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22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04 00:48
一种防滑鞋底,包括本体,本体由前往后依次包括前掌部、鞋腰部、后掌部,本体底面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外防滑层、弹性带、内防滑层,外防滑层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外锯齿带;内防滑层包括设于前掌部底面的内锯齿部和设于后掌部底面的内支撑部,内锯齿部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内锯齿带;复数条外锯齿带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同一条外锯齿带中,若其在前掌部底面与后掌部底面均存在有锯齿,则位于前掌部底面的锯齿与位于后掌部底面的锯齿前后朝向相反;复数条内锯齿带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使得本鞋底具有前后防滑效果,满足了现代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A kind of non slip sole

An antiskid sole includes a body, which comprises a front palm, a shoe waist and a back palm from front to back. The bottom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uter antiskid layer, an elastic belt and an inner antiskid layer from outside to inside. The outer antiskid layer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outer serrations arranged continuously from left to right. The inner antiskid layer includes an inner serration part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front palm and an inner support part arranged on the bottom of the back palm The serration part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internal serrations arranged continuously from left to right; in the plurality of external serrations, any two adjacent serrations on the left and right have opposite directions; in the same external serrations, if there are serrations at the bottom of the front palm and the bottom of the back palm, the serrations at the bottom of the front palm are opposite to those at the bottom of the back palm; in the plurality of external serrations In the sawtooth zone, any two adjacent sawteeth have opposite directions. It makes the sole have antiskid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and meet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modern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鞋底
本专利技术涉及鞋子制作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防滑鞋底。
技术介绍
一双鞋子的品质高低,其鞋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防滑性能的优劣又影响着鞋底的整体品质。鞋底是否防滑,同2个因素有关:一、鞋底齿纹,粗大的横向齿纹较细小的纵向齿纹更防滑;二、鞋底材质,主要是接触地面的那个鞋底底面的材质。现如今,对鞋底材质的改进空间较小,因此各厂家对于如何提高鞋底的防滑性能主要是对该鞋底齿纹进行改进,然而,虽然市面上可防滑鞋底齿纹种类花样繁多,却都只能在用户穿鞋往前行走时提供一个防滑的作用,对于用户穿鞋往后行走时不具有防滑的效果。的确,人们的行走主要是前行,但是随着生活方式的日新月异,也存在着不少需要大量倒走的情境,如倒走健身法等。因此,对于设计出一款能够前后防滑的鞋底是势在必行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滑鞋底,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鞋子只能在用户穿鞋往前行走时提供一个防滑的作用,对于用户穿鞋往后行走时不具有防滑效果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前往后依次包括前掌部、鞋腰部、后掌部,所述本体底面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外防滑层、弹性带、内防滑层,所述外防滑层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外锯齿带;所述内防滑层包括设于所述前掌部底面的内锯齿部和设于所述后掌部底面的内支撑部,所述内锯齿部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内锯齿带;所述复数条外锯齿带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同一条外锯齿带中,若其在所述前掌部底面与后掌部底面均存在有锯齿,则位于所述前掌部底面的锯齿与位于所述后掌部底面的锯齿前后朝向相反;所述复数条内锯齿带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进一步的,同一条所述外锯齿带中,位于所述后掌部底面的每个锯齿朝向均相同。进一步的,同一条所述内锯齿带中的每个锯齿朝向均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带由前往后大致呈“U”字形,并且所述“U”字形从所述前掌部底面开始延伸至所述后掌部底面,再弯折并反向延伸至所述前掌部底面。进一步的,同一条所述外锯齿带中,若其在所述前掌部底面与后掌部底面均存在有锯齿,则该条外锯齿带在所述鞋腰部底面具有一过渡部;所述过渡部为凸块或凹槽,并且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过渡部中,一个为凸块,另一个为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外锯齿带中的锯齿底端相齐平。进一步的,所述内防滑层还包括设于所述鞋腰部底面的复数个梯形支撑块,并且复数个所述梯形支撑块由前往后间隔布置。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部的底面大致呈椭圆状。进一步的,所述梯形支撑块底面、内支撑部的底面、内锯齿带中的锯齿底端相齐平。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设置外防滑层与内防滑层,使得本鞋底以分布于鞋底前掌部底面的锯齿和分布于鞋底后掌部底面外周侧的锯齿来起防滑作用,以分布于鞋底后掌部底面内侧的内支撑部来起支撑作用,从而能够在保证鞋底可提供良好脚感的同时,兼具覆盖面全而广的防滑功能。通过设置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以及同一条外锯齿带中的前掌部底面锯齿与后掌部底面锯齿前后朝向相反,使得用户穿装有本鞋底的鞋子后,无论前行还是倒走,都具有防滑效果,满足了现代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2。一种防滑鞋底,包括本体1,本体1由前往后依次包括前掌部11、鞋腰部12、后掌部13,本体底面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外防滑层2、弹性带3、内防滑层4,外防滑层2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外锯齿带21;内防滑层4包括设于前掌部11底面的内锯齿部41和设于后掌部13底面的内支撑部42,内锯齿部41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内锯齿带411;其中每条外锯齿带21和内锯齿带411均包括由前往后依次排列的复数个锯齿;上述复数条外锯齿带21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上述复数条内锯齿带411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同一条外锯齿带21中,若其在前掌部11底面与后掌部13底面均存在有锯齿,则位于前掌部11底面的锯齿与位于后掌部12底面的锯齿前后朝向相反。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外防滑层2与内防滑层4,使得本鞋底以分布于鞋底前掌部11底面的锯齿和分布于鞋底后掌部13底面外周侧的锯齿来起防滑作用,以分布于鞋底后掌部13底面内侧的内支撑部42来起支撑作用,从而能够在保证鞋底可提供良好脚感的同时,兼具覆盖面全而广的防滑功能。通过设置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以及同一条外锯齿带中的前掌部底面锯齿与后掌部底面锯齿前后朝向相反,使得用户穿装有本鞋底的鞋子后,无论前行还是倒走,都具有防滑效果,满足了现代化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具体而言:同一条外锯齿带21中,位于后掌部13底面的每个锯齿朝向均相同。在该条外锯齿带21中,若存在位于前掌部11底面的锯齿,则该条外锯齿带21中位于前掌部11底面的每个锯齿朝向也均相同。同一条内锯齿带411中的每个锯齿朝向均相同。本专利技术中,朝前的锯齿与朝后的锯齿在左右方向上呈间隔式分布,在前后方向上呈朝向相反的分布,使得无论朝前的锯齿还是朝后的锯齿均能够均匀地分布于鞋底本体底面,而不存在鞋底有些区域前行或倒走防滑效果好,有些区域前行或倒走防滑效果差的问题,从而能够适应各种地形和路况。参照图1、图2。弹性带3由前往后大致呈“U”字形,并且该“U”字形从前掌部11底面开始,越过鞋腰部12,再延伸至后掌部13底面,再弯折并反向延伸至越过鞋腰部12,再延伸至前掌部11底面。设置弹性带3的目的有三:一个在于提高鞋底整体的弹性,一个在于提高鞋底整体的稳定性,一个在于降低锯齿损坏的几率,以提高鞋底的寿命。本实施例中,外锯齿带21中的锯齿底端与内锯齿带411的锯齿底端相齐平,弹性带3的底端略低于各个锯齿的底端,至于其具体数值,可以为弹性带3的厚度比锯齿的厚度小1/10~1/2。另外,参照图1、图2。同一条外锯齿带21中,若其在前掌部11底面与后掌部13底面均存在有锯齿,则该条外锯齿带21在鞋腰部12底面具有一过渡部5;该过渡部为凸块51或凹槽52,并且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过渡部5中,一个为凸块,另一个为凹槽。本实施例中,位于最左端和最右端的外锯齿带21上的过渡部5为凹槽52。凸块51的下表面与外锯齿带21中的锯齿底端相齐平,凸块51的作用在于与地面接触以支撑鞋底,凹槽的作用一个在于提高用户行走时的脚感,一个在于降低鞋底整体重量。参照图1、图2。内防滑层4还包括设于鞋腰部12底面的复数个梯形支撑块43,并且复数个梯形支撑块43由前往后间隔布置,梯形支撑块43与内支撑部42也间隔布置。设置复数个梯形支撑块43之间、梯形支撑块43与内支撑部42之间间隔布置的目的为:一、降低鞋底整体重量;二、提高鞋底底面排水性;三、提高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前往后依次包括前掌部、鞋腰部、后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底面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外防滑层、弹性带、内防滑层,所述外防滑层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外锯齿带;所述内防滑层包括设于所述前掌部底面的内锯齿部和设于所述后掌部底面的内支撑部,所述内锯齿部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内锯齿带;/n所述复数条外锯齿带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n同一条外锯齿带中,若其在所述前掌部底面与后掌部底面均存在有锯齿,则位于所述前掌部底面的锯齿与位于所述后掌部底面的锯齿前后朝向相反;/n所述复数条内锯齿带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鞋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前往后依次包括前掌部、鞋腰部、后掌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底面由外到内依次设有外防滑层、弹性带、内防滑层,所述外防滑层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外锯齿带;所述内防滑层包括设于所述前掌部底面的内锯齿部和设于所述后掌部底面的内支撑部,所述内锯齿部包括由左往右连续布置的复数条内锯齿带;
所述复数条外锯齿带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
同一条外锯齿带中,若其在所述前掌部底面与后掌部底面均存在有锯齿,则位于所述前掌部底面的锯齿与位于所述后掌部底面的锯齿前后朝向相反;
所述复数条内锯齿带中,任意两个左右相邻的锯齿均具有前后相反的朝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同一条所述外锯齿带中,位于所述后掌部底面的每个锯齿朝向均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同一条所述内锯齿带中的每个锯齿朝向均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天福
申请(专利权)人: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