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萍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及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组合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445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及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组合连接结构。所述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包括预制T形柱本体、辅助牛腿支承、辅助连接凹槽、若干第一辅助连接套筒。通过在预制T形柱上设置辅助牛腿支承和辅助连接凹槽,增加了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搭接部位尺寸,进而加强了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之间自然搭接时的稳定性,因而在梁、柱、板施工时就不需要额外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和支设模板来保证施工安全,有效减少了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有效缩短了工期;通过在预制T形柱上设置辅助连接凹槽,提升了梁、柱、板节点的连接强度,加强了整个梁、柱、板和现浇层连接的整体性,有效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

A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 for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and a composit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 and prefabricated bea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 and a composite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the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 and the prefabricated beam for th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The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 for th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comprises a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 body, an auxiliary bracket support, an auxiliary connecting groove and a number of first auxiliary connecting sleeves. By setting the auxiliary bracket support and auxiliary connecting groove on the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 the size of the overlapping part between the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 and the prefabricated beam is increased, and then the stability of the natural overlapping between the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 and the prefabricated beam is strengthened. Therefor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eam, column and slab, it is unnecessary to set up the full scaffold support and the formwork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abor and reduce the cost It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effectively shortens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by setting auxiliary connection grooves on the prefabricated T-shaped columns, it improves the connection strength of the beam, column and slab joints, strengthens the integrity of the connection of the whole beam, column, slab and cast-in-place layer, and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whole prefabricated bui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及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组合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固定式装配建筑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及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组合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方式,各组件均在在工厂预制完成,在现场组装,具有环保,装配生产效率高,工期短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的欢迎。目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板等构件在工厂预制好,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起重机吊装各预制件。但由于目前的预制件在满足结构强度的情况下,预制梁支撑在柱上,板支撑在梁上的支撑尺寸按规范不少于15mm,因为考虑到受钢筋保护层25mm影响的问题,常用的几乎就是15mm。由于这两个支撑部位的尺寸太小,(比如预制柱与预制梁之间的搭接,预制梁与预制板之间的搭接),梁、柱、板施工仍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支设模板等辅助施工措施,以保证施工顺利安全实施,这样既耗费大量人工,材料,增加了劳动强度,又增加了工期。同时,由于搭接部位尺寸太小,搭接面积太小,导致梁、柱、板的节点部位整体性不强,节点处的强度成为制约整个装配式建筑强度的一个薄弱点,影响整个梁、柱、板和现浇层连接的整体性,以及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任务是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通过在预制T形柱连接端增加辅助牛腿支承面和设置凹槽,加大搭接部位尺寸,加强了梁、柱、板之间自然搭接时的稳定性,在梁、柱、板进行现浇层施工时就不需要(或极少)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和支设模板,就可以保证施工顺利安全实施,有效减少了人工,材料(含周转材),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成本,并有效缩短了工期。同时由于加大了搭接部位尺寸,有效增加了搭接点的连接面积,提升了梁、柱、板节点的连接强度,并加大了整个梁、柱、板和现浇层的连接面积,加强了整个梁、柱、板和现浇层连接的整体性,有效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包括预制T形柱本体、辅助牛腿支承、辅助连接凹槽、若干第一辅助连接套筒;所述预制T形柱本体、辅助牛腿支承、辅助连接凹槽、第一辅助连接套筒一体预制成型;所述辅助牛腿支承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上端与预制梁搭接侧的侧面,所述辅助牛腿支承上端面与辅助牛腿支承所在的预制T形柱本体上端面平齐,用于增加预制T形柱端面面积,进而增加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搭接部位面积;所述辅助连接凹槽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上端面,所述辅助牛腿支承与辅助连接凹槽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同一端,所述辅助连接凹槽用于增加预制T形柱与现浇层连接时的连接面积;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套筒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内部,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套筒开口端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另一端面。本技术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通过在预制T形柱上设置辅助牛腿支承,增加了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搭接部位面积,进而加强了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之间自然搭接时的稳定性,因而在梁、柱、板施工时就不需要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和支设模板来保证施工安全,有效减少了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有效缩短了工期。同时,由于在预制T形柱上增加了辅助连接凹槽,进而增加了预制T形柱与现浇层的连接面积,提升了梁、柱、板节点的连接强度,加强了整个梁、柱、板和现浇层连接的整体性,有效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上下层预制T形柱之间的连接和增加上下层预制T形柱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预制T形柱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与第一辅助连接套筒同轴的第一辅助连接轴,且每一个第一辅助连接套筒均有一个第一辅助连接轴与之同轴,所述第一辅助连接轴一端预埋在预制T形柱本体内部,另一端从预制T形柱本体上端面伸出,所述第一辅助连接轴与辅助连接凹槽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同一端。进一步的,为了方便预制T形柱与墙体之间的连接,所述预制T形柱与墙体连接面还设置有用于安装隔墙板的若干第一凹槽。进一步的,所述辅助牛腿支承的下端面各边均设置有倒角边,所述辅助牛腿支承的下端面的倒角边的倒角尺寸为45度。进一步的,为了保证辅助牛腿支承端的强度,所述辅助牛腿支承外表面与预制T形柱本体外表面的最小距离需大于等于100mm。进一步的,为了保证第一辅助连接轴与预制T形柱本体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一辅助连接轴外圆周面与预制T形柱本体外表面的最小距离大于或者等于30mm;所述第一辅助连接轴外圆周面与辅助连接凹槽的凹槽边的最小距离大于或者等于30mm。进一步的,为了增加预制T形柱与现浇层的连接强度,所述辅助连接凹槽的凹槽面粗糙度Rz大于或者等于30mm。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组合连接结构,包括若干预制梁、若干预制板、现浇层及如上所述的预制T形柱,所述预制梁设置在预制T形柱上端面,所述预制板设置在预制梁上端面;所述现浇层包括预制板现浇层,预制梁现浇层、预制T形柱现浇层,所述预制板现浇层设置在预制板上表面,所述预制梁现浇层设置在预制梁上表面,所述预制T形柱现浇层设置在预制T形柱上表面及辅助连接凹槽内,所述预制T形柱上的第一辅助连接轴贯穿整个预制T形柱现浇层;所述预制板现浇层,预制梁现浇层、预制T形柱现浇层一体浇筑成型,所述现浇层用于将所述预制梁、预制板、预制T形柱连接成一体。具体施工时,先将预制梁、预制板、预制T形柱搭接完成,然后在搭接完成的结构上进行现浇层施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组合连接结构,并不限制预制梁、预制板、预制T形柱的数量,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预制T形柱,则实现的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组合连接结构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通过在预制T形柱上设置辅助牛腿支承,达大了增加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搭接部位尺寸,进而加强了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之间自然搭接时的稳定性,因而在梁、柱、板施工时就不需要额外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和支设模板来保证施工安全,有效减少了人工,降低了劳动强度,并有效缩短了工期。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在预制T形柱上增加了辅助连接凹槽,进而增加了预制T形柱与现浇层的连接面积,提升了梁、柱、板节点的连接强度,加强了整个梁、柱、板和现浇层连接的整体性,有效提升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仰视图;图4为图2沿A-A线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与预制梁组合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沿B-B线的剖视图。图中1-预制T形柱、2-现浇层、3-预制梁、4-预制板、11-辅助牛腿支承、12-辅助连接凹槽、13-辅助连接凹槽的凹槽面、14-第一辅助连接套筒、15-第一辅助连接轴、16-辅助牛腿支承的下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T形柱本体、辅助牛腿支承、辅助连接凹槽、若干第一辅助连接套筒;所述预制T形柱本体、辅助牛腿支承、辅助连接凹槽、第一辅助连接套筒一体预制成型;所述辅助牛腿支承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上端与预制梁搭接侧的侧面,所述辅助牛腿支承上端面与辅助牛腿支承所在的预制T形柱本体端面平齐;所述辅助连接凹槽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上端面,所述辅助牛腿支承与辅助连接凹槽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同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套筒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内部,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套筒开口端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另一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T形柱本体、辅助牛腿支承、辅助连接凹槽、若干第一辅助连接套筒;所述预制T形柱本体、辅助牛腿支承、辅助连接凹槽、第一辅助连接套筒一体预制成型;所述辅助牛腿支承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上端与预制梁搭接侧的侧面,所述辅助牛腿支承上端面与辅助牛腿支承所在的预制T形柱本体端面平齐;所述辅助连接凹槽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上端面,所述辅助牛腿支承与辅助连接凹槽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同一端;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套筒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内部,所述第一辅助连接套筒开口端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另一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T形柱本体上还设置有若干与第一辅助连接套筒同轴的第一辅助连接轴,且每一个第一辅助连接套筒均有一个第一辅助连接轴与之同轴;所述第一辅助连接轴一端预埋在预制T形柱本体内部,另一端从预制T形柱本体上端面伸出,所述第一辅助连接轴与辅助连接凹槽设置在预制T形柱本体同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T形柱与墙体连接面还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预制T形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牛腿支承的下端面各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萍魏春明
申请(专利权)人:魏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