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抛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829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30 0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抛投器,包括舵机、舵机连接轴、单向轴承、悬挂架、带孔锁壳、竖向支架、分抛盘和两根以上悬挂绳;舵机带动悬挂架单向旋转时,所述悬挂绳在所述通孔周边位置的孔壁的阻挡下其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因而在悬挂架旋转时悬挂绳与悬挂架保持相对运动,当悬挂架缺口旁的自由端旋转到某个通孔上方时,所述悬挂绳的顶部从圆环形支架上的自由端和缺口处脱落,因悬挂绳下坠而使得该悬挂绳上连接的挂载物向下抛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进行连续抛投,提高了效率。且多个挂载物在空中不会出现相互缠绕的现象,还能灵活处理不同体积的挂载物。

A continuous throw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inuous throw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teering gear, a connecting shaft of the steering gear, a one-way bearing, a suspension frame, a lock shell with holes, a vertical support, a dividing plate and more than two suspension ropes; when the steering gear drives the suspension frame to rotate in a one-way way way, the position of the suspension rope is basically unchanged under the block of the hole wall around the through hole, so the suspension rope and the suspension frame are basically unchanged when the suspension frame rotates When the free end next to the gap of the suspension frame rotates to the top of a through-hole, the top of the suspension rope falls off from the free end and the gap on the ring-shaped support, and the suspended load connected on the suspension rope is thrown downward due to the fall of the suspension rope. The invention can carry out continuous casting and improves efficiency. In addition, there is no intertwining of multiple mounts in the air, and different volumes of mounts can be handled flexi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抛投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抛投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抛投器。
技术介绍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与有人驾驶飞机相比,无人机往往更适合那些太“愚钝,肮脏或危险”的任务。无人机按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与民用。军用方面,无人机分为侦察机和靶机。民用方面,无人机+行业应用,是无人机真正的刚需;目前在航拍、农业、植保、微型自拍、快递运输、灾难救援、观察野生动物、监控传染病、测绘、新闻报道、电力巡检、救灾、影视拍摄、制造浪漫等等领域的应用,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用途,发达国家也在积极扩展行业应用与发展无人机技术。抛投器是无人机系统应用中常见的一种机载装备,主要用来抛投救灾物资/灭火弹/救生圈等等。随着无人机在灾害救援,森林灭火等领域的广泛运用,抛投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现有抛投器一般只能进行单次抛投,在救援领域多点救援时难以发挥作用;当挂载多物品时,这些物品在空中由于气流及自身惯性的作用容易产生相互缠绕的现象,导致分布抛投失败。专利文献CN201610860865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连续抛投装置及控制器,该装置包括上夹板和下夹板,下夹板上设有多个通孔,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有多个储物容器,储物容器的底端设有开口,开口与通孔相对设置;下夹板远离上夹板的一侧设有旋转板,旋转板上设有一个漏物孔,旋转板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舵机,舵机连接旋转轴,旋转轴与旋转板连接。但该专利只能抛投体积较小的物体,如需抛投体积较大物体则受限于抛投器本体的重量而无法实现。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无人机连续抛投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抛投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抛投器一般只能进行单次抛投,在救援领域多点救援时难以发挥作用;当挂载多物品时,这些物品在空中由于气流及自身惯性的作用容易产生相互缠绕的现象,导致分布抛投失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抛投器,所述连续抛投器包括舵机、舵机连接轴、单向轴承、悬挂架、带孔锁壳、竖向支架、分抛盘和两根以上悬挂绳;所述舵机通过舵机连接轴与单向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与悬挂架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架包括带缺口的圆环形支架和径向支撑件,所述径向支撑件用于将圆环形支架固定连接在单向轴承的外圈上,从而使得所述悬挂架能在舵机提供的动力和单向轴承提供的控制的作用下单向旋转,所述缺口的两侧分别为圆环形支架的支撑端和自由端;所述带孔锁壳包含两个以上且用于纵向穿过悬挂绳的通孔,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圆环形支架的下方,在所述带孔锁壳的下方设置有含两个以上过绳孔的分抛盘,所述带孔锁壳与分抛盘通过包括竖向支架的结构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悬挂绳的顶部挂设在所述圆环形支架上,悬挂绳向下依次穿过所述通孔和过绳孔,且在分抛盘下方的悬挂绳用于与待抛投的挂载物连接;所述舵机带动悬挂架单向旋转时,所述悬挂绳在所述通孔周边位置的孔壁的阻挡下其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因而在悬挂架旋转时悬挂绳与悬挂架保持相对运动,当悬挂架缺口旁的自由端旋转到某个通孔上方时,所述悬挂绳的顶部从圆环形支架上的自由端和缺口处脱落,因悬挂绳下坠而使得该悬挂绳上连接的挂载物向下抛投。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竖向支架包括与舵机连接轴同轴设置且设置在舵机连接轴下方的竖向连接杆,所述连续抛投器还包括用于在无外加动力驱动时使得悬挂架保持静止不转动的扭矩限制装置,所述扭矩限制装置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之间保持一定的摩擦力,且扭矩限制装置的内圈设置在单向轴承的下方,扭矩限制装置的内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连接杆的外周,其外圈相对内圈在高度方向上有向上延伸的上延件,所述上延件将所述径向支撑件卡设固定,依靠扭矩限制装置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无外力驱动的悬挂架保持静止不转动。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抛投器还包括用于将带孔锁壳和竖向连接杆固定连接的连接固定套,所述竖向连接杆设置为能伸缩的结构,所述分抛盘与竖向连接杆为可拆卸连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抛投器用于无人机上,且所述连续抛投器还包括设置在舵机上的远程控制接收装置。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挂架设置为在水平面内能顺时针或逆时针单向旋转的悬挂架。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径向支撑件为杆状结构,且所述径向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端固定连接。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悬挂绳的顶部为绳圈型或挂钩型,所述绳圈或挂钩用于挂设在圆环形支架上,且在抛投时从圆环形支架上的缺口处脱落;所述过绳孔的孔径尺寸小于所述绳圈或挂钩的尺寸,使得绳圈或挂钩下落至过绳孔上方,因而悬挂绳顶部挂在分抛盘上因而悬挂绳不会脱离所述抛投器。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带孔锁壳上设置的多个通孔、所述分抛盘上设置的多个过绳孔以及多根悬挂绳均在周向上以均匀间距设置,所述通孔、过绳孔以及悬挂绳的数量均为3~30个。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连续抛投器还包括锁盖,所述锁盖设置在悬挂架上方、舵机下方且舵机连接轴穿过锁盖,所述锁盖与带孔锁壳可拆卸连接;所述连续抛投器还包括用于保护舵机的舵机护板,所述舵机护板固定连接在锁盖上。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缺口的圆周宽度对应的圆心角为5~6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能够连续进行挂载物的抛投,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由于设计了分抛盘,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挂载物在空中不会出现因气流及自身惯性的作用产生相互缠绕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分布抛投失败的问题。利用长短可调的主轴和悬挂绳以及大小不同的分抛盘能灵活处理不同体积的挂载物,挂载时更加方便。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其中,1、舵机;2、舵机连接轴;3、单向轴承;4、扭矩限制装置;5、悬挂架;6、带孔锁壳;7、连接固定套;8、竖向支架;9、分抛盘;10、悬挂绳;11、锁盖;12、舵机护板;13、挂载物;41、上延件;51、缺口;52、圆环形支架;53、径向支撑件;54、支撑端;55、自由端;61、通孔;81、竖向连接杆;91、过绳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抛投器,所述连续抛投器包括舵机1、舵机连接轴2、单向轴承3、悬挂架5、带孔锁壳6、竖向支架8、分抛盘9和两根以上悬挂绳10;所述舵机1通过舵机连接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抛投器包括舵机(1)、舵机连接轴(2)、单向轴承(3)、悬挂架(5)、带孔锁壳(6)、竖向支架(8)、分抛盘(9)和两根以上悬挂绳(10);/n所述舵机(1)通过舵机连接轴(2)与单向轴承(3)的内圈连接,所述单向轴承(3)的外圈与悬挂架(5)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架(5)包括带缺口(51)的圆环形支架(52)和径向支撑件(53),所述径向支撑件用于将圆环形支架固定连接在单向轴承的外圈上,从而使得所述悬挂架能在舵机提供的动力和单向轴承提供的控制的作用下单向旋转,所述缺口(51)的两侧分别为圆环形支架(52)的支撑端(54)和自由端(55);/n所述带孔锁壳(6)包含两个以上且用于纵向穿过悬挂绳(10)的通孔(61),且所述通孔(61)位于所述圆环形支架(52)的下方,在所述带孔锁壳(6)的下方设置有含两个以上过绳孔(91)的分抛盘(9),所述带孔锁壳(6)与分抛盘(9)通过包括竖向支架(8)的结构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悬挂绳(10)的顶部挂设在所述圆环形支架(52)上,悬挂绳(10)向下依次穿过所述通孔(61)和过绳孔(91),且在分抛盘(9)下方的悬挂绳用于与待抛投的挂载物(13)连接;/n所述舵机(1)带动悬挂架(5)单向旋转时,所述悬挂绳(10)在所述通孔(61)周边位置的孔壁的阻挡下其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因而在悬挂架(5)旋转时悬挂绳(10)与悬挂架(5)保持相对运动,当悬挂架(5)缺口旁的自由端(55)旋转到某个通孔(61)上方时,所述悬挂绳(10)的顶部从圆环形支架(52)上的自由端(55)和缺口处脱落,因悬挂绳下坠而使得该悬挂绳上连接的挂载物(13)向下抛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抛投器包括舵机(1)、舵机连接轴(2)、单向轴承(3)、悬挂架(5)、带孔锁壳(6)、竖向支架(8)、分抛盘(9)和两根以上悬挂绳(10);
所述舵机(1)通过舵机连接轴(2)与单向轴承(3)的内圈连接,所述单向轴承(3)的外圈与悬挂架(5)固定连接,所述悬挂架(5)包括带缺口(51)的圆环形支架(52)和径向支撑件(53),所述径向支撑件用于将圆环形支架固定连接在单向轴承的外圈上,从而使得所述悬挂架能在舵机提供的动力和单向轴承提供的控制的作用下单向旋转,所述缺口(51)的两侧分别为圆环形支架(52)的支撑端(54)和自由端(55);
所述带孔锁壳(6)包含两个以上且用于纵向穿过悬挂绳(10)的通孔(61),且所述通孔(61)位于所述圆环形支架(52)的下方,在所述带孔锁壳(6)的下方设置有含两个以上过绳孔(91)的分抛盘(9),所述带孔锁壳(6)与分抛盘(9)通过包括竖向支架(8)的结构直接或间接固定连接,所述悬挂绳(10)的顶部挂设在所述圆环形支架(52)上,悬挂绳(10)向下依次穿过所述通孔(61)和过绳孔(91),且在分抛盘(9)下方的悬挂绳用于与待抛投的挂载物(13)连接;
所述舵机(1)带动悬挂架(5)单向旋转时,所述悬挂绳(10)在所述通孔(61)周边位置的孔壁的阻挡下其位置基本保持不变,因而在悬挂架(5)旋转时悬挂绳(10)与悬挂架(5)保持相对运动,当悬挂架(5)缺口旁的自由端(55)旋转到某个通孔(61)上方时,所述悬挂绳(10)的顶部从圆环形支架(52)上的自由端(55)和缺口处脱落,因悬挂绳下坠而使得该悬挂绳上连接的挂载物(13)向下抛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抛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架(8)包括与舵机连接轴(2)同轴设置且设置在舵机连接轴(2)下方的竖向连接杆(81),所述连续抛投器还包括用于在无外加动力驱动时使得悬挂架(5)保持静止不转动的扭矩限制装置(4),所述扭矩限制装置(4)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之间保持一定的摩擦力,且扭矩限制装置(4)的内圈设置在单向轴承(3)的下方,扭矩限制装置(4)的内圈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连接杆(81)的外周,其外圈相对内圈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准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幻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