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528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染整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对棉质坯布进行如下步骤处理:S1:将坯布进行烧毛;S2:退浆;S3:漂白;S4:洗涤;S5:染色;将经过S4处理之后的坯布进行染色,且染色时所使用的染料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活性染料35‑50份、纯碱7‑10份、元明粉3.5‑5份、匀染剂20‑30份、醋酸5‑8份、硅酸镁钠11‑23份、咪唑烷基脲7‑13份、氯化铜2‑5份以及水80‑110份;S6:水洗;S7:固色;S8:脱水;S9:定型;经过S9定型之后,从而得到上染之后的棉布。通过在染料中添加硅酸镁钠和咪唑烷基脲,能够促进活性染料持续的朝向棉纤维内部渗透,并且咪唑烷基脲能够提高活性染料与棉纤维的结合能力,最终使得上染后的棉布的色牢度得到提高。

A dyeing process for cotton cloth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dyeing and finishing, and discloses a dyeing process for cotton fabric, which processes the cotton grey fabric as follows: S1: singeing the grey fabric; S2: desizing; S3: bleaching; S4: washing; S5: dyeing; dyeing the grey fabric after S4 treatment, an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dye used in dyeing is calculated by weight: reactive dye 3 5 \u2011 50, 7 \u2011 10, 3.5 \u2011 5, 20 \u2011 30, 5 \u2011 8, 11 \u2011 23, 7 \u2011 13, 2 \u2011 5 and 80 \u2011 110; S6: water washing; S7: fixation; S8: dehydration; S9: setting; after S9 setting, the dyed cotton cloth can be obtained. By adding magnesium silicate sodium and imidazolidinyl urea to the dye, it can promote the continuous penetration of the reactive dye into the cotton fiber, and imidazolidinyl urea can improve the binding ability of the reactive dye and the cotton fiber, and finally improve the color fastness of the dyed cotton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品染整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
技术介绍
纯棉面料是以棉花为原料,经纺织工艺生产的面料,具有吸湿、保湿、耐热、耐碱、卫生等特点。棉布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棉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它的优点是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通常需要将棉布染成不同的颜色,从使用在不同的情况当中。全棉布染色要经过前处理、染色、后整理、成品检验四个工艺流程。通过上述这些工艺之后,既能够将棉上染为不同色彩的棉布。但是,棉布上染之后,色牢度不高,上染后的色彩容易脱落,从而使得棉布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通过在染料中添加硅酸镁钠和咪唑烷基脲,能够促进活性染料持续的朝向棉纤维内部渗透,并且咪唑烷基脲能够提高活性染料与棉纤维的结合能力,最终使得上染后的棉布的色牢度得到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对棉质坯布进行如下步骤处理:S1:将坯布进行烧毛;S2:退浆;S3:漂白;S4:洗涤;S5:染色;将经过S4处理之后的坯布进行染色,且染色时所使用的染料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活性染料35-50份、纯碱7-10份、元明粉3.5-5份、匀染剂20-30份、醋酸5-8份、硅酸镁钠11-23份、咪唑烷基脲7-13份、氯化铜2-5份以及水80-110份;S6:水洗;S7:固色;S8:脱水;S9:定型;经过S9定型之后,从而得到上染之后的棉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棉纤维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具有还原性,而活性染料本身具有氧化性,为了防止活性染料被氧化,在染料中添加氯化铜,氯化铜在溶液中完全电离为铜离子和氯离子,铜离子具有弱氧化性,从而使得铜离子与棉纤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保护活性染料不被氧化。通过在染料中添加硅酸镁钠和咪唑烷基脲,能够促进活性染料持续的朝向棉纤维内部渗透,并且咪唑烷基脲能够提高活性染料与棉纤维的结合能力,最终使得上染后的棉布的色牢度得到提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S2退浆中所使用的退浆液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生物酶40-50份、精练剂17-23份、以及渗透剂2-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生物酶,能够对棉纤维上的棉籽壳、蜡质以及浆料进行除去,使得后续染料上染在棉布上的时候染料能够更加容易的扩散至棉纤维内,同时能够使得织物具有良好的外观和吸水性。避免后续对染色的影响;渗透剂能够使得生物酶渗透进入棉布内。精练剂能够去除坯布上的油渍以及色素,从而使得坯布的性能更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生物酶的各种类以重量百分比计为:淀粉酶45-60%、聚半乳糖醛酸酶15-30%以及木聚糖酶1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棉纤维上有许多淀粉以及以淀粉为主的一些浆料,通过使用淀粉酶,从而能够高效快速的将棉纤维上的浆料。同时,聚半乳糖醛酸酶和木聚糖酶能够提高坯布的退浆效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漂白,将S2退浆后的坯布放入含有漂白液的轧出中浸轧漂白,所述漂白液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次氯酸钠20-30份、双氧水20-30份、二氯苯甲醇10-15份以及水25-50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漂白液,能够对坯布上的杂质以及天然色素去除,从而提高坯布的白度和渗透性,使得染色后的棉布的色泽更加鲜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3漂白,先将经过退浆后的坯布使用清水冲洗15min;然后先将次氯酸钠配成浓度为15g/L的溶液,接着将冲洗之后的坯布放置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80min;然后将双氧水的浓度控制在5g/L,接着将二氯苯甲醇添加进入至双氧水内,最后将坯布投入至双氧水内,浸泡90min。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使用次氯酸钠对坯布浸泡是因为,棉纤维中木质素的含量较高,而双氧水对木质素的降低能力很差,所以需要先使用次氯酸钠对坯布进行漂白,使得木质素降解。接着在使用双氧水,从而能够使得坯布的漂白的效果更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S5中使用的匀染剂为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混合物,其质量比为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染料在对坯布进行上染的时候,由于匀染剂的存在,能够起到缓染的效果,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与活性染料对棉纤维有竞染作用,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优先与棉纤维结合,阻碍活性染料与棉纤维的结合,延缓活性染料的上染;但是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与棉纤维的结合能力弱于活性染料,随着时间的推移,活性染料会从棉纤维上将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置换下来,最终由活性染料上染在坯布上,从而达到匀染的目的。另一专利技术,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在质量比为3.2:1.7结合下,硅酸镁钠能够对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混合物形成促进,从而使得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的混合物形成网状结构,并且能够牢固的附着在棉纤维上。在染色的过程中,由于活性染料与棉纤维的结合速度与结合能力均是最强的,所以当活性染料上染在坯布上之后,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形成的网状结构能够防止活性染料在摩擦的过程中活性染料与坯布脱离,从而提高了坯布的色牢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7固色,将经过S6水洗之后的坯布输送至含有固色剂的轧车中进行浸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色剂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固色剂Y40-60份、硅烷三醇海藻糖醚12-17份以及西曲铵对甲苯磺酸盐8-15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色剂Y能够与活性染料互相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色淀,从而达到固色的作用,提高色牢度。硅烷三醇海藻糖醚与西曲铵对甲苯磺酸盐的混合物能够增大固色剂Y与活性染料的结合能力,使得固色剂Y对活性染料的固色效果更强。坯布在硅烷三醇海藻糖醚、固色剂Y与西曲铵对甲苯磺酸盐液体中充分的浸泡,能够使得使得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形成的网状结构的牢固度更强,防止聚氧乙烯烷基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形成的网状结构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破裂,从而使得上染后的棉布能够在较长的一端时间保持良好的色牢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9定型,将经过S8脱水之后的坯布输入至定型机内进行定型内,然后将定型机的温度调整为200℃,持续定型90s,定型结束之后进行空冷,冷却至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坯布进入定型机后,温度达到180-200℃后保温70-90s,则完全使得棉布的尺寸稳定下来,并且不会发生棉布在经向和纬向的偏差,同时使得棉布上的染料完全固着在棉布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染料中添加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棉质坯布进行如下步骤处理:/nS1:将坯布进行烧毛;/nS2:退浆;/nS3:漂白;/nS4:洗涤;/nS5:染色;将经过S4处理之后的坯布进行染色,且染色时所使用的染料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活性染料35-50份、纯碱7-10份、元明粉3.5-5份、匀染剂20-30份、醋酸5-8份、硅酸镁钠11-23份、咪唑烷基脲7-13份、氯化铜2-5份以及水80-110份;/nS6:水洗;/nS7:固色;/nS8:脱水;/nS9:定型;/n经过S9定型之后,从而得到上染之后的棉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对棉质坯布进行如下步骤处理:
S1:将坯布进行烧毛;
S2:退浆;
S3:漂白;
S4:洗涤;
S5:染色;将经过S4处理之后的坯布进行染色,且染色时所使用的染料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活性染料35-50份、纯碱7-10份、元明粉3.5-5份、匀染剂20-30份、醋酸5-8份、硅酸镁钠11-23份、咪唑烷基脲7-13份、氯化铜2-5份以及水80-110份;
S6:水洗;
S7:固色;
S8:脱水;
S9:定型;
经过S9定型之后,从而得到上染之后的棉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S2退浆中所使用的退浆液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生物酶40-50份、精练剂17-23份、以及渗透剂2-3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酶的各种类以重量百分比计为:淀粉酶45-60%、聚半乳糖醛酸酶15-30%以及木聚糖酶1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棉布的染色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漂白,将S2退浆后的坯布放入含有漂白液的轧出中浸轧漂白,所述漂白液的各化学组成以重量份计为:次氯酸钠20-30份、双氧水20-30份、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绍明李国信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