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假体试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301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假体试模,包括衬垫试模和胫骨托试模。衬垫试模包括衬垫本体和锁定组件,衬垫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形成有锁定路径,锁定组件设置于第一表面并能够在锁定路径内活动。胫骨托试模包括胫骨托本体和配合部,胫骨托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配合部设置于第三表面。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沿水平方向产生相对移动,且第一表面朝向第三表面,移动过程中,配合部推动锁定组件,使得锁定组件活动至将配合部锁定,从而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组合。

A combined prosthesis test mol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mbined prosthesis test mold, which comprises a pad test mold and a tibial bracket test mold. The pad test mold includes a pad body and a locking component, the pad body has a relative first surface and a second surface, the first surface forms a locking path, and the lock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urface and can move in the locking path. The tibial bracket test mold includes a tibial bracket body and a fitting part. The tibial bracket body has a relative third surface and a fourth surface, and the fitting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third surface. The liner test mold and the tibial bracket test mold move relatively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and the first surface is toward the third surface. During the movement, the fitting part pushes the locking assembly, so that the locking assembly moves to lock the fitting part, so that the liner test mold and the tibial bracket test mold are comb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假体试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涉及膝关节置换手术中使用的假体试模。
技术介绍
人工膝关节通常包括股骨髁假体、胫骨托和胫骨衬垫组合的胫骨假体,也可以包括髌骨假体。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完成股骨侧及胫骨侧截骨后,安装金属制成的股骨试模和胫骨托试模,此后,安装聚乙烯制成的衬垫试模进行复位操作,目的为检查下肢力线,检查伸直间隙和屈曲间隙。通常,衬垫试模是从前方沿胫骨托试模的上表面滑入与股骨髁曲线配合的预定位置,但因操作沿高度方向的空间有限,通常是将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设计为二者的整体高度尽可能小,以便于在小空间操作范围内安装,为此需要简化二者的表面结构,例如使得二者的表面均为平面。然而,具有上述结构的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由于缺乏锁和机制导致在往复进行伸直与屈曲复位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衬垫试模容易偏位,由此影响医生判断伸直与屈曲间隙,甚至导致判断失误产生误差。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上述假体试模进行改进,避免衬垫试模容易偏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假体试模,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胫骨托假体与衬垫试模的锁定,避免发生衬垫试模偏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假体试模,包括衬垫试模和胫骨托试模。衬垫试模包括衬垫本体和锁定组件,衬垫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形成有锁定路径,锁定组件设置于第一表面并能够在锁定路径内活动。胫骨托试模包括胫骨托本体和配合部,胫骨托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配合部设置于第三表面。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沿水平方向产生相对移动,且第一表面朝向第三表面,移动过程中,配合部推动锁定组件,使得锁定组件活动至将配合部锁定,从而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组合。根据一实施例,锁定路径的一端在衬垫本体的端面敞开,锁定组件能够在自由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旋转,配合部经由锁定路径的一端进入锁定路径的过程中,锁定组件被配合部推动,使得锁定组件从自由位置旋转至极限位置,最终回到自由位置,锁定组件回到自由位置时,配合部被限位于锁定路径。根据一实施例,锁定路径自第一表面朝第二表面凹入,配合部突出于第三表面。根据一实施例,锁定组件和锁定路径的数量为一对,其相对于衬垫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配合部的数量为一对,其相对于胫骨托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根据一实施例,锁定路径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第一路径的一端在衬垫本体的端面敞开,且沿衬垫本体的纵向延伸,第二路径设置在第一路径的侧面,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具有共用区域;锁定组件包括旋转部、弹性部及结合部,旋转部通过结合部连接于第二路径的一端,并能够在自由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旋转,在自由位置时,旋转部至少部分的位于共用区域,在极限位置时,旋转部未处于共用区域;配合部经由第一路径的一端进入第一路径,抵顶并推动旋转部自自由位置进入极限位置,配合部进入锁定路径的另一端时,旋转部在弹性部的恢复力的作用下回到自由位置,使得配合部被限位于第一路径的另一端。根据一实施例,旋转部包括旋转本体和立板,立板自旋转本体的一端垂直延伸至靠近或接触锁定路径的表面,旋转本体的另一端具有穿孔,弹性部为扭簧,结合部为螺钉,结合部的一端依次穿过穿孔和弹性部,并与衬垫本体结合,弹性部的一端抵顶于立板,弹性部的另一端抵顶于锁定路径的内壁。根据一实施例,锁定组件包括枢转部和连接部,枢转部的一端靠近衬垫本体的端面并通过连接部可枢转的连接于衬垫本体,枢转部的另一端靠近锁定路径的另一端,枢转部能够绕连接部在自由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旋转,在自由位置时,枢转部的另一端朝向远离第二表面的方向下垂,从自由位置向极限位置的运动过程中,枢转部的另一端靠近第二表面的方向旋转;配合部经由锁定路径的一端进入锁定路径,抵顶并推动枢转部自自由位置枢转至极限位置,配合部进入锁定路径的另一端时,配合部与枢转部不接触,枢转部回到自由位置,枢转部的另一端对配合部产生干涉,使得配合部无法自锁定路径离开。根据一实施例,锁定组件还包括弹性部,其连接于枢转部,枢转部未被推动时,弹性部对枢转部提供弹力,使得枢转部保持在自由位置。根据一实施例,处于极限位置时,枢转部的另一端高于配合部的上表面;处于自由位置时,枢转部的另一端低于或齐平于配合部的上表面。根据一实施例,枢转部未被推动时,枢转部由于自身重力而处于自由位置。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组合式假体试模通过锁定组件与配合部的配合,使得在二者的组装过程中,实现衬垫试模和胫骨托试模的相对位置被锁定,从而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能够稳定组合,有效避免在往复进行伸直与屈曲复位操作中,因衬垫试模位置相对于胫骨托试模发生偏移,导致操作误差。并且,锁定组件和配合部的结构简单,在衬垫试模的插入过程中即可实现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之间的锁定,操作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假体试模的衬垫试模的俯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假体试模的衬垫试模的仰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假体试模的衬垫试模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假体试模的胫骨托试模的立体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假体试模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式假体试模的组合状态截面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式假体试模的衬垫试模主视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式假体试模的组合过程截面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式假体试模的组合状态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技术的主要技术创意。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假体试模,包括衬垫试模10和胫骨托试模20。衬垫试模10包括衬垫本体11和锁定组件12,衬垫本体1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S1和第二表面S2,第一表面S1形成有锁定路径P,锁定组件12设置于第一表面S1并能够在锁定路径P内活动,锁定组件12可以位于锁定路径P的侧面或上部。胫骨托试模20包括胫骨托本体21和配合部22,胫骨托本体21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S3和第四表面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假体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n衬垫试模,包括衬垫本体和锁定组件,衬垫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形成有锁定路径,锁定组件设置于第一表面并能够在锁定路径内活动;及/n胫骨托试模,包括胫骨托本体和配合部,胫骨托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配合部设置于第三表面;/n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沿水平方向产生相对移动,且第一表面朝向第三表面,移动过程中,配合部推动锁定组件,使得锁定组件活动至将配合部锁定,从而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组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假体试模,其特征在于,包括:
衬垫试模,包括衬垫本体和锁定组件,衬垫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形成有锁定路径,锁定组件设置于第一表面并能够在锁定路径内活动;及
胫骨托试模,包括胫骨托本体和配合部,胫骨托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配合部设置于第三表面;
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沿水平方向产生相对移动,且第一表面朝向第三表面,移动过程中,配合部推动锁定组件,使得锁定组件活动至将配合部锁定,从而衬垫试模与胫骨托试模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假体试模,其特征在于,锁定路径的一端在衬垫本体的端面敞开,锁定组件能够在自由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旋转,配合部经由锁定路径的一端进入锁定路径的过程中,锁定组件被配合部推动,使得锁定组件从自由位置旋转至极限位置,最终回到自由位置,锁定组件回到自由位置时,配合部被限位于锁定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假体试模,其特征在于,锁定路径自第一表面朝第二表面凹入,配合部突出于第三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假体试模,其特征在于,锁定组件和锁定路径的数量为一对,其相对于衬垫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配合部的数量为一对,其相对于胫骨托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假体试模,其特征在于,锁定路径包括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第一路径的一端在衬垫本体的端面敞开,且沿衬垫本体的纵向延伸,第二路径设置在第一路径的侧面,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具有共用区域;锁定组件包括旋转部、弹性部及结合部,旋转部通过结合部连接于第二路径的一端,并能够在自由位置和极限位置之间旋转,在自由位置时,旋转部至少部分的位于共用区域,在极限位置时,旋转部未处于共用区域;配合部经由第一路径的一端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胡森元张蕾董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