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加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42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工位加工机构,包括高度检测机构、孔洞检测机构、打孔机构、第一吹气机构、第二吹气机构、移送机构及第三吹气机构,高度检测机构、孔洞检测机构、打孔机构、第一吹气机构、第二吹气机构、移送机构及第三吹气机构环绕固定于一转动加工台上;打孔机构将孔钻成螺纹孔,第一吹气机构孔洞内侧铁屑,第二吹气机构吹走孔洞外侧铁屑,移送机构将待加工载具中的工件移送出去,第三吹气机构清理空置的待加工载具表面的铁屑。待加工载具先通过检测高度检测工件是否放平,然后在检测工件是否有孔,依次进行打孔、孔内吹气、孔外吹气、移送工件、载具吹气,完成一个完整的加工流程,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

Multi position machin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 position process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height detection mechanism, a hole detection mechanism, a punching mechanism, a first blowing mechanism, a second blowing mechanism, a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 third blow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height detection mechanism, a hole detection mechanism, a punching mechanism, a first blowing mechanism, a second blowing mechanism, a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 third blowing mechanism are fixed in a rotation plus around On the worktable; the punching mechanism drills the hole into a threaded hole, the iron chips inside the hole of the first blowing mechanism, the iron chips outside the hole of the second blowing mechanism, the transfer mechanism moves the workpiece in the carrier to be processed out, and the third blowing mechanism cleans the iron chips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rrier to be processed. The carrier to be processed first checks whether the workpiece is leveled by detecting the height, and then checks whether there is a hole in the workpiece, successively carries out punching, air blowing inside the hole, air blowing outside the hole, transferring the workpiece, and air blowing on the carrier to complete a complete processing flow, with high automation and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加工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工位加工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产品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汽车天线是拦截发射台发射的高频电波并传输给汽车收音机、车载电话或无线电导航设备的接收机,以对载波解调的装置。但是,现有的汽车天线壳体的加工存在以下缺陷:市面上的汽车天线壳体的加工一般需要多个设备配合加工,占用空间大且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在现有技术中,汽车天线壳体需要将浇铸件的通孔攻牙加工为螺纹孔,一般在工厂中由工人手动加工,少数自动加工过程中亦没有配合吹气及孔洞检测,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加工机构,其能解决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工位加工机构,包括高度检测机构、孔洞检测机构、打孔机构、第一吹气机构、第二吹气机构、移送机构及第三吹气机构,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所述打孔机构、所述第一吹气机构、所述第二吹气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及所述第三吹气机构环绕固定于一转动加工台上;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所述打孔机构、所述第一吹气机构、所述第二吹气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及所述第三吹气机构依次分为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第三加工工位、第四加工工位、第五加工工位、第六加工工位、第七加工工位,待加工载具经过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检测上端平面高度,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待加工载具是否有孔,所述打孔机构将孔钻成螺纹孔,所述第一吹气机构孔洞内侧铁屑,所述第二吹气机构吹走孔洞外侧铁屑,所述移送机构将所述待加工载具中的工件移送出去,所述第三吹气机构清理空置的所述待加工载具表面的铁屑。进一步地,所述高度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固定座、检测滑轨、检测驱动缸及高度检测件,所述检测固定座包括检测滑轨,所述检测驱动缸安装于所述检测固定座顶部,所述检测驱动缸与所述高度检测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高度检测件上下移动,所述高度检测件向下移动直至抵触于待加工载具并将移动量反馈到终端。进一步地,所述高度检测件包括浮动接头及抵触棒,所述浮动接头与所述抵触棒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孔洞检测机构包括孔洞固定座、孔洞气缸、喷气组件、位置传感器及滑动板,所述孔洞固定座包括孔洞滑轨,所述孔洞气缸安装于所述孔洞固定座顶部,所述孔洞气缸与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滑动板上下移动,所述滑动板滑动安装于所述孔洞滑轨,所述喷气组件滑动安装于所述滑动板,所述位置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滑动板。进一步地,所述喷气组件包括喷气棒及连接片,所述喷气棒与所述连接片固定连接,当所述喷气棒未检测到孔洞时,所述喷气棒与所述连接片一起向上移动,触发所述位置传感器并反馈到终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吹气机构与所述孔洞检测机构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打孔机构包括动力头、多轴器及若干个丝锥,所述动力头安装于所述多轴器,若干个所述丝锥安装于所述多轴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吹气机构包括吹气固定座、顶部气缸及出气头,所述顶部气缸固定于所述吹气固定座,所述顶部气缸与所述出气头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出气头上下移动进行吹气,所述出气头与一气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移送机构包括移动底座、丝杆、主体电机、主体安装座、主体气缸、移动件及夹爪气缸,所述丝杆安装于所述移动底座,所述主体电机螺接于所述丝杆,所述主体安装座安装于所述主体电机,所述主体气缸安装于所述主体安装座,所述主体气缸与所述移动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移动件移动,所述夹爪气缸安装于所述移动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吹气机构包括连接座、连接臂及出气管,所述连接臂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出气管固定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待加工载具经过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检测上端平面高度,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待加工载具是否有孔,所述打孔机构将孔钻成螺纹孔,所述第一吹气机构孔洞内侧铁屑,所述第二吹气机构吹走孔洞外侧铁屑,所述移送机构将所述待加工载具中的工件移送出去,所述第三吹气机构清理空置的所述待加工载具表面的铁屑。所述待加工载具先通过检测高度检测工件是否放平,然后在检测工件是否有孔,依次进行打孔、孔内吹气、孔外吹气、移送工件、载具吹气,完成一个完整的加工流程,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工位加工机构中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多工位加工机构的第一立体图;图3为图1所示多工位加工机构的第二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多工位加工机构的第三立体图;图5为图1所示多工位加工机构的第四立体图;图6为图1所示多工位加工机构的第五立体图;图7为图1所示多工位加工机构的第六立体图。图中:200、多工位加工机构;50、高度检测机构;51、检测固定座;511、检测滑轨;52、检测驱动缸;53、高度检测件;531、浮动接头;532、抵触棒;60、孔洞检测机构;61、孔洞固定座;611、孔洞滑轨;62、孔洞气缸;63、喷气组件;631、喷气棒;632、连接片;64、位置传感器;65、滑动板;70、打孔机构;71、动力头;72、多轴器;73、丝锥;80、第一吹气机构;90、第二吹气机构;901、吹气固定座;902、顶部气缸;903、出气头;91、移送机构;911、移动底座;912、丝杆;913、主体电机;914、主体安装座;915、主体气缸;916、移动件;917、夹爪气缸;92、第三吹气机构;921、连接座;922、连接臂;923、出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7,一种多工位加工机构200,包括高度检测机构50、孔洞检测机构60、打孔机构70、第一吹气机构80、第二吹气机构90、移送机构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加工机构,包括高度检测机构、孔洞检测机构、打孔机构、第一吹气机构、第二吹气机构、移送机构及第三吹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所述打孔机构、所述第一吹气机构、所述第二吹气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及所述第三吹气机构环绕固定于一转动加工台上;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所述打孔机构、所述第一吹气机构、所述第二吹气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及所述第三吹气机构依次分为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第三加工工位、第四加工工位、第五加工工位、第六加工工位、第七加工工位,待加工载具经过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检测上端平面高度,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待加工载具是否有孔,所述打孔机构将孔钻成螺纹孔,所述第一吹气机构孔洞内侧铁屑,所述第二吹气机构吹走孔洞外侧铁屑,所述移送机构将所述待加工载具中的工件移送出去,所述第三吹气机构清理空置的所述待加工载具表面的铁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加工机构,包括高度检测机构、孔洞检测机构、打孔机构、第一吹气机构、第二吹气机构、移送机构及第三吹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所述打孔机构、所述第一吹气机构、所述第二吹气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及所述第三吹气机构环绕固定于一转动加工台上;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所述打孔机构、所述第一吹气机构、所述第二吹气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及所述第三吹气机构依次分为第一加工工位、第二加工工位、第三加工工位、第四加工工位、第五加工工位、第六加工工位、第七加工工位,待加工载具经过所述高度检测机构检测上端平面高度,所述孔洞检测机构检测所述待加工载具是否有孔,所述打孔机构将孔钻成螺纹孔,所述第一吹气机构孔洞内侧铁屑,所述第二吹气机构吹走孔洞外侧铁屑,所述移送机构将所述待加工载具中的工件移送出去,所述第三吹气机构清理空置的所述待加工载具表面的铁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机构包括检测固定座、检测滑轨、检测驱动缸及高度检测件,所述检测固定座包括检测滑轨,所述检测驱动缸安装于所述检测固定座顶部,所述检测驱动缸与所述高度检测件固定连接并带动所述高度检测件上下移动,所述高度检测件向下移动直至抵触于待加工载具并将移动量反馈到终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工位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检测件包括浮动接头及抵触棒,所述浮动接头与所述抵触棒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加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检测机构包括孔洞固定座、孔洞气缸、喷气组件、位置传感器及滑动板,所述孔洞固定座包括孔洞滑轨,所述孔洞气缸安装于所述孔洞固定座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山龙太郎施大金潘洪平隆雄剑潘登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日兴通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