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书贵专利>正文

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53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包括带管箍的框式吸尘罩,框式吸尘罩通过软管与集尘处理箱连通,集尘处理箱内腔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为集尘室、输送室和驱动室,集尘室的两侧分别设有引风机、排风机,集尘室内设有若干集尘筒,集尘筒内壁贴有集尘绒,集尘筒内部设有带螺旋叶的转轴,转轴由驱动电机提供动力,集尘筒的两端分别与盖板、第一隔板相抵,第一隔板中开设有卸尘口,输送室的一侧固定有脉冲阀,另一侧固定有外接集尘袋的排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利用集尘绒来吸附灰尘,而后转轴带动螺旋叶旋转,将集尘绒中灰尘刮落并向下强制输送至输送室,脉冲阀利用高压气体将灰尘从排尘管中排至集尘袋中,无需设置水箱,减轻采煤机的负重。

A kind of dust remover for coal cutter follow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st remover for a coal cutter and a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type dust collection cover with a pipe hoop, the frame type dust collection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ust collection treatment box through a hose,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dust collection treatment box is divided into a dust collection room, a conveying room and a driving room by the first partition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the two sides of the dust collection roo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induced draft fan and an exhaust fan, the dust collection room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dust collection cylinders,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dust collection cylinder is pasted There is dust collecting pile. The inside of the dust collecting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with spiral blades. The rotating shaft is powered by the driving motor. The two ends of the dust collecting cylinder are respectively against the cover plate and the first partition plate. The first parti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dust discharge port. One side of the conveying room is fixed with a pulse valve, and the other side is fixed with a dust discharge pipe with an external dust collecting bag. The utility model first uses the dust collecting pile to absorb the dust, and then the rotating shaft drives the spiral leaf to rotate, scrapes the dust in the dust collecting pile and forcibly transports it to the conveying chamber downward. The pulse valve uses the high-pressure gas to discharge the dust from the dust discharge pipe to the dust collection bag, without setting the water tank, so as to reduce the load of the shear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
本技术涉及采煤机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
技术介绍
采掘工作面是集中生成粉尘的场地,如不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将会随压入式气流沿巷道扩散,飞扬的粉尘不仅影响驾驶员视线,直接影响到巷道的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对巷道中的其他机械和作业人员也存在安全隐患。连采工作面产生的粉尘主要是煤尘,也含有一定量的岩尘,当煤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因煤尘的自燃性和爆炸性,极容易爆炸,危害严重。目前常规的采煤作业面的除尘方式是喷水雾进行除尘,能有效降低作业环境的粉尘浓度。但是这种方式产生较大的水雾,不利于作业现场的观察。为此,公开号为CN207813611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包括设有吸风口的吸尘风筒,吸尘风筒后端连接于除尘器,除尘器后部连接风机的进风口,风机的出风口设有导风叶,所述吸尘风筒的后部设有升降控制装置,升降控制装置与采煤机的截割臂同步升降,所述吸尘风筒上的吸风口设有三组,分设朝向采煤机截割臂左右两侧及中部运输槽上方。这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存在不足之处,仍需要依靠水体才能对吸附的灰尘进行“吸附”,这样不仅需要设置水箱消耗较多的水资源,而且增加采煤机的负重。因此,需要对传统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吸附的灰尘处理方式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包括设有至少一个吸尘面的框式吸尘罩,所述框式吸尘罩上设有用于与采煤机掘进驱动臂主轴固定的管箍,所述框式吸尘罩通过软管与集尘处理箱连通,所述集尘处理箱内腔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为集尘室、输送室和驱动室,所述输送室位于集尘室、驱动室之间;所述集尘室的上方设有能够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固定螺钉与集尘室开口两侧的端板固连,所述集尘室的一侧设有与软管连通的引风机,另一侧设有排风机,所述集尘室内设有若干集尘筒,所述集尘筒内壁贴有集尘绒,所述集尘筒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设有通过旋转能够将集尘绒上灰尘刮落并向下强制输送的螺旋叶,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限制在输送室的底板中,所述转轴位于驱动室内的轴体外侧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室的内部设有主动齿轮,外壁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连,所述主动齿轮通过传动带与各个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集尘筒的两端分别与盖板、第一隔板相抵,所述第一隔板中开设有与集尘筒内腔连通的卸尘口,所述输送室的一侧固定有与外界气源连接的脉冲阀,另一侧固定有外接集尘袋的排尘管。进一步地,上述采煤机跟机除尘器中,所述框式吸尘罩的吸尘面处固定有防护网。进一步地,上述采煤机跟机除尘器中,所述第二隔板上开设有与转轴配合的穿孔。进一步地,上述采煤机跟机除尘器中,所述盖板的内侧设有与转轴上端部配合的定位槽。进一步地,上述采煤机跟机除尘器中,所述传动带的内侧设有与主动齿轮或从动齿轮啮合的齿槽。进一步地,上述采煤机跟机除尘器中,所述螺旋叶的螺距由上往下递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先利用集尘绒来吸附灰尘,而后利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螺旋叶旋转,将集尘绒中灰尘刮落并向下强制输送至输送室,脉冲阀利用高压气体将挤压后的灰尘从排尘管中排至集尘袋中,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除尘,无需设置水箱,减轻采煤机的负重。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采煤机跟机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集尘筒、集尘绒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框式吸尘罩,2-管箍,3-软管,4-集尘处理箱,5-第一隔板,6-第二隔板,7-集尘室,8-输送室,9-驱动室,10-盖板,11-固定螺钉,12-引风机,13-排风机,14-集尘筒,15-集尘绒,16-转轴,17-螺旋叶,18-从动齿轮,19-主动齿轮,20-传动带,21-驱动电机,22-脉冲阀,23-排尘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包括设有至少一个吸尘面的框式吸尘罩1,框式吸尘罩1上设有用于与采煤机掘进驱动臂主轴固定的管箍2,框式吸尘罩1通过软管3与集尘处理箱4连通。集尘处理箱4内腔被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分为集尘室7、输送室8和驱动室9,输送室8位于集尘室7、驱动室9之间。集尘室7的上方设有能够拆卸的盖板10,盖板10通过固定螺钉11与集尘室7开口两侧的端板固连。集尘室7的一侧设有与软管3连通的引风机12,另一侧设有排风机13。集尘室7内设有若干镂空的集尘筒14,集尘筒14内壁贴有集尘绒15。集尘筒14内部设有转轴16,转轴16的外侧设有通过旋转能够将集尘绒15上灰尘刮落并向下强制输送的螺旋叶17,转轴16的下端转动限制在输送室8的底板中。转轴16位于驱动室9内的轴体外侧固定有从动齿轮18,驱动室9的内部设有主动齿轮19,外壁固定有驱动电机21。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19固连,主动齿轮19通过传动带20与各个从动齿轮18传动连接。集尘筒14的两端分别与盖板10、第一隔板5相抵,第一隔板5中开设有与集尘筒14内腔连通的卸尘口。输送室8的一侧固定有与外界气源连接的脉冲阀22,另一侧固定有外接集尘袋的排尘管23。本实施例中,框式吸尘罩1的吸尘面处固定有防护网。第二隔板6上开设有与转轴16配合的穿孔。盖板10的内侧设有与转轴16上端部配合的定位槽。本实施例中,传动带20的内侧设有与主动齿轮19或从动齿轮18啮合的齿槽。螺旋叶17的螺距由上往下递减。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先利用集尘绒15来吸附灰尘,而后利用驱动电机21带动转轴16转动,转轴16带动螺旋叶17旋转,将集尘绒15中灰尘刮落并向下强制输送至输送室8,脉冲阀利用高压气体将挤压后的灰尘从排尘管中排至集尘袋中,通过这种方式进行除尘,无需设置水箱,减轻采煤机的负重。集尘筒14上的镂空孔孔径由引风机12一侧向排风机13一侧,逐渐减小,实现多级拦尘。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包括设有至少一个吸尘面的框式吸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式吸尘罩上设有用于与采煤机掘进驱动臂主轴固定的管箍,所述框式吸尘罩通过软管与集尘处理箱连通,所述集尘处理箱内腔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为集尘室、输送室和驱动室,所述输送室位于集尘室、驱动室之间;所述集尘室的上方设有能够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固定螺钉与集尘室开口两侧的端板固连,所述集尘室的一侧设有与软管连通的引风机,另一侧设有排风机,所述集尘室内设有若干集尘筒,所述集尘筒内壁贴有集尘绒,所述集尘筒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设有通过旋转能够将集尘绒上灰尘刮落并向下强制输送的螺旋叶,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限制在输送室的底板中,所述转轴位于驱动室内的轴体外侧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室的内部设有主动齿轮,外壁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连,所述主动齿轮通过传动带与各个从动齿轮传动连接,所述集尘筒的两端分别与盖板、第一隔板相抵,所述第一隔板中开设有与集尘筒内腔连通的卸尘口,所述输送室的一侧固定有与外界气源连接的脉冲阀,另一侧固定有外接集尘袋的排尘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煤机跟机除尘器,包括设有至少一个吸尘面的框式吸尘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式吸尘罩上设有用于与采煤机掘进驱动臂主轴固定的管箍,所述框式吸尘罩通过软管与集尘处理箱连通,所述集尘处理箱内腔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分为集尘室、输送室和驱动室,所述输送室位于集尘室、驱动室之间;所述集尘室的上方设有能够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固定螺钉与集尘室开口两侧的端板固连,所述集尘室的一侧设有与软管连通的引风机,另一侧设有排风机,所述集尘室内设有若干集尘筒,所述集尘筒内壁贴有集尘绒,所述集尘筒内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设有通过旋转能够将集尘绒上灰尘刮落并向下强制输送的螺旋叶,所述转轴的下端转动限制在输送室的底板中,所述转轴位于驱动室内的轴体外侧固定有从动齿轮,所述驱动室的内部设有主动齿轮,外壁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连,所述主动齿轮通过传动带与各个从动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贵
申请(专利权)人:李书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