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及其收发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858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及其收发方法,智能门的门板上开有一个与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的形状大小匹配的通孔,外侧门板设置在通孔的外侧,外侧门板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外侧门板与外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外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内侧门板设置在通孔的内侧,内侧门板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内侧门板与内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内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均与智能门的智能模块连接由智能模块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快递的自动收发,结构简单紧凑,不需要增加原本的智能门的厚度。

An intelligent door express delivery device and its receiving and send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door express receiving and sending device and a receiving and sending method thereof. A through hole matched with the shape and size of the outer door plate and the inner doo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door plate of the intelligent door, the outer doo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outside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lower edge of the outer door plate is hing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can rotate freely along the hinge axis, and the outer door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outer door plate by the outside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door panel drives the rotation, the inner door panel is arranged 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lower edge of the inner door panel is hinged at the lower side of the through hole and can rotate freely along the hinge ax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ner door panel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inner door panel is driven by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inner door panel,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outer door panel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of the inner door panel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telligent module of the intelligent door by the intelligent module Control.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automatic sending and receiving of express delivery,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and does not need to increase the thickness of the original intelligent d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及其收发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递收发装置及其收发方法,特别是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及其收发方法。
技术介绍
智能门,是指在传统的防盗安全门的基础上,通过新兴的技术手段和物联网概念,以智能系统主机为载体,在传统防盗安全门的功能上,实现诸多智能化功能的防盗门。而随着各大电商的兴盛,网购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购物方式,目前的智能门并不能实现快递的自动收发,当快递被送到的时候,还是需要住户自己去收取,如果住户不在家,则不能直接送货入户,只能放到小区快递柜等地方,需要住户自己去拿取,造成一定的麻烦。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9839197A公开了一种可收入快递的防盗门,他通过在防盗门上开送物门和收物门,实现快递收取,然而其仍然需要住户自己操作打开,仅仅为了解决不开防盗门的问题,住户不在家则不能完成快递收取工作。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7436941U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接收快递新型智能防盗门,实现了远程控制的收取,但是其直接在防盗门上设置了一个快递盒,体积很大,虽然设置了滑动折叠机构,但是体积仍然很大,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及其收发方法,其不增加门板厚度并且能够实现快递自动收发。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外侧门板、内侧门板、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智能门的门板上开有一个与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的形状大小匹配的通孔,外侧门板设置在通孔的外侧,外侧门板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外侧门板与外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外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内侧门板设置在通孔的内侧,内侧门板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内侧门板与内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内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均与智能门的智能模块连接由智能模块控制。进一步地,所述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均为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门板,通孔为与外侧门板大小一致的长方形通孔,初始状态下,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通孔两侧并与智能门门板两侧位于同一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外侧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度。进一步地,所述内侧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35度。进一步地,所述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分别包含驱动电机,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的铰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进一步地,所述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上均设置有限位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包含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和限位板,限位板一端固定在外侧门板或内侧门板下端并且沿着门板同一平面设置,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分别设置在限位板的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的侧面,限位板转动到初始位置与第一限位开关接触,限位板转动到终点位置与第二限位开关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分别包含两根电动推杆,两根电动推杆分别平行设置在外侧门板或内侧门板的两侧,电动推杆的一端铰接在智能门门板内侧,电动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外侧门板或内侧门板的侧面边沿上。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的快递收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步骤一:外侧门板向外侧打开90度呈水平状态;步骤二:快递被放置在外侧门板上侧后,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同步旋转;步骤三:当外侧门板回到初始位置时,外侧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此时内侧门板处于水平状态,快递翻转90度后被转移到后侧门板上侧,内侧驱动机构继续驱动内侧门板旋转;步骤四:内侧门板继续转动至终点位置,快递从内侧门板上滑落;步骤五:内侧门板反向旋转至初始位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的配合,并通过智能门本身的智能模块控制,实现了快递的自动收发,住户不在家的时候也能通过智能门进行远程快递收发;结构简单紧凑,不需要增加原本的智能门的厚度,可以在原先的智能门上直接进行改造,便于应用推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限位机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的快递收发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包含外侧门板1、内侧门板2、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智能门3的门板上开有一个与外侧门板1和内侧门板2的形状大小匹配的通孔,外侧门板1设置在通孔的外侧,外侧门板1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外侧门板1与外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外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内侧门板2设置在通孔的内侧,内侧门板2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内侧门板2与内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内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均与智能门的智能模块连接由智能模块控制。外侧门板1和内侧门板2均为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门板,通孔为与外侧门板1大小一致的长方形通孔,初始状态下,外侧门板1和内侧门板2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通孔两侧并与智能门门板两侧位于同一平面,这样初始状态下,外侧门板1和内侧门板2将通孔完全覆盖并且与智能门融为一体,保证了智能门整体外观的美观。外侧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度,外侧门板打开角度也可以略小,只要方便快递投放即可。内侧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35度,内侧门板的最大转动角度也可以是其他的角度,只需要保证最后快递能够从内侧门板上滑落即可。如图2和图3所示,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分别包含驱动电机4,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的铰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4连接由驱动电机4驱动旋转。外侧门板1和内侧门板2上均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含第一限位开关5、第二限位开关6和限位板7,限位板7一端固定在外侧门板1或内侧门板2下端并且沿着门板同一平面设置,第一限位开关5和第二限位开关6分别设置在限位板7的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的侧面,限位板7转动到初始位置与第一限位开关5接触,限位板7转动到终点位置与第二限位开关6接触。两个限位开关都与智能门的智能模块连接,当智能模块接收到限位开关的信号的时候,控制驱动电机的开启和关闭。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包含外侧门板1、内侧门板2、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智能门3的门板上开有一个与外侧门板1和内侧门板2的形状大小匹配的通孔,外侧门板1设置在通孔的外侧,外侧门板1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外侧门板1与外侧门板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外侧门板、内侧门板、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智能门的门板上开有一个与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的形状大小匹配的通孔,外侧门板设置在通孔的外侧,外侧门板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外侧门板与外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外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内侧门板设置在通孔的内侧,内侧门板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内侧门板与内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内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均与智能门的智能模块连接由智能模块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外侧门板、内侧门板、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智能门的门板上开有一个与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的形状大小匹配的通孔,外侧门板设置在通孔的外侧,外侧门板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外侧门板与外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外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内侧门板设置在通孔的内侧,内侧门板下侧边沿铰接在通孔下侧并且能够沿着铰接轴自由转动,内侧门板与内侧门板驱动机构连接由内侧门板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均与智能门的智能模块连接由智能模块控制。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均为大小相同的长方形门板,通孔为与外侧门板大小一致的长方形通孔,初始状态下,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在通孔两侧并与智能门门板两侧位于同一平面。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90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门板的转动角度范围为0-135度。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快递收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门板驱动机构和内侧门板驱动机构分别包含驱动电机,外侧门板和内侧门板的铰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6.按照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睿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