹腔内的部位套装有可使两转动盘分离的复位弹簧。当需要对两部件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时可将锁紧螺母松开,复位弹簧使两转动盘相对远离,两转动盘上的防转齿脱离,两转动盘就可以相对转动了,由此可方便两部件之间的角度调节;调节完成后,将锁紧螺母旋紧,两转动盘上的防转齿相啮合,两转动盘相对锁定,从而将两部件锁定在一起。这种活动关节实现了两部件之间的铰接和锁定,可方便两部件之间角度调节和相对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可用于小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腿部固定,能够调节两条腿的张开幅度、张开角度以及两腿的外翻角度,有利于实现复位过程中的快速调节,有利于患儿的康复。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B-B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活动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沿C-C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沿D-D线剖切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包括相铰接的两第一连接杆1,两第一连接杆1呈V型左右分开,两第一连接杆1的外伸端均铰接有向外伸出并且可前后摆动的第二连杆2,第二连杆2的外伸端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腿部固定装置3,两第一连接杆1之间、第一连接杆1与第二连杆2之间、第二连杆2与腿部固定装置3之间均设有可实现两部件之间铰接并能对两者进行锁定的活动关节。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在使用时:两腿部固定装置3分别用于固定患儿两腿,通过调节两第一连接杆1的角度将两腿撑开,通过调节第二连杆2与第一连接杆1的角度可改变两腿的张开角度,通过调节腿部固定装置3相对于第二连杆2的角度可改变腿部内外翻转的角度。通过以上描述不难看出,该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可用于小儿髋关节脱位治疗中的腿部固定,能够调节两条腿的张开幅度、张开角度以及两腿的外翻角度,有利于实现复位过程中的快速调节,有利于患儿的康复。腿部固定装置3包括大腿固定装置5、小腿固定装置6,第二连杆2与大腿固定装置5相铰接,小腿固定装置6铰接在大腿固定装置5上。大腿固定装置5用于固定患儿大腿,小腿固定装置6用于固定患儿小腿,两大腿撑开后,小腿还可以活动,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大腿固定装置5的下端左右间隔设置有两第一耳板7,小腿固定装置6的上端左右间隔设置有两第二耳板8,两第一耳板7各自对应一第二耳板8,相对应的第一耳板7、第二耳板8上均设有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栓9、紧固螺母10相连接,两紧固螺栓9同轴。采用上述结构后,大腿固定装置5、小腿固定装置6既能活动,又能相对固定,两者相对固定后对小儿腿部的固定更加牢靠。大腿固定装置5包括用于容纳大腿的第一槽体11,第一槽体11的槽口两侧均设有束带12。使用时可将患儿大腿置于第一槽体11内,利用束带12固定牢靠,这种大腿固定装置5具有使用简单、固定牢靠的优点。第一槽体11的槽口两侧均设有多个束带12,位于第一槽体11的槽口两侧的束带12一一对应,相对应的两束带12上设有可将两者连接在一起的粘扣13。多条束带12的对大腿的固定更加牢靠,采用粘扣13可方便两束带12的连接。第一槽体11内设有可透气的软垫14。软垫14与大腿直接接触,使用更加舒适。小腿固定装置6包括用于容纳小腿的第二槽体15,第二槽体15的槽口两侧均设有束带12。使用时可将患儿小腿置于第二槽体15内,利用束带12固定牢靠,这种小腿固定装置6具有使用简单、固定牢靠的优点。第二槽体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包括相铰接的两第一连接杆(1),两第一连接杆(1)呈V型左右分开,两第一连接杆(1)的外伸端均铰接有向外伸出并且可前后摆动的第二连杆(2),第二连杆(2)的外伸端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腿部固定装置(3),两第一连接杆(1)之间、第一连接杆(1)与第二连杆(2)之间、第二连杆(2)与腿部固定装置(3)之间均设有可实现两部件之间铰接并能对两者进行锁定的活动关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包括相铰接的两第一连接杆(1),两第一连接杆(1)呈V型左右分开,两第一连接杆(1)的外伸端均铰接有向外伸出并且可前后摆动的第二连杆(2),第二连杆(2)的外伸端铰接有可上下翻转的腿部固定装置(3),两第一连接杆(1)之间、第一连接杆(1)与第二连杆(2)之间、第二连杆(2)与腿部固定装置(3)之间均设有可实现两部件之间铰接并能对两者进行锁定的活动关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腿部固定装置(3)包括大腿固定装置(5)、小腿固定装置(6),第二连杆(2)与大腿固定装置(5)相铰接,小腿固定装置(6)铰接在大腿固定装置(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大腿固定装置(5)的下端左右间隔设置有两第一耳板(7),小腿固定装置(6)的上端左右间隔设置有两第二耳板(8),两第一耳板(7)各自对应一第二耳板(8),相对应的第一耳板(7)、第二耳板(8)上均设有通孔并通过紧固螺栓(9)、紧固螺母(10)相连接,两紧固螺栓(9)同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大腿固定装置(5)包括用于容纳大腿的第一槽体(11),第一槽体(11)的槽口两侧均设有束带(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儿髋关节复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槽体(11)的槽口两侧均设有多个束带(12),位于第一槽体(11)的槽口两侧的束带(1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法丽
申请(专利权)人:刘法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