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彩玲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63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担架杆、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担架腿、固定带和套管,所述底板一组平行边的边缘内部呈空心管状且该边缘有凹槽,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一侧边均焊接若干所述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凹槽相互嵌合,两条所述担架杆分别穿过相互嵌合的所述底板空心管状的边缘和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侧边的所述套管,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行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端,所述底板下表面边缘固定所述固定带,所述底板下表面顶角处安装所述担架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担架宽度固定且较窄,无法保证在搬运病人途中受体型和体位的限制,从而不遭受二次伤害的问题。

A stretcher with adjustable width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width stretch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including a stretcher pole, a bottom plate, a first side plate, a second side plate, a stretcher leg, a fixing belt and a sleeve. The edge of a group of parallel sides of the bottom plate is hollow tubular inside and has a concave groove at the edge. One side of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is welded with several sleeves, and the sleeve The two stretcher poles pass through the edge of the hollow tub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leeve of the side of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are plac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in parallel, the fixed belt is fixed on the edge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tretcher leg is installed at the top corner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adjustable width stretche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simple structur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stretcher width is fixed and narrow in the prior art, and can not guarantee that the stretcher is limited by the body shape and the body position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patient, so as not to suffer the secondary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担架是医疗中常用的一种设备,用于医生在外抬运危重及不能行走的病人,现有的担架宽度均以能容纳单独病人(标准体重范围)的身体而设计。当遇到特殊体型及病人受到外界物体的穿刺伤时,因不能完全容纳及乱碰触病人身体,也不能碰触穿刺病人身体的物体,避免造成二次损伤时,担架就需要同时容纳病人和造成病人穿刺的物体,现有的担架宽度固定且较窄,不能保证病人安全及保证病人不受到二次损伤。所以设计一种可调节宽度的担架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担架宽度固定且较窄,无法保证在搬运病人途中安全及不遭受二次伤害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包括:担架杆、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担架腿、固定带和套管,所述底板一组平行边的边缘内部呈空心管状且该边缘有凹槽,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的一侧边均通过合页连接若干所述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凹槽相互嵌合,两条所述担架杆分别穿过相互嵌合的所述底板一侧空心管状的边缘和所述第一侧板侧边的所述套管、以及相互嵌合的所述底板另一侧空心管状的边缘和所述第二侧板侧边的所述套管,所述担架杆焊接在所述底板空心管状边缘的内部,所述套管转动套接在所述担架杆上;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并行放置在所述底板的上端,所述底板下表面边缘固定所述固定带,所述底板下表面顶角处安装所述担架腿。较佳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所述底板的宽度为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宽度之和。较佳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所述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长度相等。较佳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处于同一平面内的侧边上安装锁扣。较佳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所述担架杆的端部均安装防滑握把。较佳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设有扣槽。较佳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所述固定带相互连接的一端安装插销。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通过担架杆、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担架腿、固定带和套管的相互配合,使得担架宽度可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担架宽度较窄,无法保证在搬运病人途中安全及不遭受二次伤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的结构展开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的细节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的细节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担架杆,2-底板,3-第一侧板,4-第二侧板,5-担架腿,6-固定带,7-套管,8-防滑握把,9-锁扣,10-扣槽,11-插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可以包括:担架杆1、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担架腿5、固定带6、套管7、防滑握把8、锁扣9、扣槽10和插销11,所述底板2一组平行边的边缘内部呈空心管状且该边缘有凹槽,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的一侧边均通过合页连接若干所述套管7,所述套管7与所述凹槽相互嵌合,两条所述担架杆1分别穿过相互嵌合的所述底板2一侧空心管状的边缘和所述第一侧板3侧边的所述套管7、以及相互嵌合的所述底板2另一侧空心管状的边缘和所述第二侧板4侧边的所述套管7,所述担架杆1焊接在所述底板2空心管状边缘的内部,所述套管7转动套接在所述担架杆1上;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并行放置在所述底板2的上端,所述底板2的宽度为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宽度之和,且所述底板2、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长度相等,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背离所述底板2的一侧表面设有扣槽10,当需要加宽担架的宽度时,转动打开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侧边上的所述锁扣9,然后扣住扣槽10,将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向外转动打开,使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与所述底板2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以此来加宽担架的宽度;所述底板2下表面边缘固定所述固定带6,所述固定带6相互连接的一端安装所述插销11,用于固定病人,所述底板2下表面顶角处安装所述担架腿5,所述担架杆1的端部均安装所述防滑握把8。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杆(1)、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担架腿(5)、固定带(6)和套管(7),所述底板(2)一组平行边的边缘内部呈空心管状且该边缘有凹槽,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的一侧边均通过合页连接若干所述套管(7),所述套管(7)与所述凹槽相互嵌合,两条所述担架杆(1)分别穿过相互嵌合的所述底板(2)一侧空心管状的边缘和所述第一侧板(3)侧边的所述套管(7)、以及相互嵌合的所述底板(2)另一侧空心管状的边缘和所述第二侧板(4)侧边的所述套管(7),所述担架杆(1)焊接在所述底板(2)空心管状边缘的内部,所述套管(7)转动套接在所述担架杆(1)上;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并行放置在所述底板(2)的上端,所述底板(2)下表面边缘固定所述固定带(6),所述底板(2)下表面顶角处安装所述担架腿(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宽度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杆(1)、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担架腿(5)、固定带(6)和套管(7),所述底板(2)一组平行边的边缘内部呈空心管状且该边缘有凹槽,所述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的一侧边均通过合页连接若干所述套管(7),所述套管(7)与所述凹槽相互嵌合,两条所述担架杆(1)分别穿过相互嵌合的所述底板(2)一侧空心管状的边缘和所述第一侧板(3)侧边的所述套管(7)、以及相互嵌合的所述底板(2)另一侧空心管状的边缘和所述第二侧板(4)侧边的所述套管(7),所述担架杆(1)焊接在所述底板(2)空心管状边缘的内部,所述套管(7)转动套接在所述担架杆(1)上;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并行放置在所述底板(2)的上端,所述底板(2)下表面边缘固定所述固定带(6),所述底板(2)下表面顶角处安装所述担架腿(5)。


2.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彩玲
申请(专利权)人:于彩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