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700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包括底座、竖杆、横臂、光伏发电板、发电机、风机、雷达、显示器、交通灯模块、感光球、微控制器、电动马达、以及蓄电池。竖杆竖直设置,且竖杆的底部固定于底座的顶部,横臂水平设置,横臂的左端固定于竖杆的上端,交通灯模块固定于横臂的右端,光伏发电板倾斜设置。通过在交通灯上设置的风机、光伏发电板可以实现风力以及太阳光的发电,通过在光伏发电板下面还设置有电动马达,通过感光球可以检测到太阳光的照射方向,微处理器根据检测到的这个太阳光照射的方向可以控制电动马达的启动,进而控制光伏发电板的朝向的转动,使其对准太阳的照射方向,进而达到最好的发电效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An intelligent solar energy traffic ligh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solar energy traffic light,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vertical pole, a horizontal arm, a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board, a generator, a fan, a radar, a display, a traffic light module, a photosensitive ball, a micro controller, an electric motor, and a battery. The vertical pole is set vertically, and the bottom of the vertical pole is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base, the horizontal arm is set horizontally, the left end of the horizontal arm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vertical pole, the traffic light module is fixed on the right end of the horizontal arm, and th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board is set obliquely. The wind and sunlight can be generated by the fans and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anels set on the traffic lights. The electric motor is also set under the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anel. The direction of sunlight can be detected by the sensitive ball. The microprocessor can control the start of the electric motor according to the detected direction of sunlight, and then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generation panel Rotate it to make it aim at the direction of the sun's irradiation, so as to achieve the best power generation effect and improve the use efficiency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
本技术涉及交通管理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中水平快速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私家车。随着私家车的增多,路面上交通压力也日益加重。交通灯是用来指挥路口车辆行驶的重要交通工具,它可以控制路口汽车的通过,保障路面的顺畅。目前国内路面上安装的交通信号灯系统,一共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信号控制机,另一部分是信号灯盘。但信号机控制机需要220V电压接入,再由信号控制机220伏传输到各个信号灯盘或电子抓拍设备或摄像头。信号控制机到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设备需要布线和埋地线,耗线材。时间一久220V电压还具有漏电和触电情况。后来虽然出现了一些可以依靠低压电源供电的交通信号灯系统,并且这些系统为了节能也会加入光伏发电技术来进行辅助,但是这些设备的可靠性不高,并且由于光伏发电板的位置朝向固定,其发电效果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本智能交通灯采用光伏发电板板和蓄电池方式,不需要预埋地线。并且光伏发电板的朝向可以随着太阳的照射,提高发电效率。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包括底座、竖杆、横臂、光伏发电板、发电机、风机、雷达、显示器、交通灯模块、感光球、微控制器、电动马达、以及蓄电池。所述竖杆竖直设置,且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横臂水平设置,所述横臂的左端固定于所述竖杆的上端,所述交通灯模块固定于所述横臂的右端,所述光伏发电板倾斜设置,所述光伏发电板的底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底部与所述电动马达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感光球固定于所述横臂的上表面,所述微控制器固定于所述电动马达的侧壁上,所述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动马达以及所述感光球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且所述发电机的转动轴从所述竖杆的内部一直延伸至所述竖杆的顶部,所述风机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竖杆的顶部,所述风机的的转轴与所述发电机的转动轴啮合。所述显示器固定于所述竖杆的前端面,所述雷达固定于所述交通灯模块的右侧壁。所述蓄电池固定于底座的内部,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发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还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板、所述雷达、所述显示器、所述交通灯模块电性连接。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太阳能交通灯还包括配重块。所述配重块均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底壁。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太阳能交通灯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倾斜设置,且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杆的侧壁以及所述横臂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太阳能交通灯还包括雨水传感器。所述雨水传感器固定于所述横臂的上表面。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太阳能交通灯还包括稳流器。所述稳流器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内部,且所述稳流器串接于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光伏发电板之间。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太阳能交通灯还包括监控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固定于所述交通灯模块的底部。在本技术较佳地技术方案中,所述智能太阳能交通灯还包括多个补光灯。多个所述补光灯均固定于所述交通灯模块的底部,且多个所述补光灯分别位于所述监控摄像头的左右两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通过在交通灯上设置的风机、光伏发电板可以实现风力以及太阳光的发电,通过在光伏发电板下面还设置有电动马达,通过感光球可以检测到太阳光的照射方向,微处理器根据检测到的这个太阳光照射的方向可以控制电动马达的启动,进而控制光伏发电板的朝向的转动,使其对准太阳的照射方向,进而达到最好的发电效果,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太阳能交通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智能太阳能交通灯的圆盘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1、底座、12、竖杆。13、横臂、14、加强杆,21、光伏发电板,22、圆盘,23、电动马达、24、微控制器,25、感光球,31、风机,32、发电机,33、转动轴,34、蓄电池,35、配重块,41、显示器,42、雨水传感器,43、交通灯模块,44、雷达,45、监控摄像头,46、补光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包括底座11、竖杆12、横臂13、光伏发电板21、发电机32、风机31、雷达44、显示器41、交通灯模块43、感光球25、微控制器24、电动马达23、以及蓄电池34。竖杆12竖直设置,且竖杆12的底部固定于底座11的顶部,横臂13水平设置,横臂13的左端固定于竖杆12的上端,交通灯模块43固定于横臂13的右端,光伏发电板21倾斜设置,光伏发电板21的底部固定有支架,支架的底部连接有圆盘22,圆盘22的底部与电动马达2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感光球25固定于横臂13的上表面,微控制器24固定于电动马达23的侧壁上,微控制器24分别与电动马达23以及感光球25电性连接。发电机32固定于底座11的内部,且发电机32的转动轴33从竖杆12的内部一直延伸至竖杆12的顶部,风机31通过支架固定于竖杆12的顶部,风机31的的转轴与发电机32的转动轴33啮合。显示器41固定于竖杆12的前端面,雷达44固定于交通灯模块43的右侧壁。蓄电池34固定于底座11的内部,蓄电池34与发电机32电性连接。蓄电池34还分别与光伏发电板21、雷达44、显示器41、交通灯模块43电性连接。当交通灯安装在路面上开始使用时,蓄电池34里的电供应到交通灯模块43,而此处所设置的交通灯模块43与行业中所使用的常规型号一致,故不对交通灯模块43作进一步的描述。在蓄电池34不断地消耗电量供应交通灯的过程中,也需要对蓄电池34进行充电才能满足整个交通灯正常地运转。这时设置的风机31以及光伏发电板21就会发挥作用了。在日常环境下环境中风吹过,风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就会吹动风机31转动,风机31转动起来就会带动与其相啮合的发电机32的转动轴33转动。发电机32转轴转动起来就会发生电磁感应产生电流,并且将产生的这些电流输送到蓄电池34中储存起来。另外当太阳光照射到光伏发电板21上,光伏发电板21上就会产生光伏效应,进而产生电流。同时太阳从早上升起来到日落,其位置是不断地发生变化的,落到光伏发电板21上的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也不一样,如果不适时改变光伏发电板21的位置朝向,发电效率将会大大下降。此时感光球25就会发挥作用,感光球25是由多个光感应器组成的一个弧形面的多角度感光球25,因此其能够检测到来个多个方向的光照情况。由此可得,当太阳从日出位置移动日落过程中,太阳照射到感光球25上的各个方向上感光球25都能够实时监测到。并且感光球25还会将太阳光照射过来的方向一电信号的形式传送到微控制器24中,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竖杆(12)、横臂(13)、光伏发电板(21)、发电机(32)、风机(31)、雷达(44)、显示器(41)、交通灯模块(43)、感光球(25)、微控制器(24)、电动马达(23)、以及蓄电池(34);/n所述竖杆(12)竖直设置,且所述竖杆(1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所述横臂(13)水平设置,所述横臂(13)的左端固定于所述竖杆(12)的上端,所述交通灯模块(43)固定于所述横臂(13)的右端,所述光伏发电板(21)倾斜设置,所述光伏发电板(21)的底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连接有圆盘(22),所述圆盘(22)的底部与所述电动马达(2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感光球(25)固定于所述横臂(13)的上表面,所述微控制器(24)固定于所述电动马达(23)的侧壁上,所述微控制器(24)分别与所述电动马达(23)以及所述感光球(25)电性连接;/n所述发电机(32)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内部,且所述发电机(32)的转动轴(33)从所述竖杆(12)的内部一直延伸至所述竖杆(12)的顶部,所述风机(31)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竖杆(12)的顶部,所述风机(31)的转轴与所述发电机(32)的转动轴(33)啮合;/n所述显示器(41)固定于所述竖杆(12)的前端面,所述雷达(44)固定于所述交通灯模块(43)的右侧壁;/n所述蓄电池(34)固定于底座(11)的内部,所述蓄电池(34)与所述发电机(32)电性连接;/n所述蓄电池(34)还分别与所述光伏发电板(21)、所述雷达(44)、所述显示器(41)、所述交通灯模块(43)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太阳能交通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1)、竖杆(12)、横臂(13)、光伏发电板(21)、发电机(32)、风机(31)、雷达(44)、显示器(41)、交通灯模块(43)、感光球(25)、微控制器(24)、电动马达(23)、以及蓄电池(34);
所述竖杆(12)竖直设置,且所述竖杆(12)的底部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顶部,所述横臂(13)水平设置,所述横臂(13)的左端固定于所述竖杆(12)的上端,所述交通灯模块(43)固定于所述横臂(13)的右端,所述光伏发电板(21)倾斜设置,所述光伏发电板(21)的底部固定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连接有圆盘(22),所述圆盘(22)的底部与所述电动马达(23)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感光球(25)固定于所述横臂(13)的上表面,所述微控制器(24)固定于所述电动马达(23)的侧壁上,所述微控制器(24)分别与所述电动马达(23)以及所述感光球(25)电性连接;
所述发电机(32)固定于所述底座(11)的内部,且所述发电机(32)的转动轴(33)从所述竖杆(12)的内部一直延伸至所述竖杆(12)的顶部,所述风机(31)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竖杆(12)的顶部,所述风机(31)的转轴与所述发电机(32)的转动轴(33)啮合;
所述显示器(41)固定于所述竖杆(12)的前端面,所述雷达(44)固定于所述交通灯模块(43)的右侧壁;
所述蓄电池(34)固定于底座(11)的内部,所述蓄电池(34)与所述发电机(32)电性连接;
所述蓄电池(34)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千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千石智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