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预警警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412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施工安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施工用预警警示装置,包括警示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警示组件包括配重座、固定筒、旋转圈、连接杆、固定框、反光板、荧光板和第一遮雨帽,所述固定筒设置在所述配重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于所述配重座,所述第一遮雨帽套设在所述固定筒的外表壁,所述第一遮雨帽固定连接于所述,所述旋转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遮雨帽的下侧,在固定框的中间设置反光板和荧光板,白天时,反光板可以反射光线,使远处的行人能够及时的看到光亮,晚上时,荧光板可以发射出荧光,能够让行人在夜间观察到光亮,行人便可以知道亮光圈内是危险地带,便不会进入,减少了对行人造成的伤亡。

A warn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safety, in particular to an early warning warning device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which includes a warning component and a fixed component. The warn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counterweight seat, a fixed cylinder, a rotating ring, a connecting rod, a fixed frame, a reflective plate, a fluorescent plate and a first rain cap. The fixed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counterweight seat, and the fixed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The counterweight seat, the first rain hat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xing cylinder, the first rain ha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otating ring, the rotating ring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first rain hat, the middle of the fix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reflective plate and a fluorescent plate, which can reflect light during the day, so that the distant pedestrians can see the light in time, and the fluorescent plate can emit light at night By emitting fluorescence, pedestrians can observe the light at night, and they can know that the bright circle is a dangerous area, so they will not enter, reducing the casualties to pedestria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预警警示装置
本技术属于施工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预警警示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在建筑施工地点为了施工的安全一般会采用警示装置进行提醒。在建筑工地我们常常看见很多的横幅提示安全问题,在地面上也有很多警示牌进行警示人员这是施工的工地,应当注意安全,本身的警示装置效果好,使人一看就很明天清楚这里存在一些危险性,但是现有的警示装置在放置在地面时,由于支撑力较差不够牢固,导致遇到风或者轻轻一碰就会倒下,影响警示的作用。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警示装置多数均是一个简单的牌子,将这个牌子竖立在地面上,由于晚上的天比较黑,警示牌并不容易被发现,路人很容易误入危险区,可能会给人们造成一些伤害;2、将底座设置成配重座,但由于地面不平,配重座放置在地面上时也并不平衡,可能会造成警示装置的倾倒,需要工人经常的巡视并扶起,既浪费时间,有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预警警示装置,具有明显和稳定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预警警示装置,包括警示组件和固定组件,所述警示组件包括配重座、固定筒、旋转圈、连接杆、固定框、反光板、荧光板和第一遮雨帽,所述固定筒设置在所述配重座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筒固定连接于所述配重座,所述第一遮雨帽套设在所述固定筒的外表壁,所述第一遮雨帽固定连接于所述,所述旋转圈设置在所述第一遮雨帽的下侧,所述旋转圈套设在所述固定筒外表壁的凹槽内,所述旋转圈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筒,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旋转圈的外表壁,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圈,所述固定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所述反光板与所述荧光板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的中间,所述反光板和所述荧光板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框,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螺纹杆、弧形凸齿、旋转杆、第二遮雨帽、把手、限位圈和伸缩爪,所述弧形凸齿环形分布在所述螺纹杆的外表壁,所述弧形凸齿与所述螺纹杆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杆设置在所述螺纹杆的内部,所述旋转杆转动连接于所述螺纹杆,所述第二遮雨帽与所述限位圈由上到下依次套设在所述旋转杆的外表壁,所述第二遮雨帽与所述限位圈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杆,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旋转杆的上端,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杆,所述伸缩爪设置在所述旋转杆的外表壁,所述伸缩爪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杆,所述螺纹杆设置在所述固定筒的内部,所述螺纹杆螺接于所述固定筒。优选的,所述反光板与所述荧光板的形状和大小相同,所述反光板与所述荧光板反向设置。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固定框环形分布在所述旋转圈的外表壁。优选的,所述警示组件还包括行走轮,所述行走轮设置在所述配重座的下表面,所述行走轮转动连接于所述配重座。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内部为中空设置,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为尖头设置,且所述螺纹杆靠近下端的外表壁开设有矩形开口。优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橡胶层,所述橡胶层包裹在所述把手的外表壁。优选的,所述伸缩爪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伸缩爪环形阵列在所述旋转杆的外表壁,且所述伸缩爪设置在靠近所述旋转杆的下端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固定框的中间设置反光板和荧光板,白天时,反光板可以反射光线,使远处的行人能够及时的看到光亮,晚上时,荧光板可以发射出荧光,能够让行人在夜间观察到光亮,行人便可以知道亮光圈内是危险地带,便不会进入,减少了对行人造成的伤亡。2、在固定筒内设置螺纹杆、旋转杆和伸缩爪,在整个警示组件需要固定时,使用者手握弧形凸齿处并转动,使螺纹杆的下端旋转入地面,直至螺纹杆带有螺纹的部分全部没入固定筒,使用者手握把手并转动,使四个伸缩爪张开,四个伸缩爪从螺纹杆下端的开口处冒出并伸入土层中,增加了整个警示组件的牢固度,防止了因地面不平而造成警示组件倾倒的现象。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螺纹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旋转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伸缩爪收缩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伸缩爪张开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使用结构示意图;图中:1、警示组件;11、配重座;12、固定筒;13、旋转圈;14、连接杆;15、固定框;16、反光板;17、荧光板;18、第一遮雨帽;19、行走轮;2、固定组件;21、螺纹杆;22、弧形凸齿;23、旋转杆;24、第二遮雨帽;25、把手;26、橡胶层;27、限位圈;28、伸缩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预警警示装置,包括警示组件1和固定组件2,警示组件1包括配重座11、固定筒12、旋转圈13、连接杆14、固定框15、反光板16、荧光板17和第一遮雨帽18,固定筒12设置在配重座11的上表面,固定筒12固定连接于配重座11,第一遮雨帽18套设在固定筒12的外表壁,第一遮雨帽18固定连接于固定筒12,旋转圈13设置在第一遮雨帽18的下侧,旋转圈13套设在固定筒12外表壁的凹槽内,旋转圈13转动连接于固定筒12,连接杆14设置在旋转圈13的外表壁,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旋转圈13,固定框15设置在连接杆14的另一端,固定框15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4,反光板16与荧光板17均设置在固定框15的中间,反光板16和荧光板17均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框15,固定组件2包括螺纹杆21、弧形凸齿22、旋转杆23、第二遮雨帽24、把手25、限位圈27和伸缩爪28,弧形凸齿22环形分布在螺纹杆21的外表壁,弧形凸齿22与螺纹杆21一体成型,旋转杆23设置在螺纹杆21的内部,旋转杆23转动连接于螺纹杆21,第二遮雨帽24与限位圈27由上到下依次套设在旋转杆23的外表壁,第二遮雨帽24与限位圈27均固定连接于旋转杆23,把手25设置在旋转杆23的上端,把手25固定连接于旋转杆23,伸缩爪28设置在旋转杆23的外表壁,伸缩爪2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旋转杆23,螺纹杆21设置在固定筒12的内部,螺纹杆21螺接于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用预警警示装置,包括警示组件(1)和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组件(1)包括配重座(11)、固定筒(12)、旋转圈(13)、连接杆(14)、固定框(15)、反光板(16)、荧光板(17)和第一遮雨帽(18),所述固定筒(12)设置在所述配重座(1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筒(12)固定连接于所述配重座(11),所述第一遮雨帽(18)套设在所述固定筒(12)的外表壁,所述第一遮雨帽(18)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筒(12),所述旋转圈(13)设置在所述第一遮雨帽(18)的下侧,所述旋转圈(13)套设在所述固定筒(12)外表壁的凹槽内,所述旋转圈(13)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筒(12),所述连接杆(14)设置在所述旋转圈(13)的外表壁,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圈(13),所述固定框(15)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4)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框(15)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4),所述反光板(16)与所述荧光板(17)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15)的中间,所述反光板(16)和所述荧光板(17)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框(15),/n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螺纹杆(21)、弧形凸齿(22)、旋转杆(23)、第二遮雨帽(24)、把手(25)、限位圈(27)和伸缩爪(28),所述弧形凸齿(22)环形分布在所述螺纹杆(21)的外表壁,所述弧形凸齿(22)与所述螺纹杆(21)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杆(23)设置在所述螺纹杆(21)的内部,所述旋转杆(23)转动连接于所述螺纹杆(21),所述第二遮雨帽(24)与所述限位圈(27)由上到下依次套设在所述旋转杆(23)的外表壁,所述第二遮雨帽(24)与所述限位圈(27)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杆(23),所述把手(25)设置在所述旋转杆(23)的上端,所述把手(25)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杆(23),所述伸缩爪(28)设置在所述旋转杆(23)的外表壁,所述伸缩爪(28)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杆(23),所述螺纹杆(21)设置在所述固定筒(12)的内部,所述螺纹杆(21)螺接于所述固定筒(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预警警示装置,包括警示组件(1)和固定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组件(1)包括配重座(11)、固定筒(12)、旋转圈(13)、连接杆(14)、固定框(15)、反光板(16)、荧光板(17)和第一遮雨帽(18),所述固定筒(12)设置在所述配重座(1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筒(12)固定连接于所述配重座(11),所述第一遮雨帽(18)套设在所述固定筒(12)的外表壁,所述第一遮雨帽(18)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筒(12),所述旋转圈(13)设置在所述第一遮雨帽(18)的下侧,所述旋转圈(13)套设在所述固定筒(12)外表壁的凹槽内,所述旋转圈(13)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筒(12),所述连接杆(14)设置在所述旋转圈(13)的外表壁,所述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圈(13),所述固定框(15)设置在所述连接杆(14)的另一端,所述固定框(15)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杆(14),所述反光板(16)与所述荧光板(17)均设置在所述固定框(15)的中间,所述反光板(16)和所述荧光板(17)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框(15),
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螺纹杆(21)、弧形凸齿(22)、旋转杆(23)、第二遮雨帽(24)、把手(25)、限位圈(27)和伸缩爪(28),所述弧形凸齿(22)环形分布在所述螺纹杆(21)的外表壁,所述弧形凸齿(22)与所述螺纹杆(21)一体成型,所述旋转杆(23)设置在所述螺纹杆(21)的内部,所述旋转杆(23)转动连接于所述螺纹杆(21),所述第二遮雨帽(24)与所述限位圈(27)由上到下依次套设在所述旋转杆(23)的外表壁,所述第二遮雨帽(24)与所述限位圈(27)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旋转杆(23),所述把手(25)设置在所述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坤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天泽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