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1122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PCB板进行夹持的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包括有底座、支架、真空吸盘、滑轮、框体、气缸、安装板、连接座、拉线、滑块、连接块、齿条、第一弹簧、圆柱齿轮等;底座底部均匀间连接有支架,支架底部设有多个真空吸盘,底座上部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中部设有两个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地通过控制气缸的伸缩来操作橡胶凸轮夹紧或松开PCB板,而且操作人员可通过扭动旋钮来调节连接块的位置,从而调节橡胶凸轮对PCB板的夹持力度。

A PCB clamp with adjustable clamping for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lamp, in particular to a PCB clamp with adjustable clamping force.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ing a PCB board clamp with adjustable clamping force which can be clamped according to PCB boards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The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 PCB board clamp with adjustable clamping force, including a base, a bracket, a vacuum suction cup, a pulley, a frame, a cylinder, a mounting plate, a connecting seat, a cable, a slide block, a connecting block, a rack, a first spring, a cylindrical gear, etc.; a bracket is uniformly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a plurality of vacuum suction cups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racket, and a first spring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base There are two pulleys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chu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veniently operate the rubber cam to clamp or loosen the PCB by controlling the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of the cylinder, and the operator can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by turning the knob, so as to adjust the clamping force of the rubber cam to the PC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行业的兴起,对PCB板的数量和质量都要较高的要求,在多层PCB板的制造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多层PCB板进行上下料,在针对不同层数的PCB进行夹持时,需要更换不同的夹具,目前使用的夹具的夹持力度不能调节,当夹持力度过大容易将PCB板夹弯,产生形变,夹持力度较小又会夹不住PCB板,导致PCB板在移动过程中掉落损坏,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目前使用的夹具的夹持力度不能调节,当夹持力度过大容易将PCB板夹弯,产生形变,夹持力度较小又会夹不住PCB板,导致PCB板在移动过程中掉落损坏的缺点,本技术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PCB板进行夹持的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本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包括有底座、支架、真空吸盘、滑轮、框体、气缸、安装板、连接座、拉线、滑块、连接块、齿条、第一弹簧、圆柱齿轮、连杆、第二弹簧、六菱形杆、第一轴承座、橡胶凸轮、第一螺母、第二轴承座、丝杆和第二螺母,底座底部均匀间连接有支架,支架底部设有多个真空吸盘,底座上部开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中部设有两个滑轮,第一滑槽内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齿条,滑轮设置在第一滑槽内的顶部,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左右两侧第二滑槽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滑块底部连接有连接块,底座上部中间开有第一通孔,底座顶部中间连接有框体,框体下部开有第二通孔,框体内顶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底部连接有气缸,框体内侧左右两壁均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与气缸连接,气缸伸缩杆上连接有两根拉线,两根拉线的未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并分别绕过左右两侧的滑轮,再穿过连接块与齿条连接,左侧齿条的右端与右侧齿条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连接,底座左右两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座内设有连杆,连杆顶部连接有圆柱齿轮,圆柱齿轮位于齿条的前侧,圆柱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杆底部开有六菱形凹槽,六菱形凹槽内滑动式设有六菱形杆,六菱形杆顶部与六菱形凹槽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六菱形杆下部连接有橡胶凸轮,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第二轴承座,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之间设有丝杆,丝杆穿过的第二通孔,丝杆左右两侧的螺纹朝向相反,丝杆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螺母,左右两侧的第一螺母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滑块相连接,丝杆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螺母。可选地,还包括有L形连接板、第三轴承座、转轴、旋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底座顶部右侧设有L形连接板,L形连接板顶部左侧设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内设有转轴,转轴顶部设有旋钮,转轴底部设有第一锥齿轮,丝杆的右部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位于右侧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之间,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可选地,还包括有壳体,底座左右两侧设有壳体,壳体位于圆柱齿轮和第一轴承座的外侧。当工作人员需要将PCB板夹起时,将本夹具安装在机械手臂上,并将真空吸盘外接真空设备,可以使用本夹具将PCB板夹起,当真空吸盘与PCB板接触时,橡胶凸轮向上带动六菱形杆向上移动,第二弹簧压缩,真空吸盘将PCB板吸住,PCB板吸住后机械手臂带动本夹具向上移动,橡胶凸轮向下复位,然后启动气缸伸长,气缸的伸长后拉线放松,在第一弹簧作用下推动左右两侧的齿条向外侧移动,齿条搓动圆柱齿轮转动,连杆随之转动,进而带动橡胶凸轮转动,橡胶凸轮转动将PCB板夹住,当需要调节橡胶凸轮的夹持力度时,扭动第二螺母带动丝杆正转或反转,丝杆正转或反转带动左右两方的第一螺母向中间靠拢或相互远离,当左右两方的第一螺母向中间靠拢时,带动左右两方的滑块随之向内靠拢,第一弹簧逐渐放松,进而橡胶凸轮的夹持力度降低,反之亦然。随后通过机械手臂将PCB板移动至工作台上,再启动气缸缩短,气缸的缩短拉紧拉线,左右两侧的齿条向内侧滑动,并带动左右两侧的圆柱齿轮反方向转动,第一弹簧收缩,连杆和六菱形杆随之转动进而带动橡胶凸轮恢复原位,进而将夹持的PCB板松开,然后控制真空设备停止工作,吸盘停止吸气,PCB板放置在工作台上。当需要转动丝杆时,工作人员只需要扭动旋钮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丝杆转动,这样就可以更方便地调节橡胶凸轮的夹持力度,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壳体能够阻止杂质掉落到圆柱齿轮和齿条表面上,从而保证圆柱齿轮和齿条配合的顺畅性。本技术可方便地通过控制气缸的伸缩来操作橡胶凸轮夹紧或松开PCB板,而且操作人员可通过扭动旋钮来调节连接块的位置,从而调节橡胶凸轮对PCB板的夹持力度,可以根据不同厚度的PCB板进行自由调节,避免夹持力度过大或过小导致PCB板夹变形或掉落,降低了PCB板的损坏概率,间接地降低了PCB板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底座,2:支架,3:真空吸盘,4:第一滑槽,5:滑轮,6:框体,7:气缸,8:安装板,9:连接座,10:第一通孔,11:拉线,12:第二通孔,13:第二滑槽,14:滑块,15:连接块,16:齿条,17:第一弹簧,18:圆柱齿轮,181:连杆,182:六菱形凹槽,183:第二弹簧,19:六菱形杆,20:第一轴承座,21:橡胶凸轮,22:第一螺母,23:第二轴承座,24:丝杆,25:第二螺母,26:L形连接板,27:第三轴承座,28:转轴,29:旋钮,30:第一锥齿轮,31:第二锥齿轮,32: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1一种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如图1-3所示,包括有底座1、支架2、真空吸盘3、滑轮5、框体6、气缸7、安装板8、连接座9、拉线11、滑块14、连接块15、齿条16、第一弹簧17、圆柱齿轮18、连杆181、第二弹簧183、六菱形杆19、第一轴承座20、橡胶凸轮21、第一螺母22、第二轴承座23、丝杆24和第二螺母25,底座1底部均匀间连接有支架2,支架2底部设有多个真空吸盘3,底座1上部开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中部设有两个滑轮5,第一滑槽4内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齿条16,滑轮5设置在第一滑槽4内的顶部,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13,左右两侧第二滑槽13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14,滑块14底部连接有连接块15,底座1上部中间开有第一通孔10,底座1顶部中间连接有框体6,框体6下部开有第二通孔12,框体6内顶部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底部连接有气缸7,框体6内侧左右两壁均连接有连接座9,连接座9与气缸7连接,气缸7伸缩杆上连接有两根拉线11,两根拉线11的未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0,并分别绕过左右两侧的滑轮5,再穿过连接块15与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包括有底座(1)、支架(2)、真空吸盘(3)和滑轮(5),底座(1)底部均匀间连接有支架(2),支架(2)底部设有多个真空吸盘(3),底座(1)上部开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中部设有两个滑轮(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框体(6)、气缸(7)、安装板(8)、连接座(9)、拉线(11)、滑块(14)、连接块(15)、齿条(16)、第一弹簧(17)、圆柱齿轮(18)、连杆(181)、第二弹簧(183)、六菱形杆(19)、第一轴承座(20)、橡胶凸轮(21)、第一螺母(22)、第二轴承座(23)、丝杆(24)和第二螺母(25),第一滑槽(4)内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齿条(16),滑轮(5)设置在第一滑槽(4)内的顶部,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13),左右两侧第二滑槽(13)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14),滑块(14)底部连接有连接块(15),底座(1)上部中间开有第一通孔(10),底座(1)顶部中间连接有框体(6),框体(6)下部开有第二通孔(12),框体(6)内顶部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底部连接有气缸(7),框体(6)内侧左右两壁均连接有连接座(9),连接座(9)与气缸(7)连接,气缸(7)伸缩杆上连接有两根拉线(11),两根拉线(11)的未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0),并分别绕过左右两侧的滑轮(5),再穿过连接块(15)与齿条(16)连接,左侧齿条(16)的右端与右侧齿条(16)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7),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5)连接,底座(1)左右两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一轴承座(20),第一轴承座(20)内设有连杆(181),连杆(181)顶部连接有圆柱齿轮(18),圆柱齿轮(18)位于齿条(16)的前侧,圆柱齿轮(18)与齿条(16)啮合,连杆(181)底部开有六菱形凹槽(182),六菱形凹槽(182)内滑动式设有六菱形杆(19),六菱形杆(19)顶部与六菱形凹槽(182)内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183),六菱形杆(19)下部连接有橡胶凸轮(21),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安装第二轴承座(23),左右两侧第二轴承座(23)之间设有丝杆(24),丝杆(24)穿过的第二通孔(12),丝杆(24)左右两侧的螺纹朝向相反,丝杆(24)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螺母(22),左右两侧的第一螺母(22)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滑块(14)相连接,丝杆(24)的右端连接有第二螺母(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夹持力度的PCB板夹具,包括有底座(1)、支架(2)、真空吸盘(3)和滑轮(5),底座(1)底部均匀间连接有支架(2),支架(2)底部设有多个真空吸盘(3),底座(1)上部开有第一滑槽(4),第一滑槽(4)内中部设有两个滑轮(5),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框体(6)、气缸(7)、安装板(8)、连接座(9)、拉线(11)、滑块(14)、连接块(15)、齿条(16)、第一弹簧(17)、圆柱齿轮(18)、连杆(181)、第二弹簧(183)、六菱形杆(19)、第一轴承座(20)、橡胶凸轮(21)、第一螺母(22)、第二轴承座(23)、丝杆(24)和第二螺母(25),第一滑槽(4)内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齿条(16),滑轮(5)设置在第一滑槽(4)内的顶部,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二滑槽(13),左右两侧第二滑槽(13)内均滑动式设有滑块(14),滑块(14)底部连接有连接块(15),底座(1)上部中间开有第一通孔(10),底座(1)顶部中间连接有框体(6),框体(6)下部开有第二通孔(12),框体(6)内顶部连接有安装板(8),安装板(8)底部连接有气缸(7),框体(6)内侧左右两壁均连接有连接座(9),连接座(9)与气缸(7)连接,气缸(7)伸缩杆上连接有两根拉线(11),两根拉线(11)的未端依次穿过第一通孔(10),并分别绕过左右两侧的滑轮(5),再穿过连接块(15)与齿条(16)连接,左侧齿条(16)的右端与右侧齿条(16)的左端连接有第一弹簧(17),第一弹簧(17)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5)连接,底座(1)左右两侧下部均连接有第一轴承座(20),第一轴承座(20)内设有连杆(18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九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仁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