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电分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7038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雷电分流器,该雷电分流器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导电外壳,在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能相对支架转动的集线盘,这样集线盘位于支架一侧,可以避免从两侧夹紧整个集线盘,使得集线盘的转动更加的顺畅;在支架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穿设有转轴,在转轴的第一端和导电外壳之间具有能推动转轴和集线盘同步远离支架的弹性组件,这样弹性组件与集线盘配合设置,可以保证集线盘始终保持着向原理支架一侧移动的趋势,这样不仅保证了在转动时不会引起集线盘与支架的摩擦,还能使得整个集线盘转动更加稳定,不会过紧或者过松,同时,转轴直接与导电外壳导通,导电性良好,还避免了雷电流导流过程中的电弧、打火等安全隐患。

A lightning shu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ghtning diverter, which comprises a bracket, one side of which is installed with a conductive shell, the other side of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collecting disc which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bracket, so that the collecting disc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bracket, the whole collecting disc can be avoided to be clamped from both sides,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collecting disc is more smooth;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seat and a bearing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Between the first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conductive shell, there is an elastic component that can push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collecting plate synchronously away from the bracket. In this way, the elastic component and the collecting plate are arranged in coordination, which can ensure that the collecting plate always keeps the trend of moving to the side of the principle bracket. This not only ensures that the friction between the collecting plate and the bracket will not be caused during the rotation, but also makes the whole At the same time, the rotating shaft is direct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shell, which has good conductivity, and also avoids the hidden dangers of arc, ignition and other safety hazards in the process of lightning current diver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雷电分流器
本技术涉及浮顶储罐雷电分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电分流器。
技术介绍
对于设立在油库和化工厂中的大型立式储罐而言,为了减少内部油品在储存过程中的蒸发损失,储罐通常采用浮顶设计,储罐的浮顶是一个漂浮在储液表面上的浮动顶盖,该顶盖能随着所储存的油品液面的升降而上下浮动,在浮顶与罐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使罐内液体在顶盖上下浮动的同时与外界隔绝,相比于固顶储罐,浮顶储罐可减少油品损失80%左右。由于储罐的浮顶为金属材质,而浮顶储罐的密封装置一般采用丁腈橡胶等绝缘材料制成,这样虽然增强了密封效果,但是却导致金属浮顶与储罐外壁绝缘开来,使浮顶无法接地,使浮盘成为孤立的导体,这就为整个储罐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尤其是在雷雨天气,一旦浮盘遭遇中低频雷电流袭击时,如果不能快速的将雷电流导出引入大地,极易在浮顶罐密封处引发火灾、爆炸等灾害。同时,由于原油电阻率较高,在雷电发生及原油快速装罐时原油均能产生大量静电荷,这些电荷将逐渐地转移到一个带有相反电荷的有引力的导体上。由于受罐壁低电位影响,浮盘将收集原油静电荷,该静电荷的感应电压可达上百甚至上千伏,空气击穿电压约为500kV/m,标准浮盘与罐壁间隙约为200mm,但是由于密封材料老化及工艺偏差,浮盘与罐壁间隙会缩小,因此,当两者之间的静电荷感应电压约为100kV时即可形成引燃性的飞弧放电,一旦密封材料老化油汽溢出,就会引起火灾事故。目前的立式浮顶储罐大多采用两条50mm2的软铜复绞线将浮顶与储罐外壁进行静电接地,这种方式虽然可以达到静电接地的效果,但是缺点明显:软铜复绞线的长度必须大于浮顶可上下移动的长度才能保证当储液量减少,需要保证浮顶位于储罐最低点时接地线依然足够长,由于储罐巨大,接地线长度往往长达几十米,分布在电缆线上的阻抗会非常高,影响电流疏导效果;此外,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界,风吹雨打。同时原油油气中含硫,会导致软铜线极易腐蚀,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CN201820091186.X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浮顶罐伸缩式避雷装置》,包括壳体和支架,壳体内水平贯穿有转轴,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壳体被中间的隔板隔离为导线储仓和板簧蓄能仓,转轴上位于导线储仓内的部分缠绕有导线,导线一端固定在转轴上,导线另一端延伸出壳体连接至浮顶罐内的浮顶上,转轴上位于板簧蓄能仓内的部分缠绕有板簧,板簧一端通过压板固定在转轴上,板簧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导线与板簧的缠绕方向相反。上述分流器可以保证无论浮顶在什么位置,分流器的铜线编织带均处于最小伸出状态,相对于接地线全部暴漏在外界而言,这种分流器使得电流传输的阻抗大大减少,保证了电流能够顺利传至地面,但是这种分流器还存在一些结构上的弊端:1、壳体内水平贯穿有转轴,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架上,这种连接方式为了防止壳体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支架产生摩擦而产生电火花,会在转轴的两端设置定位件,该定位件增大了转动的摩擦阻力,使得转动不顺畅;2、转轴与支架之间通常设置有轴承,轴承和转轴的设置虽然便于了壳体相对于支架旋转,但是作为传导电流的一部分,不锈钢材质的轴承和转轴,其导电能力显然并不理想,这就大大的降低了整个分流器的导电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导电效果好且旋转流畅稳定的雷电分流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雷电分流器,包括支架,具有容置轴承的轴承座;集线盘,位于支架的一侧并绕设有导电线,所述集线盘能在导电线的带动下相对支架正向转动;导电外壳,安装在支架的另一侧并具有第一容腔,所述第一容腔内设置有能使集线盘具有反向转动趋势的卷簧;转轴,穿设在轴承座上,该转轴的第一端容置在第一容腔内,第二端与集线盘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能随集线盘相对支架同步转动;弹性组件,设置在转轴的第一端处,并且,该弹性组件能作用在转轴上使转轴和集线盘始终具有同步远离支架的趋势。为了保证集线盘在转动的时候不会与支架摩擦,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滑动件和弹性件,所述转轴的第一端开设有沿转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导电外壳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容腔,所述滑动件和弹性件沿转轴的轴向方向依次布置在该第二容腔内,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相抵,另一端与滑动件相抵。为了保证弹性件与滑动件匹配,所述滑动件上设置有供弹性件套接的限位凸部。为了保证在转动的同时能更好的对集线盘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转轴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与轴承座相匹配,所述连接部向集线盘一侧延伸有第一安装部,所述连接部向导电外壳一侧延伸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安装部的直径。为了保证转轴在转动时能使卷簧具有弹性势能,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便于使卷簧收折的卡槽,相对应地,所述卷簧的内壁的端头处设置有适配该卡槽的卡接部。为了保证轴承不会脱离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上设置有防止轴承脱离轴承座的限位件。为了保证大风天气不会使导电线晃动,还包括有限制导电线向两侧晃动的防护架,所述防护架设置在导电外壳上并向集线盘一侧延伸。为了保证防护架不会影响导电线的输入和输出,所述防护架具有供导电线穿出的缺口,该缺口与集线盘的导电线输出端相对设置。为了防止导电线与浮顶的连接端突然断开导致导电线快速回卷而引起静电,所述防护架上还设置有防止导电线快速回卷的止退刺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该雷电分流器包括支架,在支架的一侧安装有导电外壳,在支架的另一侧设置有能相对支架转动的集线盘,这样集线盘设置在支架的一侧,可以避免从两侧夹紧整个集线盘,使得集线盘的转动更加的顺畅;在支架上设置有轴承座,轴承座上穿设有转轴,在转轴的第一端和导电外壳之间具有能推动转轴和集线盘同步远离支架的弹性组件,这样弹性组件与集线盘的配合设置,可以保证集线盘始终保持着向原理支架一侧移动的趋势,这样不仅保证了在转动时不会引起集线盘与支架的摩擦,还能使得整个集线盘转动更加稳定,不会过紧或者过松,同时,转轴直接与导电外壳导通,导电性良好,还避免了雷电流导流过程中的电弧、打火等安全隐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雷电分流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雷电分流器的整体结构剖视图(省略防护架);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雷电分流器的整体结构分解图(省略防护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该雷电分流器包括支架1、导电外壳2、转轴4、集线盘5和弹性组件6,其中导电外壳2安装在支架1的一侧,并且该导电外壳2与支架1围合形成第一容腔2a,而集线盘5位于支架1的另一侧,在集线盘5上连接有导电线,为了保证导电效果,本实施例中的导电线为铜线编织带,上述的支架1具有容置轴承的轴承座11,在轴承座11上穿设有转轴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电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架(1),具有容置轴承的轴承座(11);/n集线盘(5),位于支架(1)的一侧并绕设有导电线,所述集线盘(5)能在导电线的带动下相对支架(1)正向转动;/n导电外壳(2),安装在支架(1)的另一侧并具有第一容腔(2a),所述第一容腔(2a)内设置有能使集线盘(5)具有反向转动趋势的卷簧(3);/n转轴(4),穿设在轴承座(11)上,该转轴(4)的第一端容置在第一容腔(2a)内,第二端与集线盘(5)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能随集线盘(5)相对支架(1)同步转动;/n弹性组件(6),设置在转轴(4)的第一端处,并且,该弹性组件(6)能作用在转轴(4)上使转轴(4)和集线盘(5)始终具有同步远离支架(1)的趋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电分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具有容置轴承的轴承座(11);
集线盘(5),位于支架(1)的一侧并绕设有导电线,所述集线盘(5)能在导电线的带动下相对支架(1)正向转动;
导电外壳(2),安装在支架(1)的另一侧并具有第一容腔(2a),所述第一容腔(2a)内设置有能使集线盘(5)具有反向转动趋势的卷簧(3);
转轴(4),穿设在轴承座(11)上,该转轴(4)的第一端容置在第一容腔(2a)内,第二端与集线盘(5)固定连接,所述转轴(4)能随集线盘(5)相对支架(1)同步转动;
弹性组件(6),设置在转轴(4)的第一端处,并且,该弹性组件(6)能作用在转轴(4)上使转轴(4)和集线盘(5)始终具有同步远离支架(1)的趋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6)包括滑动件(61)和弹性件(62),所述转轴(4)的第一端开设有沿转轴(4)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导电外壳(2)之间围合形成第二容腔(4a),所述滑动件(61)和弹性件(62)沿转轴(4)的轴向方向依次布置在该第二容腔(4a)内,并且,所述弹性件(62)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相抵,另一端与滑动件(61)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电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61)上设置有供弹性件(62)套接的限位凸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青科余新其余新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依本立流体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