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蓄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7043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蓄水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防尘蓄水池,包括池体和防尘机构,所述池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层、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所述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分别位于池体两侧且均横向设置并与池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与池体之间设有可使第二收卷辊复位的复位件;所述防尘层两端分别与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固定,所述防尘层包括靠近第一收卷辊的防尘段和靠近第二收卷辊的漏水段,所述防尘段可遮盖开口,所述漏水段上设有若干漏水孔。本方案的蓄水池可以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或掉落的树叶落入,污染蓄水池内的水。

A kind of dustproof reservoi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water storage, in particular to a dust-proof water reservoir, which comprises a pool body and a dust-proof mechanism. The top of the poo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and the dust-proof mechanism comprises a dust-proof layer, a first winding roll and a second winding roll. The first winding roll and the second winding roll are respectively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ool body and are horizontally arranged and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pool body, and the second winding roll and the pool body The two ends of the dust-proof layer are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the first roll and the second roll. The dust-proof layer includes a dust-proof section close to the first roll and a water leakage section close to the second roll. The dust-proof section can cover the opening, and the water leakag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several water leakage holes. The reservoir of the scheme can avoid dust or fallen leaves from the air falling into it and pollute the water in the reservo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蓄水池
本技术涉及蓄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尘蓄水池。
技术介绍
由于自来水需要通过管道输送,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或者地势不平坦的山区,人烟稀少,每户房屋之间的距离较大,单独铺设管道的成本较高,所以这些地区仍难以统一供应自来水,用水极不方便。但是这些地区的地下普遍存在地下水,通过在地面上挖设与地下水连通的出水口,即可使地下水流出,用于日常生活。但是地下水的出水量有限,这些地区还会在房屋周围修建一些可以储水的蓄水池,用于接收并储存雨水。为了便于接收雨水,目前的蓄水池一般在池体顶部设有开口,下雨时,雨水从开口落入池体内被储存。由于开口位于池体的顶部,空气中的灰尘或者蓄水池周围的树掉落的树叶会落入池体内,污染池体内的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或掉落的树叶落入的防尘蓄水池。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尘蓄水池,包括池体和防尘机构,所述池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层、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所述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分别位于池体两侧且均横向设置并与池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与池体之间设有可使第二收卷辊复位的复位件;所述防尘层两端分别与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固定,所述防尘层包括靠近第一收卷辊的防尘段和靠近第二收卷辊的漏水段,所述防尘段可遮盖开口,所述漏水段上设有若干漏水孔。本方案的原理和有益效果如下:未下雨时,漏水段被收卷在第二收卷辊上,防尘段遮盖开口,外界的灰尘和掉落的树叶无法从开口落入蓄水池内,蓄水池内储有的水可以保持洁净。下雨时,可以通过人工转动第一收卷辊,将防尘段收卷在第一收卷辊上,从而使漏水段在第一收卷辊对防尘段的拉力作用下移至开口上方,雨水从漏水孔落入池体内。优选方案一,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池体上固定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侧壁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收卷辊上固定有第一水轮,所述第一出水口偏心的位于第一水轮上方;所述第二收卷辊上固定有第二水轮,所述池体上固定有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二集水槽侧壁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偏心的位于第二水轮上方。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开始下雨时,雨水落入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内被收集,然后分别从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落出,并分别偏心的落至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上,单位时间内从第一出水口流出的水更多,对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的推动作用更强,可以推动第一水轮和第二水轮转动,由于防尘层端部固定在第一收卷辊上,所以无论第一收卷辊的转动方向为何均可收卷防尘层。同时第二收卷辊与第一收卷辊的转动方向相同,第二收卷辊放松防尘层,减小第一收卷辊收卷防尘层时受到的阻力。通过雨水推动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转动,可以使漏水段自动移至开口上方,使雨水可以进入池体内,而不需要人工收卷。优选方案二,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池体顶部呈靠近第一收卷辊一端低于另一端的倾斜。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池体顶部倾斜,防尘层也倾斜,下雨后,在防尘段未完全被收卷时,落至防尘段上的雨水可以沿倾斜的防尘段流动,从而对防尘段进行冲洗,清除防尘段上的灰尘和树叶。优选方案三,作为对基础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池体顶部固定有覆盖开口并位于防尘层下侧的支撑网。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支撑网可以对防尘层起到支撑作用。优选方案四,作为对优选方案三的进一步改进,支撑网为不锈钢网。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下雨时,雨水与支撑网接触,不锈钢网不会锈蚀,避免铁锈污染池体内的水。优选方案五,作为对优选方案四的进一步改进,支撑网网孔的孔径为0.5~2cm。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漏水段移至支撑网的上方后,支撑网的网孔较小,掉落的树叶无法穿过支撑网的网孔落入蓄水池内,进一步避免树叶污染蓄水池内的水。优选方案六,作为对优选方案一、优选方案二或优选方案五的进一步改进,池体上固定有与地下水出水口连通的进水管。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地下水的出水口与房屋有一定距离,本方案的蓄水池,地下水从出水口流出后即可进入进水管内,沿进水管流入池体内进行储存,增加池体内可使用的水,同时避免人工接取地下水和运送地下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中防尘层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池体1、固定块11、开口12、支撑网13、第一集水槽14、第二集水槽15、进水管16、防尘层2、防尘段21、漏水段22、漏水孔23、第一收卷辊3、花键31、第二收卷辊4、第一水轮5、叶片51。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一种防尘蓄水池,包括池体1和位于池体1上侧的防尘机构,池体1内设有内腔,本实施例中的池体1通过砖和水泥搭建而成。池体1顶部设有开口12,池体1顶壁呈左端低于右端的倾斜设置。池体1上部连通有与地下水的出水口连通的进水管16,进水管16一端贯穿池体1侧壁,并通过水泥固定,进水管16与池体1内腔连通;进水管16另一端伸入地下水的出水口内,从出水口流出的地下水直接沿进水管16流入池体1内被储存。池体1顶部设有覆盖开口12的支撑网13,支撑网13通过螺钉固定在池体1侧壁,本实施例中的支撑网13为不锈钢网,所以支撑网13与雨水接触后不会锈蚀。支撑网13网孔的孔径为0.5~2cm,本实施例中选用0.5cm,避免下雨时外界的树叶落入池体1内。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层2、第一收卷辊3和第二收卷辊4,第一收卷辊3和第二收卷辊4分别位于池体1左右两侧,并均位于池体1上部。第一收卷辊3和第二收卷辊4均横向设置且二者与池体1的连接方式相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收卷辊3为例进行说明:池体1左侧壁上通过水泥固定有两个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分别位于池体1前后两侧,第一收卷辊3两端分别贯穿两个固定块11,并与两个固定块11间隙配合,所以第一收卷辊3可相对两个固定块11转动。防尘层2位于池体1和支撑网13的上侧,本实施例中的防尘层2选用尼龙薄膜,结合图2所示,防尘层2左端通过粘胶与第一收卷辊3固定,防尘层2右端通过粘胶与第二收卷辊4固定,第二收卷辊4与固定块11之间设有复位件,本实施例中的复位件采用扭簧,扭簧一端焊接在第二收卷辊4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与第二收卷辊4接触的固定块11上。防尘层2包括左侧的防尘段21和右侧的漏水段22,漏水段22上设有若干漏水孔23,防尘段21和漏水段22的长度均大于开口12的长度,宽度均大于开口12的宽度,故当防尘段21移至开口12上方后,可完遮盖开口12,避免外界的灰尘或树叶从开口12落入池体1内。结合图3所示,第一收卷辊3的前端和第二收卷辊4的后端通过花键31分别固定有第一水轮5和第二水轮,池体1顶部通过水泥固定有第一集水槽14和第二集水槽15,第一集水槽14和第二集水槽15分别位于池体1的左右两侧,第一集水槽14和第二集水槽15底部分别设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分别高于第一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尘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和防尘机构,所述池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层、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所述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分别位于池体两侧且均横向设置并与池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与池体之间设有可使第二收卷辊复位的复位件;所述防尘层两端分别与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固定,所述防尘层包括靠近第一收卷辊的防尘段和靠近第二收卷辊的漏水段,所述防尘段可遮盖开口,所述漏水段上设有若干漏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和防尘机构,所述池体顶部设有开口,所述防尘机构包括防尘层、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所述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分别位于池体两侧且均横向设置并与池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与池体之间设有可使第二收卷辊复位的复位件;所述防尘层两端分别与第一收卷辊和第二收卷辊固定,所述防尘层包括靠近第一收卷辊的防尘段和靠近第二收卷辊的漏水段,所述防尘段可遮盖开口,所述漏水段上设有若干漏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上固定有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集水槽侧壁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收卷辊上固定有第一水轮,所述第一出水口偏心的位于第一水轮上方;所述第二收卷辊上固定有第二水轮,所述池体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关海长温泉艾乔顾韩郭庭鸿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