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圆专利>正文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709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包括底座、推架和车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且两个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外壁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两端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电动导轨,所述电动导轨的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且电动滑块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刷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开关开启电动机,从而带动线路缠绕在卷筒上,通过设置有顶板、电动导轨、电动滑块、导向壳体和导向孔,能够线路均匀的缠绕在卷筒上,提高了线路的缠绕质量,方便工作人员使用。

A winding device for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 winding device for power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push frame and a wheel. The two ends of the top outer wall side of the base are all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upport column by bolts, and the top outer wall of the two first support columns is connected with a top plate by bolts, the bottom outer wall of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groove, and the inner walls of the two ends of the rectangular groove are connected with bolts For the same horizontally placed electric guide rail, the bottom outer wall of the electric guide rail is slidably connected with the electric sliding block, and the bottom outer wall of the electric sliding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a guide housing through bolts, and the top inner wall of the guide housing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brush through bolts.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motor is turned on by the switch, so as to drive the line to wind on the drum, and the line can be evenly wound on the drum by setting the top plate, the electric guide rail, the electric slider, the guide shell and the guide hole, so as to improve the winding quality of the line and facilitate the use of the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主要包括发电设备和供电设备两大类,发电设备主要是电站锅炉、蒸汽轮机、燃气轮机、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等等。生活中对于电线的应用随处可见,在电力工程学方面的应用更是广泛。经检索,中国申请公开号为CN208471255U,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收线装置,包括卷筒,所述卷筒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侧板,所述卷筒的表面缠绕有电线,所述卷筒的表面且位于侧板的外侧均通过第一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但是上述专利存在以下不足,绕线时线路都是松散在地上的,这样直接进行缠绕会导致绕线松弛,变得混乱,不便于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可以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来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包括底座、推架和车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柱,且两个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外壁开设有矩形槽,且矩形槽的两端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电动导轨,所述电动导轨的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且电动滑块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壳体,所述导向壳体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刷毛,所述导向壳体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旋转轴,且旋转轴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刷毛,所述导向壳体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导向孔,且导向孔位于第一刷毛和第二刷毛的中间。优选的,所述导向壳体的顶部外壁通过搭扣锁固定有储存壳体,且导向壳体的底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开口。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另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撑柱,且两个第二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放置的卷筒。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缸,且液压缸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块,底座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蓄电池。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柱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机,且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与卷筒一端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向壳体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螺栓与旋转轴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电动滑块、液压缸和电动机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开关开启电动机,从而带动线路缠绕在卷筒上,通过设置有顶板、电动导轨、电动滑块、导向壳体和导向孔,能够线路均匀的缠绕在卷筒上,提高了线路的缠绕质量,方便工作人员使用;2、通过设置有第一刷毛和旋转轴上的第二刷毛,能够将内部的线路进行压紧,防止缠绕的线路松驰,通过开关开启伺服电机,能够带动旋转轴上的第二刷毛对线路表面灰尘进行清理,提高了线路表面的清洁度,便于工作人员使用;3、通过设置有导向壳体上的开口和储存壳体,能够将清洗下的灰尘和杂物进行收集,且开口大口朝上小口朝下,能够防止收集的灰尘流落到外部,提高了存放的可靠性,设置有液压缸和支撑块,能够将装置固定在工作地点,提高了接下来的线路缠绕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的导向壳体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的卷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刷毛、2旋转轴、3第二刷毛、4储存壳体、5第一支撑柱、6开口、7伺服电机、8导向壳体、9电动滑块、10电动导轨、11矩形槽、12顶板、13底座、14车轮、15液压缸、16电动机、17第二支撑柱、18推架、19蓄电池、20卷筒、21支撑块、22导向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3、推架18和车轮14,底座13的顶部外壁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柱5,且两个第一支撑柱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12,顶板12的底部外壁开设有矩形槽11,且矩形槽11的两端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电动导轨10,电动导轨10的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9,且电动滑块9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壳体8,导向壳体8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刷毛1,导向壳体8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旋转轴2,且旋转轴2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刷毛3,导向壳体8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导向孔22,且导向孔22位于第一刷毛1和第二刷毛3的中间,导向壳体8一端外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一侧内壁通过铰链铰接有门板。本技术中,导向壳体8的顶部外壁通过搭扣锁固定有储存壳体4,且导向壳体8的底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开口6,开口6为大口朝上大口朝下,底座13的顶部外壁另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支撑柱17,且两个第二支撑柱17相对的一侧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水平放置的卷筒20,卷筒20的圆周外壁两端均套接有圆形挡板,底座13的底部四角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缸15,且液压缸15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块21,底座13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蓄电池19,第二支撑柱17一端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电动机16,且电动机16的输出端通过螺栓与卷筒20一端外壁固定连接,导向壳体8一侧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7,且伺服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螺栓与旋转轴2一侧外壁固定连接,伺服电机7、电动滑块9、液压缸15和电动机16均通过导线连接有开关,开关通过导线与蓄电池19电性连接。工作原理:在本装置空闲处,将上述中所有驱动件,其指代动力元件、电器件以及适配的电源通过导线进行连接,具体连接手段,应参考下述工作原理中,各电器件之间先后工作顺序完成电性连接,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不在对电气控制做说明。使用前将蓄电池19充满电,然后通过车轮14移动到工作地点上,开启液压缸15,通过液压缸15和支撑块21,能够将装置固定在工作地点,提高了接下来的线路缠绕的稳定性,然后将待缠绕的线路穿过一个导向孔22,然后打开门板,将线路穿过另一个导向孔22,然后将线路一端固定在卷筒20上,通过开关开启电动机16,从而带动线路缠绕在卷筒20上,通过设置有顶板12、电动导轨10、电动滑块9、导向壳体8和导向孔22,能够线路均匀的缠绕在卷筒20上,提高了线路的缠绕质量,方便工作人员使用,通过设置有第一刷毛1和旋转轴2上的第二刷毛3,能够将内部的线路进行压紧,防止缠绕的线路松散,通过开关开启伺服电机7,能够带动旋转轴2上的第二刷毛3对线路表面灰尘进行清理,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3)、推架(18)和车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的顶部外壁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柱(5),且两个第一支撑柱(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底部外壁开设有矩形槽(11),且矩形槽(11)的两端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电动导轨(10),所述电动导轨(10)的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9),且电动滑块(9)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壳体(8),所述导向壳体(8)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刷毛(1),所述导向壳体(8)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旋转轴(2),且旋转轴(2)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刷毛(3),所述导向壳体(8)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导向孔(22),且导向孔(22)位于第一刷毛(1)和第二刷毛(3)的中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包括底座(13)、推架(18)和车轮(1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的顶部外壁一侧的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支撑柱(5),且两个第一支撑柱(5)的顶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顶板(12),所述顶板(12)的底部外壁开设有矩形槽(11),且矩形槽(11)的两端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电动导轨(10),所述电动导轨(10)的底部外壁滑动连接有电动滑块(9),且电动滑块(9)的底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导向壳体(8),所述导向壳体(8)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刷毛(1),所述导向壳体(8)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同一个水平放置的旋转轴(2),且旋转轴(2)的圆周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二刷毛(3),所述导向壳体(8)的两侧外壁均开设有导向孔(22),且导向孔(22)位于第一刷毛(1)和第二刷毛(3)的中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壳体(8)的顶部外壁通过搭扣锁固定有储存壳体(4),且导向壳体(8)的底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开口(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路缠绕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圆
申请(专利权)人:汪圆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