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易拉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1565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热易拉胶带,其包括:第一离型层、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导热聚氨酯胶层、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二离型层。上述导热易拉胶带由于采用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使得胶带容易与被贴面剥离。不会损坏被贴物。

Heat conductive and easy to pull tap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eat conducting and easy pulling adhesive tap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release layer, a first heat conducting modified acryl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a heat conducting polyurethane adhesive layer, a second heat conducting modified acryl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and a second release layer. One surface of the heat conducting polyurethane adhesiv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eat conducting modified acryl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and the other surface of the heat conducting polyurethane adhesiv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eat conducting modified acrylic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There is a second heat-conducting modifie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the first heat-conducting modifie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deviates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heat-conducting polyurethane adhesive layer, and the second heat-conducting modifie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deviates from the surface of the heat-conducting polyurethane adhesive layer, and the second heat-conducting modifie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adheres to the surface of the heat-conducting polyurethane adhesive layer. Due to the use of heat-conducting modified acry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yer, the heat-conducting easy-to-pull tape is easy to peel off from the surface to be pasted. It will not damage the stic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热易拉胶带
本技术涉及胶带,特别是涉及导热易拉胶带。
技术介绍
传统电子材料用胶带种类繁多。涉及电子工业多个领域。常见的导热胶带是丙烯酸压敏胶系。该胶带性能是不可逆的,胶面只要接触到被贴面就会较难剥离或易破坏被贴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导热胶带不易剥离的问题,提供一种导热易拉胶带。一种导热易拉胶带,包括:第一离型层、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导热聚氨酯胶层、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二离型层。上述导热易拉胶带由于采用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使得胶带容易与被贴面剥离。不会损坏被贴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为第一导热硅烷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第一导热环氧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或第一导热聚酯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为第二导热硅烷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第二导热环氧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或第二导热聚酯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易拉胶带在平面及厚度方向的导热系数大于0.6w/mk。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易拉胶带的粘性大于1.5kg。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易拉胶带的抗拉强度大于10MPa。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易拉胶带的厚度为0.25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涂布在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涂布在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导热易拉胶带的示意图。其中:100、导热易拉胶带110、第一离型层120、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30、导热聚氨酯胶层140、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50、第二离型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热易拉胶带100,其包括:第一离型层110、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20、导热聚氨酯胶层130、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40和第二离型层150。上述导热聚氨酯胶层130为膜结构。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130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20,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130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40,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20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130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一离型层110,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40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130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二离型层150。上述导热易拉胶带100由于采用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使得胶带容易与被贴面剥离。不会损坏被贴物。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胶带在使用时,可先将离型层撕下。然后将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与物体表面贴合即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20为第一导热硅烷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第一导热环氧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或第一导热聚酯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同理,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40为第二导热硅烷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第二导热环氧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或第二导热聚酯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上述导热聚氨酯胶层130可通过以下方法制成:选取聚氨酯树脂、固化剂及导热粉。其中,导热粉可以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氮化铝、氮化硼或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将聚氨酯胶水进行机器搅拌,按一定比例量取固化剂,将稀释剂乙酸乙酯或甲苯等进行稀释,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正在搅拌的聚氨酯胶水中。根据产品的厚度以及导热性能等要求选取导热粉粒径。然后加入正在搅拌的胶水中。稀释剂控制在20%左右,这样可保证胶黏剂高温固化后聚氨酯胶水的固含量,同时对产品的内聚强度液有直接的影响。最后充分搅拌30min左右,保证导热粉与树脂之间充分混溶。上述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可通过以下方法制成:选取改性丙烯酸树脂,其中改性丙烯酸树脂可以为有机氟硅改性丙烯酸树脂、硅烷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环氧改性丙烯酸酯树脂、聚酯改性丙烯酸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选取一定量固化剂及导热粉,其中,导热粉可以为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氮化铝、氮化硼或碳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将改性丙烯酸树脂胶水进行机器搅拌,按一定比例量取固化剂,将稀释剂乙酸乙酯或甲苯等进行稀释,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正在搅拌的改性丙烯酸树脂胶水中,根据产品的厚度以及导热性能等要求选取合适的导热粉粒径,然后加入正在搅拌的胶水中。稀释剂控制在10%左右,这样可保证胶黏剂高温固化后改性丙烯酸胶水的固含量,同时对产品的内聚强度也有直接的影响。充分搅拌30min左右,保证导热粉与树脂之间充分混溶。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易拉胶带100在平面及厚度方向的导热系数大于0.6w/mk。例如可为0.6w/mk,1w/mk,2w/mk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易拉胶带100的粘性大于1.5kg。例如可为1.6kg,1.7kg,1.8kg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易拉胶带100的抗拉强度大于10MPa。例如可为11MPa,13MPa,15MPa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易拉胶带100的厚度为0.25mm。所述导热易拉胶带100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可做成超薄胶带,也可以做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胶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20涂布在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130表面。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140涂布在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130表面。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热易拉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离型层、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导热聚氨酯胶层、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二离型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热易拉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离型层、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导热聚氨酯胶层、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和第二离型层,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有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一离型层,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背离所述导热聚氨酯胶层的表面贴覆有所述第二离型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易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为第一导热硅烷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第一导热环氧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或第一导热聚酯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易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改性丙烯酸压敏胶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艳萍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汉品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