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致动阀门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25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致动阀门的设备,包括连接于阀门的可转动控制轴和固定于控制轴的变速轮。蜗杆与变速轮的轮齿互相啮合,使得当蜗杆转动时,变速轮和轴转动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阀门。壳体限定用于容纳变速轮和啮合的蜗杆的外壳。轴承可滑动地容纳于凹部内使得便于将蜗杆定位于与轮齿啮合的位置。马达固定于凸缘且驱动地连接于蜗杆的第一末端以转动蜗杆,使得阀门可控制地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致动阀门的设备。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具有变速轮和配合蜗杆的用于致动阀门的设备。
技术介绍
阀门致动器典型地包括用于将阀门转动卯度的轴以在打开位置和 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阀门。该轴固定于四分之一部分的齿轮,该齿轮由手 轮转动的蜗杆驱动。蜗杆通常由轴承支撑两端,将蜗杆与从动齿轮的装配通常是劳动密 集型的工作。而且,特别是对于较大的阀门,为了阀门致动器的远程控 制,优选地蜗杆由马达驱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独特的阀门驱动器,其易于装配并且由直接连接于 凸缘的马达驱动,其中凸缘是用于齿轮和蜗杆的壳体的盖的一体部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提供一种用于致动阀门的设备,该设备 克服了与现有技术的装置有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 一特征是提供一种用于致动阀门的设备,大大地简化了 该i殳备的装配。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特征是提供一种用于致动阀门的i殳备,使该阀门致动 器能够远程控制。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研究本说明书中包含的本专利技术的 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f艮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致动阀门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具有第一端部和第 二端部的可转动的控制轴,控制轴的第一端部连接于阀门,使得当该轴转动时,岡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变速轮具有第一侧和第 二侧,该轮固定于控制轴的第二端部,使得当变速轮绕控制轴的旋转轴 线转动时,控制轴转动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阀门。变速轮 限定多个绕该轮的外围的 一部分设置的轮齿。蜗杆具有第 一末端和第二 末端,蜗杆的旋转轴线关于控制轴的旋转轴线成角度设置。蜗杆与变速 轮的轮齿互相啮合,使得当蜗杆转动时,该轮和该轴转动以在打开位置 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岡门。壳体限定用于容纳变速轮和啮合的蜗杆的外 壳。设置第一轴承以可转动地支撑蜗杆的第一末端,第一轴承可滑动地 容纳于由壳体限定的第一凹部内。第二轴承可转动地支撑蜗杆的第二末 端,第二轴承可滑动地容纳于由壳体限定的第二凹部内。轴承和凹部构成为使得当蜗杆的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分别延伸穿过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时,轴承分别可滑动地i更置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内,因此^f更于将 蜗杆定位于与轮齿啮合的位置。盖固定于壳体,用于密封外壳并将变速 轮和啮合的蜗杆保持在外壳内。该盖限定从蜗杆的旋转轴线径向延伸的 凸缘,使得蜗杆的第一末端延伸穿过凸缘。马达固定于凸缘并且驱动地 连接于蜗杆的第一末端以转动蜗杆,使得阀门可控制地在打开位置和关 闭位置之间移动。在本专利技术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轴的第二端部延伸穿过壳体和 变速轮,控制轴与变速轮同轴,控制轴的第二端部限定轴向槽。另外,变速轮限定用于容纳控制轴的第二端部的长形通道,该长形 通道具有轴向槽。另外,变速轮包括键,该键与控制轴的轴向槽和长形通道的轴向槽 配合,使得变速轮和轴的第二端部可拆卸地相互固定,因此变速轮绕控 制轴的旋转轴线的转动使控制轴转动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 动阀门。而且,变速轮包括具有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的齿弧,该齿弧从控制 轴的旋转轴线径向地延伸,该齿弧限定变速轮外围的上述部分,使得该 部分绕变速轮外围延伸约90度。此外,变速轮包括可调的限位器,其延伸穿过壳体,该限位器与该 齿弧的第一终端作用以限制变速轮在壳体内的转动。另外,该齿弧限定多个轮齿,这些轮齿与控制轴的旋转轴线基本同 轴地延伸。而且,蜗杆的旋转轴线基本上垂直于控制轴的旋转轴线设置,并且 蜗杆在其第 一末端和第二末端之间与变速轮互相啮合。、更具体地,蜗杆限定大致螺,形的蜗轮:使得当蜗轮与轮的轮,啮优选地,壳体为单件铸件,壳体限定用于可转动地容纳变速轮的第 一侧的空腔,所以允许变速轮在外壳内绕轴的旋转轴线转动。第一轴承围绕蜗杆的第一末端,第一轴承限定可滑动地与第一凹部 配合的外部形状以允许沿平行于控制轴的旋转轴线的第一方向装卸第一轴承到第一凹部内;另外,第二轴承围绕蜗杆的第二末端,第二轴承限定可滑动地与第 二凹部配合的外部构造以允许沿平行于控制轴的旋转轴线的第二方向 装卸第二轴承到第二凹部内。而且,盖还限定用于可转动地容纳变速轮的第二侧的另一空腔,使 得当盖连同由轴承可转动地支撑蜗杆与壳体对齐时,轴承分别在凹部内 滑动,使得变速轮的第二侧容纳于另一空腔内,因此空腔通过轴承支撑 变速轮以使变速轮在外壳内转动。而且,马达为电动马达。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通过研究后面包含的、结合示出本 专利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附图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很多修改和变型将很明 显。但这种修改和变型落入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专利技术实质和范围内。附图说明图l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致动阀门的设备的立体图;以及 图2是图l中所示变速轮的放大视图。 附图的不同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同一部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致动总体上表示为12的阀门的总体上表 示为10的设备的立体图。如图1中所示,设备IO包括分别具有第一端 部16和第二端部18的可转动控制轴14。控制轴14的第一端部16连接 于阀门12,使得当该轴如箭头20的指向转动时,阀12在关闭位置和如 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总体上表示为22的变速轮分别具有第 一侧24和第二侧26,该轮22固定于控制轴14的第二端部18,使得当 变速轮22绕控制轴14的旋转轴线28转动时,控制轴14如箭头20所 示的方向转动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阀门12。变速轮22限 定多个轮齿30和31,它们绕该轮22的外围的部分32设置。图2是图1中所示的变速轮22的放大视图。如图2中所示,总体 上表示为34的蜗杆分别具有第一末端36和第二末端38。蜗杆34具有 旋转轴线40,该旋转轴线如图1中所示关于控制轴14的旋转轴线28 成角度地设置。蜗杆34与变速轮22的轮齿30、 31互相啮合,使得当 蜗杆34如箭头42的指向转动时,轮22和轴14沿箭头20的指向转动 以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阀门12。总体上表示为44的壳体限 定容纳变速轮22和啮合的蜗杆34的外壳46。设置第一轴承48以可转 动地支撑蜗杆34的第一末端36,该第一轴承48可滑动地容纳于壳体 44限定的第一凹部50内。第二轴承52可转动地支撑蜗杆34的第二末 端38,该第二轴承52可滑动地容纳于由壳体44限定的第二凹部54内。 轴承48和52以及凹部50和54分别构成为使得当蜗杆34的第一末端 36和第二末端38延伸穿过第一轴承48和第二轴承52时,轴承48和 52分别可滑动地置于第一凹部50和第二凹部54内,因此l更于将蜗杆 34定位在与轮齿30、 31啮合的位置。盖56固定于壳体44以密封外壳 46并将变速轮22和啮合的蜗杆34保持在外壳46内。盖56限定从蜗杆 34的旋转轴线40径向延伸的凸缘58,使得蜗杆34的第一末端36延伸 穿过凸缘58。图1示出马达60,当该马达沿箭头62的指向朝凸缘58移动时,该 马达固定于凸缘58并驱动地连接于蜗杆34的第一末端36以沿箭头42 的指向转动蜗杆34,因此阀门12可控制地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 移动。i在本专利技术更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控制轴14的第二端部18延伸穿过 壳体44和变速轮22,控制轴14与变速轮22同轴,控制轴14的第二端 部18限定轴向槽64。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致动阀门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可转动控制轴,所述控制轴的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阀门,使得当所述轴转动时,所述阀门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的变速轮,所述轮固定于所述控制轴的所述第二端部,使得当所述变速轮绕所述控制轴的旋转轴线转动时,所述控制轴转动以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阀门; 所述变速轮限定多个绕所述轮外围的一部分的轮齿; 具有第一末端和第二末端的蜗杆,所述蜗杆的旋转轴线关于所述控制轴的所述旋转轴线成角度地设置,所述蜗杆与所述变速轮的所述轮齿互相啮合,使得当所述蜗杆转动时,所述轮和所述轴转动以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所述阀门; 限定用于容纳所述变速轮和所述啮合的蜗杆的外壳的壳体; 用于可转动地支撑所述蜗杆的所述第一末端的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可滑动地容纳于由所述壳体限定的第一凹部内; 用于可转动地支撑所述蜗杆的所述第二末端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可滑动地容纳于由所述壳体限定的第二凹部内,所述轴承和所述凹部构成为使得当所述蜗杆的所述第一末端和所述第二末端分别延伸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时,所述轴承可滑动地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以便于将所述蜗杆定位为与所述轮齿啮合; 固定于所述壳体的盖,其用于密封所述外壳并将所述变速轮和啮合的蜗杆保持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盖限定从所述蜗杆的旋转轴线径向延伸的凸缘,所述蜗杆的所述第一末端延伸穿过所述凸缘;以及 固定于所述凸缘并驱动地连接于所述蜗杆的所述第一末端的马达,其用于转动所述蜗杆,使得所述阀门在所述打开位置和所述关闭位置之间可控制地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卡罗尔斯坦雷蒙德哈维
申请(专利权)人:雷勃电气标准齿轮美国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