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17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速箱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感应器基座、绝缘板、加热线圈和导磁体,加热线圈固定于感应器基座的上端;感应器基座包括通过绝缘板分隔开的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且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两极,第一感应器基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加热线圈,第二感应器基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加热线圈,第一加热线圈和第二加热线圈相对于绝缘板对称设置,且第一加热线圈的上端和第二加热线圈的上端通过导磁体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工件表面淬火具有表面质量好,脆性小,淬火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小等优点,具有优良的耐磨抗冲击性能;同时提高了加热效率。

Induction quenching device for control pawl of gearbox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earbox processing device, and discloses an induction quenching device of gearbox control claw.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sensor base, an insulating board, a heating coil and a magnet, the heating coil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sensor base; the sensor base includes a first sensor base and a second sensor base separated by the insulating board, the first sensor base and the second sensor bas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wo poles of the external power supply,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sensor base is fixed with a seco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sensor base is fixed with a second heating coil, the first heating coil and the second heating coil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with respect to the insulating pl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heating coil and the second heating coil are connected by a magnet. The surface quenching of the workpiec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urface quality, small brittleness, difficult oxidation and decarburization of the quenched surface, small deformation and the like, and has excellent wear resistance and impact resistance performance, and improves the heating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
本技术属于变速箱加工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变速箱(Transmission)在汽车中常称为“变速箱”;在工业机械中常称为“变速机”,汽车变速箱是一套用来配合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用以协调发动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控制爪是一款粉末冶金材料制作的零件,控制爪作为变速箱内部的关键零件,工作部位需满足耐磨抗冲击的要求,但是现有的加工工艺均不能加工出满足需求的工件,而且现有的加工工艺效率低下。综上所述,需要提供一种效率高的控制抓的加工装置,来满足现有控制抓耐磨抗冲击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感应器基座、绝缘板、加热线圈和导磁体,加热线圈固定于感应器基座的上端;所述感应器基座包括通过绝缘板分隔开的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且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两极,第一感应器基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加热线圈,第二感应器基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加热线圈,第一加热线圈和第二加热线圈相对于绝缘板对称设置,且第一加热线圈的上端和第二加热线圈的上端通过导磁体进行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感应器基座、绝缘板和第二感应器基座之间通过绝缘螺栓进行连接。绝缘螺栓即不会导通电流,又可以将第一感应器基座、绝缘板和第二感应器基座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绝缘螺栓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写为PTFE),一般称作“不粘涂层”或“易清洁物料”。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同时,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它的摩擦系数极低,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亦成为了易清洁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使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绝缘螺栓不仅仅耐高温,使用工作温度达250℃,而且具有电绝缘性,可以抵抗1500伏高压电。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感应器基座或第二感应器基座上通过绝缘螺栓固定有冷却水喷头。冷却水喷头可以在需要冷却时使用,喷头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绝缘螺栓固定在第一感应器基座或第二感应器基座上即可,冷却水喷头的一端连接有冷水管道,采用常规冷却水喷头即可。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加热线圈的下端和第二加热线圈的下端通过绝缘板进行分隔。绝缘板可以有效避免第一加热线圈的下端和第二加热线圈的下端在使用的过程中意外接触,破坏交变磁场的形成。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绝缘板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同上,使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绝缘板不仅仅耐高温,使用工作温度达250℃,而且具有电绝缘性,可以抵抗1500伏高压电。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第一感应器基座将电传输给第一加热线圈,第二感应器基座将电传输给第二加热线圈,相当于第一加热线圈和第二加热线圈分别连接了电源的两极,通过电源输出的交流电,在第一加热线圈和第二加热线圈之间形成交变磁场,交变磁场在被加热的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这种加热表面淬火具有表面质量好,脆性小,淬火表面不易氧化脱碳,变形小等优点,具有优良的耐磨抗冲击性能;导磁体是一种金属氧化物类陶瓷物质,是绝缘的,可以将磁场聚集到一起,强化电磁反应,导磁体的作用是约束磁场分布,使交变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分布和被加热的零件表面一致,被加热零件的表面收到交变磁场的作用,在电磁原理下,零件表面产生交变的涡流,交变的涡流使零件表面温度升高,提高了加热效率;绝缘板则将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进行分离,将第一加热线圈的下端和第二加热线圈的下端进行分离,保证交变磁场的正常形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感应器基座;11-第一感应器基座;12-第二感应器基座;2-绝缘板;3-加热线圈;31-第一加热线圈;32-第二加热线圈;4-导磁体;5-绝缘螺栓;6-控制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技术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包括感应器基座1、绝缘板2、加热线圈3和导磁体4,加热线圈3固定于感应器基座1的上端;所述感应器基座1包括通过绝缘板2分隔开的第一感应器基座11和第二感应器基座12,且第一感应器基座11和第二感应器基座12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两极(亦指本技术的感应淬火装置在安装的机床的两极),第一感应器基座1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加热线圈31,第二感应器基座12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加热线圈32,第一加热线圈31和第二加热线圈32相对于绝缘板2对称设置,且第一加热线圈31的上端和第二加热线圈32的上端通过导磁体4进行连接,需要加工的控制抓6对应的设置于导磁体4的一端。优选的,本技术中感应淬火装置的感应器基座1为L形结构(第一感应器基座11和第二感应器基座12如图1中所示为对称的L形结构),这样方便用感应器基座的一个平面端(即图1中感应器基座与绝缘板垂直的部分)与机床的电极之间相连接,感应器基座的另一个平面端(即图1中感应器基座与绝缘板平行的部分)则方便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通过绝缘板相互贴合,使得贴合面最大化,贴合的更加紧密,而感应器基座的另一个平面端远离感应器基座与机床的电极相连接的一个平面端的一端则连接加热线圈,也方便加热线圈具有足够的空间对需要加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器基座、绝缘板、加热线圈和导磁体,加热线圈固定于感应器基座的上端;所述感应器基座包括通过绝缘板分隔开的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且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两极,第一感应器基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加热线圈,第二感应器基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加热线圈,第一加热线圈和第二加热线圈相对于绝缘板对称设置,且第一加热线圈的上端和第二加热线圈的上端通过导磁体进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器基座、绝缘板、加热线圈和导磁体,加热线圈固定于感应器基座的上端;所述感应器基座包括通过绝缘板分隔开的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且第一感应器基座和第二感应器基座分别连接外部电源的两极,第一感应器基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加热线圈,第二感应器基座的上端固定有第二加热线圈,第一加热线圈和第二加热线圈相对于绝缘板对称设置,且第一加热线圈的上端和第二加热线圈的上端通过导磁体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控制爪的感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器基座、绝缘板和第二感应器基座之间通过绝缘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上大恒精热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