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振子、天线阵列和基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911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4: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振子、天线阵列和基站。所述天线振子包括导电罩、辐射部和馈电部,所述导电罩上开设容置槽,所述辐射部和所述馈电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馈电部用于给所述辐射部馈电,所述馈电部和所述辐射部间隔设置。天线阵列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天线振子。基站包括上述的天线阵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振子、天线阵列和基站具有辐射的电磁波方向性好,且天线振子和其他元件的隔离度好的优点。

Antenna vibrator, antenna array and base st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n antenna vibrator, an antenna array and a base station. The antenna vibrator includes a conductive cover, a radiating part and a feeding part, the conductive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holding groove, the radiating part and the feeding part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holding groove, the feeding part is used to feed the radiating part, and the feeding part and the radiating part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antenna array includes at least one antenna oscillator as described above. The base station includes the antenna array described above. The antenna vibrator, antenna array and base station of the invention have the advantages of good radiation electromagnetic wave directivity and good isolation between the antenna vibrator and other elem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振子、天线阵列和基站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振子、天线阵列和基站。
技术介绍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极大地改变人们现有的生活方式,推动社会不断发展,为了适应未来5G高速率、低延时、高容量等技术特点,基站天线也将更多的采用大规模阵列天线、从而也对于天线阵子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天线振子方向性不好,以至于接收或发送信号相对较差。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方向性好的天线振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向性好的天线振子、天线阵列和基站。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振子,所述天线振子包括导电罩、辐射部和馈电部,所述导电罩上开设容置槽,所述辐射部和所述馈电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馈电部用于给所述辐射部馈电,所述馈电部和所述辐射部间隔设置。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馈电部位于所述辐射部和所述容置槽的底部之间,所述馈电部和所述容置槽的底部间隔设置以形成空气腔体,所述馈电部和所述导电罩电性连接,所述馈电部给所述辐射部耦合馈电。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馈电部包括馈电基板和设置在所述馈电基板同一表面上的第一馈电线、第二馈电线和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上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馈电缝隙和第二馈电缝隙,所述第一馈电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电缝隙的两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线分别与所述第二馈电缝隙的两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片和导电罩电性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方式,第一馈电线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用于获取外部的信号,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第二端和第一馈电缝隙的其中一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的第二端和第一馈电缝隙的另一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第二馈电线包括第四连接线、第五连接线和第六连接线,所述第四连接线用于获取外部的信号,所述第五连接线的第一端和第四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线的第二端和第二馈电缝隙的其中一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线的第一端和第四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线的第二端和第二馈电缝隙的另一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第一接地片还开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馈电缝隙和两个间隔设置的第四馈电缝隙,两个所述第三馈电缝隙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电缝隙垂直,所述第一馈电缝隙位于所述两个第三馈电缝隙之间,所述第一馈电缝隙和两个所述第三馈电缝隙连通,两个所述第四馈电缝隙分别与所述第二馈电缝隙垂直,所述第二馈电缝隙位于所述两个第四馈电缝隙之间,所述第二馈电缝隙和两个所述第四馈电缝隙连通。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馈电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馈电基板上与所述第一接地片相对表面上的第二接地片,所述第二接地片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馈电缝隙对应的第五馈电缝隙,所述第二接地片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馈电缝隙对应的第六馈电缝隙;所述第一接地片和第二接地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片与导电罩电性连接。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辐射部包括辐射片,所述馈电部设置在所述辐射片和所述容置槽的底部之间,所述辐射片在所述第一接地片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馈电缝隙和所述第二馈电缝隙。作为一种改进方式,所述辐射部包括辐射基板和设置在辐射基板远离所述馈电部表面的辐射片,所述辐射片为圆形、正方形、八边形或四角星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1×3个如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振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上述的天线阵列。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天线振子包括带有开口的容置槽的导电罩、设置在容置槽内的辐射部、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用于给所述辐射部馈电的馈电部,馈电部和所述辐射部间隔设置,导电罩使辐射部辐射的电磁波方向性好,且天线振子和其他元件的隔离度好。本专利技术的天线振子可以做成标准件或者模块,如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天线阵列,便于快速形成天线基站。【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振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振子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导电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馈电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B为图1中沿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地片、第一馈电线和第二馈电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A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A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接地片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辐射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式中天线振子的隔离度;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阵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一并参照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振子1,天线振子1能实现双极化。天线振子1包括导电罩10、辐射部20和馈电部30,导电罩10上开设容置槽11,辐射部20和所述馈电部30分别设置在容置槽11内,馈电部30用于给辐射部20馈电,馈电部30和辐射部20间隔设置。辐射部20、馈电部30分别都和导电罩10固定连接,馈电部30比辐射部20更靠近容置槽11的底部。馈电部30给辐射部20馈电,辐射部20辐射电磁波,导电罩10使辐射部20辐射的电磁波方向性好,且天线振子1和其他元件的隔离度好。请参阅图3,导电罩10包括底板12和从底板12向上延伸的四个侧板13。底板12和四个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包括导电罩、辐射部和馈电部,所述导电罩上开设容置槽,所述辐射部和所述馈电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馈电部用于给所述辐射部馈电,所述馈电部和所述辐射部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9 CN PCT/CN2019/0939521.一种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振子包括导电罩、辐射部和馈电部,所述导电罩上开设容置槽,所述辐射部和所述馈电部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槽内,所述馈电部用于给所述辐射部馈电,所述馈电部和所述辐射部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位于所述辐射部和所述容置槽的底部之间,所述馈电部和所述容置槽的底部间隔设置以形成空气腔体,所述馈电部和所述导电罩电性连接,所述馈电部给所述辐射部耦合馈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部包括馈电基板和设置在所述馈电基板同一表面上的第一馈电线、第二馈电线和第一接地片,所述第一接地片上开设有相互垂直的第一馈电缝隙和第二馈电缝隙,所述第一馈电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电缝隙的两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线分别与所述第二馈电缝隙的两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片和导电罩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馈电线包括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和第三连接线,所述第一连接线用于获取外部的信号,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的第二端和第一馈电缝隙的其中一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的第一端和第一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线的第二端和第一馈电缝隙的另一端的第一接地片电性连接;
第二馈电线包括第四连接线、第五连接线和第六连接线,所述第四连接线用于获取外部的信号,所述第五连接线的第一端和第四连接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线的第二端和第二馈电缝隙的其中一端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见传岳月华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