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平松专利>正文

逆止闸门两用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254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逆止闸门两用阀,其结构是在阀本体内设有一可开闭阀座的悬式止回阀盘,于此阀盘的出口侧顶面的中间处形成一抵接凸部,于阀本体邻近该阀盘的侧上方垂设有一设有手轮的阀杆,此阀杆下端连设一可与阀杆一起上下移动的筒体形抵接部,该筒体形抵接部的下端与该阀盘的抵接凸部抵接。(*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控制流体的流通及流量且可防止流体回流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常用的悬式止回阀(Swing Check Valve)及闸阀是管路中经常使用的阀门,该止回阀是以其可摆动的阀盘进行阀座的开闭,从而防止流体回流,其不仅构造简单,止回效果佳,而且,由于流体于其阀内进出的流路方向改变很少,当阀全开时可进行全流量的流通,减少对流体的阻力,所以,具有如同闸阀的特别利于流体流通的功效。但是,这种止回阀并未具有闸阀及一般停止阀的可进行开闭管制流体及调整流量的构造及功能,使其用途受到限制,为此,在管路设计时常须配置一停止阀进行流体的开闭及调整,而增加装备及安装费用,是其美中不足之处,此一问题有待于改进解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颖构造的逆止闸门两用阀。本技术提出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其结构是在阀本体内设有一可开闭阀座的悬式止回阀盘,在阀盘的出口侧顶面约中间处形成有一抵接凸部,再于阀本体邻近该阀盘的侧上方垂设有一设有手轮的阀杆,阀杆下端连设一可与阀杆一起上下移动的筒体形抵接部,该筒形抵接部与该阀盘的抵接凸部抵接。本技术提出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在所述低接部的筒体下端两侧形成一对横向凸出的杆状导引凸起,此对凸起可滑动地嵌于一对凹设于该阀本体的阀室内侧对应的导槽内。于所述抵接部的筒体下端朝向该止回阀盘的侧面可形成有一得于抵接的呈弧形抵接凸起的端缘。上述结构除有止回功能外,尚可通过操纵手轮,使连动于阀杆下端的抵接部上下移动,同时借此抵接部与阀盘抵接凸部的抵接位置的变动,可达到控制阀盘开闭及其开启量的目的,使本技术兼具止回阀及停止阀两种功能,且于此阀全开时,具有如闸阀的功效,使流向改变最少。以下依照附图就本技术提出的止回阀的一个实施例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呈关闭状态的纵向剖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呈全开状态的纵向剖正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呈关闭状态的局部纵向侧视剖图;图4是本技术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呈抵接部上移状态的局部纵向侧视剖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提出的逆止闸门两用阀,主要由下列部件组成阀本体1;设于此阀本体1上的一个悬式止回阀盘2、阀座3、阀杆4、手轮5;及一设于该阀杆4下端的抵接部6。如附图所示,该悬式止回阀盘2及阀座3具有一般悬式止回阀的构造,阀盘2通过枢轴11可上下摆动,而具有止回液体的功能。但是,本技术的悬式止回阀盘2的顶面邻近中央处一体凸设有一抵接凸部21(容后说明其机能)。上述悬式止回阀盘2的侧上方垂设有一控制用阀杆4及手轮5。在阀杆的下部以螺纹构造7将一抵接部6连接在其上,该抵接部可随阀杆4上下移动。上述抵接部6内部设有一个上下贯通螺纹通孔61的筒体,抵接部6的下端两侧形成一对横向凸出的杆状导引凸起62,此对导引凸起62可滑动自如地嵌合于一对开设于阀本体1的阀室12内侧对应的垂直导槽13内。于抵接部6的至少朝向该止回阀盘2的筒体下端侧面形成有一利与该阀盘2的抵接凸部21抵接的呈弧形抵接凸起63的端缘,但此抵接凸起63并非必须设置不可,若直接以抵接部6的筒体下端做为抵接部位也是可行的,但设置该抵接凸起63则可使抵接较为顺滑。另一方面,抵接部6的上与抵接凸起63对称的侧面亦形成有一抵接凸起63,使装配时不必考虑方向性,且于磨耗时,亦可调换使用。上述结构的抵接部6可通过阀杆4的旋转及导槽13的导引上下移动自如,而且,可以其抵接凸起63及筒体底面64压抵于该阀盘2的抵接凸部21上。当本技术关闭时,图1、图2所示,其抵接部6降低至最下方位置,抵接凸起63压抵在止回阀盘2的抵接凸部21上面,使止回阀盘2压抵于阀座3上,使阀关闭。此时,抵接部6的导引凸起62为阀本体1的导槽13所支持,而不致歪斜偏离中心位置,即使阀盘2受到进口侧流体压力作用时,抵接部6亦不致受压而歪斜偏位或使阀杆4变形,这样就使抵接部6不论于上下任何位置与阀盘2抵接时,皆能稳固、顺利地抵接,使阀有效地关闭或使其开启量稳定不变。当旋转手轮5由阀杆4的连动提升阀杆4下端的抵接部6时(请参照图2及图4),即可进行阀盘2的开启,此开启量可依抵接部6的上升位置进行调整,即依抵接部6的抵接凸起63及下端面64与阀盘2抵接凸部21之间的抵接位置的变动,可进行开启量的调整,当止回阀盘2在进口侧流体压力小于出口侧压力时则可进行阀的关闭,使流体不能回流。本技术不仅具有止回阀的功能,更兼具一般停止阀的开闭及调整功能。如图2及图4中的实线是本技术呈全开的状态,此时,抵接部6被提升至最上方位置,当流体经过时,则该悬式止回阀盘2由关闭位置(如图4所示)摆动至上方呈全开状态(如图2所示),此时阀盘2的抵接凸部21抵止于该抵接部6的下端底面64而全开,此阀全开时可供流体全流量流通,故而本技术也具闸阀的全流量流通的功能。按上述本技术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因其摆式止回盘2的抵接凸部21及通过阀杆4可连动地上下移动的抵接部6的构造,可借由手轮5的操作控制该止回阀盘2的开闭及开启量调整,使本技术除具有止回阀的止回流体的功能外,还兼具一般停止阀的开闭及调整开度的功能,当阀全开时具有如同闸阀的全流量流通功能,具有一阀三用之功效,可免除管路需分别配置止回阀及停止(含闸阀)装置,简化了管路的结构,节省装置及安装费用,极具实用性。权利要求1.一种逆止闸门两用阀,其结构是在阀本体内设有一可开闭阀座的悬式止回阀盘,在阀盘的出口侧顶面约中间处形成一抵接凸部,其特征在于还在阀本体邻近该阀盘的侧上方垂设有一设有手轮的阀杆,阀杆下端连设一可与阀杆一起上下移动的筒形抵接部,该筒体抵接部与该阀盘的抵接凸部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其特征在于在该抵接部的筒体下端两侧形成一对横向凸出的杆状导引凸起,此对凸起可滑动地嵌于一对凹设于该阀本体的阀室内侧对应的导槽内。3.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逆止闸门两用阀,其特征在于在该抵接部的筒体下端朝向该止回阀盘的侧面可形成一利于抵接的呈弧形抵接凸起的端缘。专利摘要一种逆止闸门两用阀,其结构是在阀本体内设有一可开闭阀座的悬式止回阀盘,于此阀盘的出口侧顶面的中间处形成一抵接凸部,于阀本体邻近该阀盘的侧上方垂设有一设有手轮的阀杆,此阀杆下端连设一可与阀杆一起上下移动的筒体形抵接部,该筒体形抵接部的下端与该阀盘的抵接凸部抵接。文档编号F16K1/20GK2072177SQ9020853公开日1991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1990年6月9日专利技术者郭平松 申请人:郭平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逆止闸门两用阀,其结构是在阀本体内设有一可开闭阀座的悬式止回阀盘,在阀盘的出口侧顶面约中间处形成一抵接凸部,其特征在于还在阀本体邻近该阀盘的侧上方垂设有一设有手轮的阀杆,阀杆下端连设一可与阀杆一起上下移动的筒形抵接部,该筒体抵接部与该阀盘的抵接凸部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平松
申请(专利权)人:郭平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