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甄广强专利>正文

一种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302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包括内转轮,两个内转轮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与两个外转轮转动连接,内转轮的偏心位置设有等角度分布的限位孔,两个外转轮上的通孔分别与两个限位杆的侧面滑动连接,位于内转轮和外转轮之间的限位杆的侧面套接有限位片,位于限位片和外转轮之间的限位杆的侧面设有螺旋分布的复位弹簧。本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可以在四个方向固定,符合生物力学特征,有利于患者康复,固定装置的连接稳固,不会使病人骨折部位偏移,防止产生后遗症,可以快速完成固定,缩短外固定过程需要的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可以改变固定角度,方便固定部位悬挂,有利于骨科外固定工作。

A clinical device for external fixation in orthopedic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ion clinical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internal runner, one side of which is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wo external runners through two rotating shafts, the eccentric position of the internal runner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hole with equal angle distribution, the through holes on the two external runners are respectively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s of the two limit rods, and the limit between the internal runner and the external runner The side of the rod is sleeved with a limiting piece, and the side of the limiting rod between the limiting piece and the outer runner is provided with a spiral distributed return spring. The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ion clinical device can be fixed in four directions, which conforms to the bio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is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the patients, the connection of the fixation device is stable, will not make the patient fracture site offset, prevent the sequelae, can complete the fixation quickly,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in the external fixation process, reduce the pain of the patients, can change the fixation angle, and facilitate the suspension of the fixation site It is good for orthopaedic external fix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
本技术涉及骨科外固定设备
,具体为一种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
技术介绍
外固定是以体外的装置,将患肢保持在治疗上所需的位置,如骨折、脱位复位后或某些肢体矫形术后,维持一定的位置,以利骨折及其他软组织的修复,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骨科外固定时大多是在骨折部位外表安放夹板,稳定性能不好,容易造成病人骨折部位偏移,产生后遗症,操作过程复杂,不能快速固定,不利于减轻病人痛苦,设计结构不符合生物力学特征,不利于患者康复,不能根据患者需要调节固定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稳定性能强,病人骨折部位不易偏移,操作过程简单,固定迅速,结构设计合理,有利于患者康复,可以根据患者需要调节固定角度,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包括内转轮,两个内转轮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与两个外转轮转动连接,所述内转轮的偏心位置设有等角度分布的限位孔,两个外转轮上的通孔分别与两个限位杆的侧面滑动连接,位于内转轮和外转轮之间的限位杆的侧面套接有限位片,位于限位片和外转轮之间的限位杆的侧面设有螺旋分布的复位弹簧,两个内转轮的侧面分别通过两个倾斜连接梁与两个弧形连接架的中段连接,两个外转轮的侧面分别通过另外两个倾斜连接梁与另外两个弧形连接架的中段连接,四个弧形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八个固定杆的一端连接,八个固定杆的位置相互平行且远离内转轮的一端均设有弹性连接头,左上侧的两个弹性连接头通过纤维绳与固定架的两端连接,右上侧的两个弹性连接头通过纤维绳与另一个固定架的两端连接,下侧的四个弹性连接头分别与四个固定带的一端连接,前侧的两个固定带上均设有魔术贴子贴,后侧的两个固定带上均设有魔术贴母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限位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拉板,所述拉板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外转轮的侧面设有角度盘,四个倾斜连接梁远离内转轮的一侧均设有指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固定架的侧面中段均设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悬挂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侧面设有不少于六个的弹性缓冲圈,且不少于六个的弹性缓冲圈沿固定杆的轴向等角度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使用方便,通过倾斜连接梁和弧形连接架可以使固定杆与患者充分接触,在四个方向固定,符合生物力学特征,有利于患者康复,通过固定架连接固定杆,使固定装置的连接稳固,不会使病人骨折部位偏移,防止产生后遗症,通过魔术贴子贴和魔术贴母贴可以快速完成固定,缩短外固定过程需要的时间,减轻病人痛苦,通过内转轮和外转轮可以改变固定角度,通过复位弹簧和限位杆可以锁定固定角度,通过悬挂环方便固定部位悬挂,通过角度盘和指针可以精确固定角度,有利于骨科外固定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转轮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内转轮、2固定带、3魔术贴母贴、4悬挂环、5外转轮、6倾斜连接梁、7固定杆、8安装座、9固定架、10弹性连接头、11魔术贴子贴、12弹性缓冲圈、13角度盘、14指针、15弧形连接架、16转轴、17防滑垫、18拉板、19限位杆、20复位弹簧、21限位片、22限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包括内转轮1,两个内转轮1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16与两个外转轮5转动连接,可以改变固定角度,内转轮1的偏心位置设有等角度分布的限位孔22,两个外转轮5上的通孔分别与两个限位杆19的侧面滑动连接,位于内转轮1和外转轮5之间的限位杆19的侧面套接有限位片21,位于限位片21和外转轮5之间的限位杆19的侧面设有螺旋分布的复位弹簧20,可以锁定固定角度,两个限位杆19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拉板18,拉板18上设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垫17,两个内转轮1的侧面分别通过两个倾斜连接梁6与两个弧形连接架15的中段连接,两个外转轮5的侧面分别通过另外两个倾斜连接梁6与另外两个弧形连接架15的中段连接,两个外转轮5的侧面设有角度盘13,四个倾斜连接梁6远离内转轮1的一侧均设有指针14,可以精确固定角度,四个弧形连接架15的两端分别与八个固定杆7的一端连接,八个固定杆7的位置相互平行且远离内转轮1的一端均设有弹性连接头10,在四个方向固定,符合生物力学特征,有利于患者康复,固定杆7的侧面设有不少于六个的弹性缓冲圈12,且不少于六个的弹性缓冲圈12沿固定杆7的轴向等角度分布,左上侧的两个弹性连接头10通过纤维绳与固定架9的两端连接,使固定装置的连接稳固,不会使病人骨折部位偏移,防止产生后遗症,右上侧的两个弹性连接头10通过纤维绳与另一个固定架9的两端连接,两个固定架9的侧面中段均设有安装座8,安装座8的上端转动连接有悬挂环4,方便固定部位悬挂,下侧的四个弹性连接头10分别与四个固定带2的一端连接,前侧的两个固定带2上均设有魔术贴子贴11,后侧的两个固定带2上均设有魔术贴母贴3,可以快速完成固定,缩短外固定过程需要的时间,减轻病人痛苦。在使用时:将右侧的固定架9与患者的小臂接触,合并前后两侧的弧形连接架15,使右侧的四个固定杆7将患者的小臂接触,并通过右侧的两个固定带2进行固定,通过右侧的魔术贴子贴11和魔术贴母贴3调节松紧程度,医生根据患者需要调节角度,过程中,通过角度盘13和指针14确定角度,通过拉板18将限位杆19从限位孔22中拉出,复位弹簧20被压缩,调节左侧的四个固定杆7和右侧的四个固定杆7之间的角度,松开拉板,复位弹簧20使限位杆19插入限位孔22,进行角度锁定,将左侧的固定架9和左侧的四个固定杆7与患者的大臂接触,通过左侧的两个固定带2进行固定,再通过左侧的魔术贴子贴11和魔术贴母贴3调节松紧程度,完成固定,将悬挂带穿过两个悬挂环4,方便患者将受伤的手臂挂在脖子上。本技术可以通过角度盘13和指针14精确固定角度,通过魔术贴子贴11和魔术贴母贴3可以进行快速固定,同时可以调节松紧程度,通过四个固定杆7进行四个方向固定,符合生物力学,有利于患者康复。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包括内转轮(1),其特征在于:两个内转轮(1)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16)与两个外转轮(5)转动连接,所述内转轮(1)的偏心位置设有等角度分布的限位孔(22),两个外转轮(5)上的通孔分别与两个限位杆(19)的侧面滑动连接,位于内转轮(1)和外转轮(5)之间的限位杆(19)的侧面套接有限位片(21),位于限位片(21)和外转轮(5)之间的限位杆(19)的侧面设有螺旋分布的复位弹簧(20),两个内转轮(1)的侧面分别通过两个倾斜连接梁(6)与两个弧形连接架(15)的中段连接,两个外转轮(5)的侧面分别通过另外两个倾斜连接梁(6)与另外两个弧形连接架(15)的中段连接,四个弧形连接架(15)的两端分别与八个固定杆(7)的一端连接,八个固定杆(7)的位置相互平行且远离内转轮(1)的一端均设有弹性连接头(10),左上侧的两个弹性连接头(10)通过纤维绳与固定架(9)的两端连接,右上侧的两个弹性连接头(10)通过纤维绳与另一个固定架(9)的两端连接,下侧的四个弹性连接头(10)分别与四个固定带(2)的一端连接,前侧的两个固定带(2)上均设有魔术贴子贴(11),后侧的两个固定带(2)上均设有魔术贴母贴(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科外固定临床装置,包括内转轮(1),其特征在于:两个内转轮(1)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两个转轴(16)与两个外转轮(5)转动连接,所述内转轮(1)的偏心位置设有等角度分布的限位孔(22),两个外转轮(5)上的通孔分别与两个限位杆(19)的侧面滑动连接,位于内转轮(1)和外转轮(5)之间的限位杆(19)的侧面套接有限位片(21),位于限位片(21)和外转轮(5)之间的限位杆(19)的侧面设有螺旋分布的复位弹簧(20),两个内转轮(1)的侧面分别通过两个倾斜连接梁(6)与两个弧形连接架(15)的中段连接,两个外转轮(5)的侧面分别通过另外两个倾斜连接梁(6)与另外两个弧形连接架(15)的中段连接,四个弧形连接架(15)的两端分别与八个固定杆(7)的一端连接,八个固定杆(7)的位置相互平行且远离内转轮(1)的一端均设有弹性连接头(10),左上侧的两个弹性连接头(10)通过纤维绳与固定架(9)的两端连接,右上侧的两个弹性连接头(10)通过纤维绳与另一个固定架(9)的两端连接,下侧的四个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甄广强
申请(专利权)人:甄广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