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7037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五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纱线成型装置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和第五通道;第一组份纱、第二组份纱、第三组份纱、第四组份纱和第五组份纱经第一捻合点交互缠捻后形成花式纱主体;第二捻合点处设置有空心锭子,空心锭子上第六组份纱与所述花式纱主体交汇并对花式纱主体进行包覆。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一步法实施交变牵伸、交互缠捻和包覆工艺,实现了花式纱线的一步法纺制,同时通过调控饰纱与芯纱协同喂入捻合点的速度、调控饰纱的线密度与混纺比、调控芯纱的捻度,调控芯纱与饰纱的切换等技术手段实现花式纱线竹节、大肚、结子、圈圈、辫子的色彩与形态的在线变化,拓展出花式纱线的新品种。

Five channel hollow spindle fancy yarn form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ve channel hollow spindle fancy yarn form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hannel, a second channel, a third channel, a fourth channel and a fifth channel; the first component yarn, the second component yarn, the third component yarn, the fourth component yarn and the fifth component yarn are intertwined by the first twist point to form a fancy yarn main body; the second twist point is provided with an empty space The sixth component yarn on the hollow spindle intersects with the fancy yarn main body and covers the fancy yarn main body.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one-step spinning of fancy yarn by one-step implementation of alternating draft, cross winding and covering technology, and realizes the slub, big belly, knot, loop, loop, etc. of fancy yarn by adjus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CO feeding the twist point between the decoration yarn and the core yarn, the linear density and blending ratio of the decoration yarn, the twist of the core yarn, and the switch between the core yarn and the decoration yarn The online change of color and shape of braids has expanded new varieties of fancy ya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工程中纺纱
,尤其是涉及一种五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空心锭纺纱机生产花式纱线通常采用两步法,第一步,先分别纺出芯纱、饰纱和固纱;第二步,利用空心锭装置将以不同速度喂入的芯纱、饰纱进行假捻,通过饰纱对芯纱的超喂,使饰纱扭结在芯纱上形成结子、圈圈、辫子等花型,然后再用从空心锭上退绕下来的固纱将形成的花型缚结固定,形成空心锭花式纱线。空心锭纺纱机生产花式纱线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1)空心锭纺制花式纱线时无法调控花式纱线色彩的变化:为了实现花式纱线色彩变化,一个是调控饰纱、芯纱及固纱的相互包缠关系,另一个是调控饰纱的色彩。传统的空心锭纺纱机生产花式纱线尚缺少调控饰纱、芯纱及固纱相互包缠关系的手段,也无法调控饰纱的色彩,故无法调控花式纱线色彩的变化;2)空心锭纺制花式纱线时无法调控结子、圈圈、辫子的大小及色彩的变化:空心锭花式线包含(芯纱+饰纱+固纱)三个组分,其中饰纱是形成花式线结子、圈圈、辫子的主体,传统的空心锭纺纱机无法在线调控饰纱的粗细及色彩的变化,故无法调控结子、圈圈、辫子的大小及色彩的变化;3)空心锭纺制花式纱线时无法调控芯纱与饰纱的组合方式:空心锭纺制包含(芯纱+饰纱+固纱)的三线花式纱时,只能实现一根饰纱和一根芯纱的简单组合,不能实现多根饰纱与多根芯纱的多重组合方式,故无法实现饰纱与芯纱组合方式的在线调控。4)空心锭纺制花式纱线时无法调控芯纱、饰纱与固纱包覆比的变化:空心锭纺制包含(芯纱+饰纱+固纱)的三线花式纱时,在芯纱与饰纱捻合以及之后用固纱包覆的过程中缺少调控手段,故无法在线调控芯纱、饰纱与固纱包覆比的变化。5)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由于空心锭纺纱机存在上述问题,所以在花式纱线的纺纱过程中,很难通过纺纱设备与纺纱工艺的调控来在线变化花式纱线的包缠结构、形态、色彩、风格和手感,无法满足形态变化多端、色彩丰富细腻、风格灵动前卫的花式纱服装面料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及其方法,通过交变牵伸-协同输送-交互捻缠和包覆等工艺将饰纱、芯纱和固纱组合成包含结子、圈圈、辫子等组合花型的复杂花式纱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五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包括:用于第一组份纱通过的第一通道、用于第二组份纱通过的第二通道、用于第三组份纱通过的第三通道、用于第四组份纱通过的第四通道和用于第五组份纱通过的第五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后罗拉、第一中罗拉、第一前罗拉、第一捻合点和第二捻合点;所述第二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后罗拉、第二中罗拉、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所述第三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后罗拉、第三中罗拉、所述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所述第四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四后罗拉、第四中罗拉、所述第一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所述第五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上的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区域为牵伸区,第一前罗拉、第二前罗拉、第三前罗拉以及第一捻合点形成交互捻缠三角区,第一前罗拉、第二前罗拉、第三前罗拉分别独立运动,分别将对应的组份纱引入交互缠捻三角区;第一组份纱、第二组份纱、第三组份纱、第四组份纱和/或第五组份纱中一种或若干种纱线经第一捻合点交互缠捻后形成花式纱主体;所述第二捻合点处设置有空心锭子,所述花式纱主体穿过所述空心锭子,空心锭子快速旋转,空心锭子上的第六组份纱与所述花式纱主体交汇并对花式纱主体进行包覆。进一步地,还包括长丝筒子,所述长丝筒子套装在所述空心锭子上并随空心锭子同步转动,所述第六组份纱卷绕在所述长丝筒子上。进一步地,所述空心锭子包括假捻器,所述假捻器用于对所述花式纱主体进行加捻。本技术突破空心锭纺在花式纱成型方面的技术瓶颈,通过一步法实施交变牵伸、协同输出、交互缠捻和包覆工艺,实现了花式纱线(含有芯纱、饰纱和固线)的一步法纺制,同时通过调控饰纱及芯纱的输出速度、调控饰纱的线密度与混纺比、调控芯纱的捻度,调控芯纱与饰纱的切换等技术手段实现花式纱线竹节、大肚、结子、圈圈、辫子的色彩与形态的在线变化,拓展出花式纱线的新品种。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一组份纱、第二组份纱、第三组份纱和所述第四组份纱为饰纱,所述第五组份纱为芯纱,所述第六组份纱为固纱。当然,第一组份纱、第二组份纱、第三组份纱、第四组份纱和第五组份纱,甚至包括第六组份纱的角色是相对的,即第一组份纱、第二组份纱、第三组份纱、第四组份纱和第五组份纱中任1-4根纱线都可以为饰纱,其他纱线为芯纱,应用时,可以根据纱线的组合模式自由调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后罗拉和所述第一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一中罗拉与第一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线速度比值)恒定且不大于1.4;所述第二后罗拉和所述第二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二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二中罗拉与第二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线速度比值)恒定且不大于1.4;所述第三后罗拉和所述第三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三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三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三中罗拉与第三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线速度比值)恒定且不大于1.4;所述第四后罗拉和所述第四中罗拉之间通过第四传动齿轮组连接,第四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四中罗拉与第四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线速度比值)恒定且不大于1.4。本技术中的第一至四通道中,中罗拉和后罗拉之间形成一级牵伸单元(即第一牵伸区或后区),前罗拉和中罗拉构成二级牵伸单元(即第二牵伸区或前区);同一通道的中、后罗拉速比恒定且小于1.4,以及相对该通道中的前罗拉同步变速,不同通道的中、后罗拉相对前罗拉交替变速,实现对四组粗纱的交变牵伸。尤为重要的,一级牵伸为预牵伸,一级牵伸比eh为常数C为定常牵伸,一级牵伸的牵伸比eh=C≤1.4,可保证粗纱的连续性,在第一牵伸区不会产生牵伸奇点。同时,预牵伸过程可以使粗纱内部纤维伸直张紧和取向,从而做好主牵伸过程中滑移的准备,减少主牵伸过程中的断头率或奇点率,牵伸加捻过程更加稳定,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其中,每个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上方分别对应设置有上皮辊,上皮辊与下方的罗拉配合用于夹持住纱线。优选地,在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中的同一通道上,中罗拉上方对应设置有一个中上皮辊,所述纱线成型装置还包括套在中上皮辊和上销上并与中罗拉保持同步运动的上皮圈、套在中罗拉和下销上并与中罗拉保持同步运动的下皮圈;上皮圈和下皮圈的握持钳口距离前罗拉钳口线的距离小于3mm。二级牵伸eq为动态的主牵伸,中罗拉的速度相对前罗拉是变化的,当所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所述第三通道或所述第四通道中的一个组份纱线的混纺比K=0%,该通道纱线的的二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五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第一组份纱通过的第一通道、用于第二组份纱通过的第二通道、用于第三组份纱通过的第三通道、用于第四组份纱通过的第四通道和用于第五组份纱通过的第五通道;/n所述第一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后罗拉、第一中罗拉、第一前罗拉、第一捻合点和第二捻合点;/n所述第二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后罗拉、第二中罗拉、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n所述第三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后罗拉、第三中罗拉、所述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n所述第四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四后罗拉、第四中罗拉、所述第一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n所述第五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n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上的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区域为牵伸区,第一前罗拉、第二前罗拉、第三前罗拉以及第一捻合点形成交互捻缠三角区,第一前罗拉、第二前罗拉、第三前罗拉分别独立运动,分别将对应的组份纱引入交互缠捻三角区;/n第一组份纱、第二组份纱、第三组份纱、第四组份纱和/或第五组份纱中一种或若干种纱线经第一捻合点交互缠捻后形成花式纱主体;/n所述第二捻合点处设置有空心锭子,所述花式纱主体穿过所述空心锭子,空心锭子快速旋转,空心锭子上的第六组份纱与所述花式纱主体交汇并对花式纱主体进行包覆。/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13 CN 201920318049X1.五通道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第一组份纱通过的第一通道、用于第二组份纱通过的第二通道、用于第三组份纱通过的第三通道、用于第四组份纱通过的第四通道和用于第五组份纱通过的第五通道;
所述第一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后罗拉、第一中罗拉、第一前罗拉、第一捻合点和第二捻合点;
所述第二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后罗拉、第二中罗拉、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
所述第三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后罗拉、第三中罗拉、所述第二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
所述第四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四后罗拉、第四中罗拉、所述第一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
所述第五通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三前罗拉、所述第一捻合点和所述第二捻合点;
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上的后罗拉、中罗拉和前罗拉之间区域为牵伸区,第一前罗拉、第二前罗拉、第三前罗拉以及第一捻合点形成交互捻缠三角区,第一前罗拉、第二前罗拉、第三前罗拉分别独立运动,分别将对应的组份纱引入交互缠捻三角区;
第一组份纱、第二组份纱、第三组份纱、第四组份纱和/或第五组份纱中一种或若干种纱线经第一捻合点交互缠捻后形成花式纱主体;
所述第二捻合点处设置有空心锭子,所述花式纱主体穿过所述空心锭子,空心锭子快速旋转,空心锭子上的第六组份纱与所述花式纱主体交汇并对花式纱主体进行包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罗拉和所述第一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一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一中罗拉与第一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恒定且不大于1.4;
所述第二后罗拉和所述第二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二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二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二中罗拉与第二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恒定且不大于1.4;
所述第三后罗拉和所述第三中罗拉之间通过第三传动齿轮组连接,第三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三中罗拉与第三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恒定且不大于1.4;
所述第四后罗拉和所述第四中罗拉之间通过第四传动齿轮组连接,第四传动齿轮组用于保持第四中罗拉与第四后罗拉之间的牵引比恒定且不大于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心锭花式纱线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罗拉轴和中罗拉轴;
在所述后罗拉轴的周向上,所述第一后罗拉相对固定地套装在所述后罗拉轴上,所述第二后罗拉、第三后罗拉和第四后罗拉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后罗拉轴上;
在所述中罗拉轴的周向上,所述第一中罗拉、第三中罗拉和第四中罗拉可相对转动地套装在所述中罗拉轴上,所述第二中罗拉相对固定地套装在所述中罗拉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曰兴薛元张国清乔传亮莫振恩刘立霞刘成禄
申请(专利权)人:愉悦家纺有限公司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