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44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吊顶安装结构,与立柱连接,包括:钢板,包裹或部分包裹所述立柱;承重件,与所述钢板贴合设置;穿墙螺栓,穿设于所述承重件、钢板和所述立柱,以固定所述承重件;桁架,架设于所述承重件上,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方管;悬挂件,设于所述桁架下方,通过吊筋与所述方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吊顶安装结构,通过用钢板将立柱包裹,并通过穿墙螺栓将承重件固定在立柱上,并将桁架架设在承重件上,从而将整个吊顶的受力转至立柱上,有效的避免了楼板受力过大的情况发生,从而适用于顶部承载能力较弱的房子的吊顶安装,尤其是老旧房子的吊顶安装,且通过钢板的设置,消除结构隐患并解决了老建筑承重的施工难题。

Ceiling installatio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eiling installation structur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lumn, including: steel plate, wrapped or partially wrapped with the column; load-bearing parts, which are arrang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teel plate; through wall bolts,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load-bearing parts, steel plate and column to fix the load-bearing parts; truss, which is erected on the load-bearing parts,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square pipes arranged at intervals; hanging parts,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load-bearing parts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uss is connected with the square pipe through a hanging bar. The ceiling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wraps the column with steel plate, fixes the load-bearing part on the column through the wall bolt, and sets the truss on the load-bearing part, so as to transfer the stress of the whole ceiling to the column,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occurrence of the excessive stress of the floor slab, so it is suitable for the ceiling installation of the house with weak top bearing capacity, especially the old one Through the installation of suspended ceiling and steel plate, the hidden danger of structure is eliminated and the construction problem of bearing capacity of old building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顶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吊顶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吊顶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建筑结构层高较高或为坡屋顶结构,通长采用5号镀锌角钢与楼板栓接,下垂至所需吊顶标高所需高度,平面横竖间距2000mm*2000mm的5#镀锌角钢形成框架网,吊颈与角钢转换层固定。个别改造老建筑或坡屋顶老建筑本身楼板承载力能力有限,无法满足角钢转换层自身重量及吊顶装饰面重量,存在结构隐患及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吊顶安装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吊顶安装结构,与立柱连接,包括:钢板,包裹或部分包裹所述立柱;承重件,与所述钢板贴合设置;穿墙螺栓,穿设于所述承重件、钢板和所述立柱,以固定所述承重件;桁架,架设于所述承重件上,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方管;悬挂件,设于所述桁架下方,通过吊筋与所述方管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与所述桁架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以及插设于所述承重件与所述连接件上的固定螺栓。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凹槽,以及设于所述凹槽上部的压板,所述固定螺栓穿设于所述压板上。作为优选,所述桁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设于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第一支撑梁和第二支撑梁,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上横梁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呈“八”字设于两个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梁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桁架还包括设于分别与所述下横梁和所述第二支撑梁连接的固定筋,所述第一支撑梁上设有与所述固定筋对应的插槽,以插设于所述固定筋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吊顶安装结构,通过用钢板将立柱包裹,并通过穿墙螺栓将承重件固定在立柱上,并将桁架架设在承重件上,从而将整个吊顶的受力转至立柱上,有效的避免了楼板受力过大的情况发生,从而适用于顶部承载能力较弱的房子的吊顶安装,尤其是老旧房子的吊顶安装,且通过钢板的设置,消除结构隐患并解决了老建筑承重的施工难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吊顶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吊顶安装结构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吊顶安装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图4为图3所示吊顶安装结构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吊顶安装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吊顶安装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三。以上各图中:1、立柱;2、钢板;3、承重件;4、穿墙螺栓;5、桁架;51、方管;52、上横梁;53、下横梁;54、第一支撑梁;541、插槽;55、第二支撑梁;56、固定筋;6、悬挂件;7、吊筋;8、连接件;81、凹槽;82、压板;9、固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考图1-6,本技术提出一种吊顶安装结构,与立柱1连接,包括:钢板2,包裹或部分包裹所述立柱1,可根据所述立柱1的形状设置,此处所述立柱1为圆柱形,所述钢板2为包裹与所述立柱1上的圆筒形;承重件3,与所述钢板2贴合设置,所述承重件3与所述钢板2接触的部分可根据所述钢板2的形状进行设计,使两者贴合;穿墙螺栓4,穿设于所述承重件3、钢板2和所述立柱1上,以固定所述承重件3,使所述承重件3、所述钢板2和所述立柱1不会产生相对滑动,将承重部分穿导至所述立柱1上;桁架5,架设于所述承重件3上,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方管51,所述方管51的数量和间隔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悬挂件6,设于所述桁架5下方,通过吊筋7与所述方管51连接。本技术所述的吊顶安装结构,通过用钢板2将立柱1包裹,并通过穿墙螺栓4将承重件3固定在立柱1上,并将桁架5架设在承重件3上,从而将整个吊顶的受力转至立柱上,有效的避免了楼板受力过大的情况发生,从而适用于顶部承载能力较弱的房子的吊顶安装,尤其是老旧房子的吊顶安装,且通过钢板1的设置,消除结构隐患并解决了老建筑承重的施工难题。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桁架5固定连接的连接件8,以及插设于所述承重件3与所述连接件8上的固定螺栓9,从而将桁架5和所述承重件3固定连接,保证了架设于所述承重件3上的所述桁架5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8包括凹槽81,以及设于所述凹槽81上部的压板82,所述固定螺栓9穿设于所述压板82上,上述方式使得安装更加简单,提供了较大的冗余空间,且使得在安装过程中所述桁架5有轻微移动时也不会影响整体的稳固性。进一步的,所述桁架5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横梁52和下横梁53,以及设于所述上横梁52和下横梁53之间的第一支撑梁54和第二支撑梁55,所述第一支撑梁54与所述上横梁52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梁55呈“八”字设于两个相邻所述第一支撑梁54之间,从而在一定重量下保证了所述桁架5的整体的牢固性。进一步的,所述桁架5还包括设于分别与所述下横梁53和所述第二支撑梁55连接的固定筋56,所述第一支撑梁54上设有与所述固定筋56对应的插槽541,以插设于所述固定筋56上,结构简单且便于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顶安装结构,与立柱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n钢板,包裹或部分包裹所述立柱;/n承重件,与所述钢板贴合设置;/n穿墙螺栓,穿设于所述承重件、钢板和所述立柱,以固定所述承重件;/n桁架,架设于所述承重件上,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方管;/n悬挂件,设于所述桁架下方,通过吊筋与所述方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顶安装结构,与立柱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钢板,包裹或部分包裹所述立柱;
承重件,与所述钢板贴合设置;
穿墙螺栓,穿设于所述承重件、钢板和所述立柱,以固定所述承重件;
桁架,架设于所述承重件上,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方管;
悬挂件,设于所述桁架下方,通过吊筋与所述方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桁架固定连接的连接件,以及插设于所述承重件与所述连接件上的固定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吊顶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恺牛渊智徐梦闫家志
申请(专利权)人:东亚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