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正新专利>正文

自提式大流量阀门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715 阅读:3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提式大流量阀门新结构,适用于管道的开与关。阀杆和阀盖活动联接,阀杆螺旋提升或下降时,阀盖跟着提升或下降,起到打开或关闭阀门的作用,阀盖不易磨损。阀门流量大,阻尼小。使用了自封螺母,阀杆处密封,简单可靠。(*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提式大流量阀门新结构,现将此结构使用在自来水阀门上为例说明。现在常用的自来水阀门,阀杆和阀盖不联接,当阀杆螺旋提升时,阀盖依靠水压顶起而打开阀门,当水压较低时,阀门出水就较少,甚至不出水;当水压较高时,阀盖被顶起,同时又受水流冲击而上下活动,引起水路不畅,出水就很急,引起水花飞溅。现有的阀门还存在着阀杆处渗漏现象,使水流到了盛器外面,浪费了水资源。还有一种阀门,阀盖橡皮片直接装在阀杆上,在阀门开启和关闭时,橡皮片在阀口上扭转磨擦,极易磨损,而且不易使用在低温室外,一旦阀门结冰,橡皮片就会损坏或拉脱。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提式阀门新结构,出水量大而水流缓,缩短了取水时间,并使用了自封螺母新结构,杜绝了阀杆处渗漏现象,节约了水资源。本技术用以下结构实现,见附图说明图1、图2,阀门由阀体(1),阀口(2),阀盖螺母(3),阀盖片(4),阀盖体(5),卡簧(6),阀杆(7),阀杆座(8),自封螺母(9),阀柄(10)组成。阀杆(7)下端有一盲孔,离盲孔口1~3毫米处垂直于盲孔中心线开两条平行透槽,透槽切入盲孔0.5~1毫米深,便于卡簧(6)插入。阀盖(11)由阀盖片(4),阀盖螺母(3),阀盖体(5)组装而成,(也可制成一只另件取代,见图3另件(11))。在阀盖(11)突台上切有一凹槽(见图2),当阀盖突台插入阀杆(7)盲孔时,用卡簧(6)从阀杆(7)两条透槽插入并卡入阀盖突台凹槽,于是阀杆(7)和阀盖(11)便活动联接了。阀杆(7)与阀杆座(8)用梯形螺纹配合。当阀杆(7)螺旋向一个方向提升时,阀盖(11)在卡簧(6)作用下跟随提升,阀盖(11)离开阀口(2)(即打开阀门,使液体或气体流通)。阀盖(11)在沿阀杆(7)轴向升降方面受阀杆(7)控制,但在绕阀杆(7)轴向转动方面有自由度,(即在外力作用下,阀盖(11)可绕阀杆(7)轴线作顺、逆时针360°转动)。在阀杆(7)螺旋下降时,阀盖(11)跟随下降。当阀杆(7)带动阀盖(11)下降到压住阀口(2)时,阀盖(11)和阀口(2)产生的磨擦力使阀盖不能转动,阀杆(7)和阀盖(11)的接触面绕阀杆(7)轴线滑动磨擦,(即阀杆(7)转动,阀盖(11)不转动)直到关闭阀门为止。本技术中阀杆(7)和阀盖(11)的活动联接包括其它方式,其中有用螺钉联接,见图3。关键是要达到阀杆(7)和阀盖(11)的活动联接,目的是阀杆(7)螺旋提升的同时提升了阀盖(11),打开了阀门,不需要用水压顶开阀盖,同时,阀杆(7)和阀盖(11)的活动联接可减少阀门频繁开关时,阀盖片(4)的磨损,以保证阀门长期可靠使用。自封螺母(9)与阀杆座(8)螺纹联接,见图1、图4,自封螺母(9)的中心孔与阀杆(7)过渡配合。当自封螺母(9)旋降到端部圆锥面与阀杆座(8)相应圆锥面紧贴密封时,自封螺母(9)端部圆锥体受力变形收缩,将阀杆(7)包住密封,于是,阀杆(7)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克服与自封螺母(9)的磨擦力旋转升、降,但液体或气体却不能渗漏。本技术实施时,不增加制造成本,不改变阀门通径,可直接安装在原阀门的管接头处。在同等条件下比较使用,出水量是原阀门的1.5~2倍。对水压高的地区,出水量大而水流缓,可防水花飞溅,不渗漏;对水压低的地区,可大大缩短取水时间。权利要求1.一个由阀体(1),阀口(2),阀盖(11),卡簧(6),阀杆(7),阀杆座(8),自封螺母(9),阀柄(10)组成了自提式大流量阀门新结构。阀杆(7)和阀盖(11)通过卡簧(6)活动联接,联接后有以下特征a阀杆(7)螺旋提升或下降时,阀盖(11)跟随提升或下降。b在阀盖(11)未压住阀口(2)时,阀盖(11)沿阀杆(7)轴向升降方面受阀杆(7)控制,但阀盖(11)在绕阀杆(7)轴线转动方面有自由度。(即在外力作用下,阀盖(11)可绕阀杆(7)轴线作顺、逆时针方向360°转动)。c当阀杆(7)带动阀盖(11)下降到压住阀口(2)时,阀盖(11)和阀口(2)产生的磨擦力使阀盖(11)不能转动,阀杆(7)和阀盖(11)的接触面滑动磨擦,(即阀盖(11)不转动,阀杆(7)转动),直到关闭阀门为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提式大流量阀门新结构,其特征在于自封螺母(9)与阀杆座(8)用螺纹联接,自封螺母(9)中心孔与阀杆(7)过渡配合。当自封螺母(9)旋降到端部圆锥面和阀杆座(8)圆锥面紧贴接触时,有以下特征a自封螺母(9)端部圆锥面和阀杆座(8)相接触圆锥面密封,同时自封螺母(9)圆锥体变形收缩,收缩后的中心孔将阀杆(7)包住密封。b阀杆(7)在外力作用下,可克服与自封螺母(9)接触产生的磨擦力而螺旋升降。c自封螺母(9)既起到与阀杆(7)和阀杆座(8)密封作用,同时,又对阀杆(7)起定位作用。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提式大流量阀门新结构,适用于管道的开与关。阀杆和阀盖活动联接,阀杆螺旋提升或下降时,阀盖跟着提升或下降,起到打开或关闭阀门的作用,阀盖不易磨损。阀门流量大,阻尼小。使用了自封螺母,阀杆处密封,简单可靠。文档编号F16K1/02GK2106273SQ91215160公开日1992年6月3日 申请日期199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1年2月26日专利技术者唐正新 申请人:唐正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由阀体(1),阀口(2),阀盖(11),卡簧(6),阀杆(7),阀杆座(8),自封螺母(9),阀柄(10)组成了自提式大流量阀门新结构。阀杆(7)和阀盖(11)通过卡簧(6)活动联接,联接后有以下特征:a:阀杆(7)螺旋提升或下降时,阀盖(11)跟随提升或下降。b:在阀盖(11)未压住阀口(2)时,阀盖(11)沿阀杆(7)轴向升降方面受阀杆(7)控制,但阀盖(11)在绕阀杆(7)轴线转动方面有自由度。(即在外力作用下,阀盖(11)可绕阀杆(7)轴线作顺、逆时针方向360°转动)。c:当阀杆(7)带动阀盖(11)下降到压住阀口(2)时,阀盖(11)和阀口(2)产生的磨擦力使阀盖(11)不能转动,阀杆(7)和阀盖(11)的接触面滑动磨擦,(即阀盖(11)不转动,阀杆(7)转动),直到关闭阀门为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正新
申请(专利权)人:唐正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