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2896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8:23
一种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涉及一种学生座椅。两个n形支架并列设置并通过两根横梁连接固定,横梁之间固定有下平板,n形支架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平板,圆筒竖向固定在下平板上表面,上平板开设有圆孔并与圆筒套装固定,坐板下表面固定有转轴并转动插装在圆筒内,两个L形定位杆并列固定在两个n形支架后方,靠板固定在两个L形定位杆上,四个滑套套装在两个L形定位杆上,桌板前端与位于上方的两个滑套铰接,桌板后端与伸缩支杆铰接,伸缩支杆与位于下方的滑套铰接,位于同一个L形定位杆上的两个滑套通过连杆固接,连杆通过紧固螺栓一与对应的L形定位杆紧固定位。便于进行转移使用,增设折叠桌使用更便利,结构稳定合理。

A student seat with a small table

A student seat with a small table board relates to a student seat. Two n-shaped supports are arranged in parallel and connected and fixed by two beams. The lower plate is fixed between beams. The upper plate is fixed between the top of n-shaped supports. The cylinder is vertically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plate. The upp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hole and fixed with the cylind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sit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nd inserted in the cylinder. Two L-shaped positioning rods are fixed in parallel behind the two n-shaped supports The backup plate is fixed on two L-shaped positioning rods, four sliding sleeves are sleeved on two L-shaped positioning rods, the front end of the table plate is hinged with the two sliding sleeves on the top, the rear end of the table plate is hinged with the extension rod, the extension rod is hinged with the sliding sleeve on the bottom, the two sliding sleeves on the same L-shaped positioning rod are fixedly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fix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L-shaped positioning rod through the fastening bolt Position.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transfer and use, and the folding table is more convenient for use, and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reason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
本技术涉及一种学生座椅,尤其是一种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学生在校园使用的座椅都是需要和书桌配套使用的,一方面二者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大,在合堂等临时性的授课点使用会限制人数,另一方面不便于进行转移,在一些室外学习活动中,单独搬出座椅不便于进行书写作业,而搬出书桌又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因此,十分需要一种使用便利,结构稳定的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包括下平板、上平板、圆筒、坐板、靠板、折叠桌、两个n形支架、两根横梁以及两个L形定位杆,所述两个n形支架左右并列设置并通过两根横梁连接固定,所述横梁位于n形支架中间位置且两根横梁之间固定有下平板,两个n形支架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平板,所述圆筒竖向固定在所述下平板上表面中心,所述上平板对应位置开设有圆孔并与圆筒外壁上端套装固定,所述坐板下表面中心竖向固定有转轴并转动插装在圆筒内,所述两个L形定位杆左右并列固定在两个n形支架后方,所述靠板通过四个定位套固定在两个L形定位杆上,所述四个定位套呈矩形排布,所述折叠桌包括桌板、两根伸缩支杆及四个滑套,所述四个滑套呈矩形排布套装在两个L形定位杆上,位于上方的两个滑套在定位套之间,位于下方的两个滑套在定位套下方,所述桌板前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上方的两个滑套铰接,桌板下表面后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一根伸缩支杆一端铰接,所述两根伸缩支杆另一端分别与位于下方的两个滑套铰接,位于同一个L形定位杆上的两个滑套分别通过连杆固接,每根所述连杆开设有螺孔并旋接有紧固螺栓一,通过所述紧固螺栓一可与对应的L形定位杆紧固定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占用空间小,还便于进行转移使用,折叠桌的设置使用更便利,而且折叠桌的高度和倾斜角度可调,满足不同学生的使用需求,坐板可转动方便学生离开避免撞动,通过连接杆连接为整体更加稳定,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是图1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折叠桌的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的连接杆的轴测图;图5是本技术组合使用时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包括下平板3、上平板4、圆筒5、坐板6、靠板7、折叠桌10、两个n形支架1、两根横梁2以及两个L形定位杆8,所述两个n形支架1左右并列设置并通过两根横梁2连接固定,所述横梁2位于n形支架1中间位置且两根横梁2之间固定有下平板3,两个n形支架1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平板4,所述圆筒5竖向固定在所述下平板3上表面中心,所述上平板4对应位置开设有圆孔并与圆筒5外壁上端套装固定,所述坐板6下表面中心竖向固定有转轴6-1并转动插装在圆筒5内,所述两个L形定位杆8左右并列固定在两个n形支架1后方,所述靠板7通过四个定位套7-1固定在两个L形定位杆8上,所述四个定位套7-1呈矩形排布,所述折叠桌10包括桌板10-1、两根伸缩支杆及四个滑套10-2,所述四个滑套10-2呈矩形排布套装在两个L形定位杆8上,位于上方的两个滑套10-2在定位套7-1之间,位于下方的两个滑套10-2在定位套7-1下方,所述桌板10-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上方的两个滑套10-2铰接,桌板10-1下表面后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一根伸缩支杆一端铰接,所述两根伸缩支杆另一端分别与位于下方的两个滑套10-2铰接,位于同一个L形定位杆8上的两个滑套10-2分别通过连杆10-3固接,每根所述连杆10-3开设有螺孔并旋接有紧固螺栓一10-4,通过所述紧固螺栓一10-4可与对应的L形定位杆8紧固定位。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折叠桌10的两根伸缩支杆均包括套管10-5及两根螺杆10-6,所述两根螺杆10-6的螺纹反向设置,所述套管10-5两端分别制有与两根螺杆10-6配合的内螺纹,两根螺杆10-6一端分别与套管10-5对应一端螺接配合,两根螺杆10-6另一端分别与桌板10-1及对应的滑套10-2铰接。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还包括两个连接杆11,所述连接杆11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11-1及内管11-2,所述外管11-1管壁开设有螺孔并旋接有紧固螺栓二11-3,通过所述紧固螺栓二11-3可与所述内管11-2紧固连接,外管11-1外端及内管11-2外端分别固定有套筒11-4及U形定位板11-5,两个连接杆11分别通过所述套筒11-4转动套设在两个n形支架1位于前侧的支脚底部,所述U形定位板11-5可夹设在n形支架1位于后侧的支脚底部,套筒11-4及U形定位板11-5分别开设有螺孔并旋接有紧固螺栓三11-6,通过所述紧固螺栓三11-6可与n形支架1紧固定位。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2、5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坐板6前端中间位置与所述下平板3前端中间位置连接有弹力绳9,所述弹力绳9自然状态下坐板6前端与下平板3前端相对应。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1、2、5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n形支架1的两支脚底部均固定有防滑胶垫1-1。本技术便于进行组合使用,根据使用条件将适宜数量的本技术前后呈直线排布好,如图5所示,每前后相邻两个本技术之间通过两个连接杆11进行连接定位使个体连接为整体,套筒11-4先进行转动进而将U形定位板11-5转动至前方,之后通过紧固螺栓三11-6进行紧固限制套筒11-4的转动,而U形定位板11-5通过紧固螺栓三11-6与位于前方的本技术紧固定位,外管11-1与内管11-2可调节长度再通过紧固螺栓二11-3紧固定位,实现调节相邻两个本技术之间间距的作用,学生需要使用折叠桌10时可进行上下移动调整至适宜高度,通过紧固螺栓一10-4可进行定位,由于两根螺杆10-6的螺纹反向设置,转动套管10-5可控制两根螺杆10-6的间距,实现伸缩支杆的伸缩作用,进而实现桌板10-1倾斜角度的调整,如不需要使用折叠桌10,转动套管10-5直至螺杆10-6与套管10-5脱离,即可将桌板10-1放下,坐板6通过转轴6-1与圆筒5转动连接,学生可先向两侧转动之后再离开座位,避免撞动对位于后方的学生造成影响,而弹力绳9能够将转动后的坐板6拉回原位,由于本技术组合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平板(3)、上平板(4)、圆筒(5)、坐板(6)、靠板(7)、折叠桌(10)、两个n形支架(1)、两根横梁(2)以及两个L形定位杆(8),所述两个n形支架(1)左右并列设置并通过两根横梁(2)连接固定,所述横梁(2)位于n形支架(1)中间位置且两根横梁(2)之间固定有下平板(3),两个n形支架(1)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平板(4),所述圆筒(5)竖向固定在所述下平板(3)上表面中心,所述上平板(4)对应位置开设有圆孔并与圆筒(5)外壁上端套装固定,所述坐板(6)下表面中心竖向固定有转轴(6-1)并转动插装在圆筒(5)内,所述两个L形定位杆(8)左右并列固定在两个n形支架(1)后方,所述靠板(7)通过四个定位套(7-1)固定在两个L形定位杆(8)上,所述四个定位套(7-1)呈矩形排布,所述折叠桌(10)包括桌板(10-1)、两根伸缩支杆及四个滑套(10-2),所述四个滑套(10-2)呈矩形排布套装在两个L形定位杆(8)上,位于上方的两个滑套(10-2)在定位套(7-1)之间,位于下方的两个滑套(10-2)在定位套(7-1)下方,所述桌板(10-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上方的两个滑套(10-2)铰接,桌板(10-1)下表面后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一根伸缩支杆一端铰接,所述两根伸缩支杆另一端分别与位于下方的两个滑套(10-2)铰接,位于同一个L形定位杆(8)上的两个滑套(10-2)分别通过连杆(10-3)固接,每根所述连杆(10-3)开设有螺孔并旋接有紧固螺栓一(10-4),通过所述紧固螺栓一(10-4)可与对应的L形定位杆(8)紧固定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小桌板的学生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平板(3)、上平板(4)、圆筒(5)、坐板(6)、靠板(7)、折叠桌(10)、两个n形支架(1)、两根横梁(2)以及两个L形定位杆(8),所述两个n形支架(1)左右并列设置并通过两根横梁(2)连接固定,所述横梁(2)位于n形支架(1)中间位置且两根横梁(2)之间固定有下平板(3),两个n形支架(1)顶部之间固定有上平板(4),所述圆筒(5)竖向固定在所述下平板(3)上表面中心,所述上平板(4)对应位置开设有圆孔并与圆筒(5)外壁上端套装固定,所述坐板(6)下表面中心竖向固定有转轴(6-1)并转动插装在圆筒(5)内,所述两个L形定位杆(8)左右并列固定在两个n形支架(1)后方,所述靠板(7)通过四个定位套(7-1)固定在两个L形定位杆(8)上,所述四个定位套(7-1)呈矩形排布,所述折叠桌(10)包括桌板(10-1)、两根伸缩支杆及四个滑套(10-2),所述四个滑套(10-2)呈矩形排布套装在两个L形定位杆(8)上,位于上方的两个滑套(10-2)在定位套(7-1)之间,位于下方的两个滑套(10-2)在定位套(7-1)下方,所述桌板(10-1)前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位于上方的两个滑套(10-2)铰接,桌板(10-1)下表面后端左右两侧分别与一根伸缩支杆一端铰接,所述两根伸缩支杆另一端分别与位于下方的两个滑套(10-2)铰接,位于同一个L形定位杆(8)上的两个滑套(10-2)分别通过连杆(10-3)固接,每根所述连杆(10-3)开设有螺孔并旋接有紧固螺栓一(10-4),通过所述紧固螺栓一(10-4)可与对应的L形定位杆(8)紧固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小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捷霞陈思如陈棋静
申请(专利权)人:罗定市罗平镇中心小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