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光学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手提终端设备,以及监视器、PC镜头等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摄像光学镜头被广泛地应用在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例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为方便携带,人们越来越追求电子产品的轻薄化,因此,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小型化摄像光学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的主流。为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传统搭载于手机相机的镜头多采用三片式、或四片式透镜结构。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增多,在感光器件的像素面积不断缩小,且系统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五片式透镜结构逐渐出现在镜头设计当中,常见的五片式透镜虽然已经具有较好的光学性能,但是其光焦度、透镜间距和透镜形状设置仍然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导致透镜结构在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无法满足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且满足大光圈、广角化、超薄化设计要求的摄像光学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n其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4,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6,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8,且满足下列关系式:/n-6.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
其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整体的焦距为f,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2,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4,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6,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8,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6.00≤f3/f≤-3.70;
-3.00≤R2/R1≤-0.80;
2.10≤d6/d8≤6.00;
3.00≤d3/d4≤12.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8,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00≤(R7+R8)/(R7-R8)≤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5.17≤f1/f≤-1.32;
-1.00≤(R1+R2)/(R1-R2)≤0.13;
0.03≤d1/TTL≤0.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为R4,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51≤f2/f≤1.85;
-0.3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民益,孙雯,
申请(专利权)人:瑞声光电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