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转角连接件、车架转角结构以及植保无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970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架转角连接件、车架转角结构以及植保无人车,其中,所述车架转角连接件包括:第一钣金件,该第一钣金件具有第一基板以及由第一基板的边部在该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延伸的外伸部,该第一钣金件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的下侧,并使得外伸部承载于车架主梁的转角处;第二钣金件,该第二钣金件具有第二基板以及由第二基板的边部折弯延伸的第一抵接部,该第二钣金件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的上侧,并使得第一抵接部抵接于外伸部的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架转角连接件不容易弯曲变形,刚性强,使得具有该车架转角连接件的车架转角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不容易破碎,使得具有该车架转角结构的植保无人车使用寿命更长。

Frame corner connector, frame corner structure and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robot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frame corner connector, a frame corner structure and a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vehicle, wherein the frame corner connector includes: a first sheet metal part, the first sheet metal part has a first base plate and an extension extending from the edge of the first base plate in the plane where the first base plate is located, and the first sheet metal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frame main body The second sheet metal part has a second base plate and a first butting part bent and extended by the edge of the second base plate, the second sheet metal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upper side of the frame main beam, and the first butting part is butted to the edge of the extension part. The frame corner conn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easy to bend and deform, and has strong rigidity, so that the frame corner structure with the frame corner connector can bear large pressure and is not easy to be broken, so that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lant protection unmanned vehicle with the frame corner structure is lo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转角连接件、车架转角结构以及植保无人车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地涉及一种车架转角连接件、具有该车架转角连接件的车架转角结构以及具有该车架转角结构的植保无人车。
技术介绍
植保无人车是用于农林植物保护作业的行驶于地面的无人驾驶车,主要包括车架、安装在车架底部的支腿、以及搭载在车架上的导航控制机构和作业机构,可通过地面遥控来实现植保作业,可以实现作物采摘、施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车架作为植保无人车的主体,起承载作用,而现有的植保无人车的车架的安装以及拆卸难度大,安装结构刚性较差,车架在受到撞击等情况下容易破损,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植保无人车车架的安装以及拆卸难度大,安装结构刚性较差,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车架转角连接件,包括:第一钣金件,该第一钣金件具有第一基板以及由所述第一基板的边部在该第一基板所在平面延伸的外伸部,该第一钣金件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的下侧,并使得所述外伸部承载于所述车架主梁的转角处;第二钣金件,该第二钣金件具有第二基板以及由所述第二基板的边部折弯延伸的第一抵接部,该第二钣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主梁的上侧,并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外伸部的边缘。优选地,所述第一钣金件通过所述第一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主梁的下侧,所述第一基板的靠近与所述车架主梁连接处的边部折弯延伸有第二抵接部,该第二抵接部抵接于所述车架主梁的左侧。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主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钣金件通过所述第二基板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主梁的上侧,所述第二基板的靠近与所述车架主梁连接处的边部折弯延伸有第三抵接部,该第三抵接部抵接于所述车架主梁的右侧。优选地,所述第二基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主梁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抵接部和第三抵接部彼此相对设置。本技术在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架转角结构,具有如上所述的车架转角连接件以及所述车架主梁,其中,所述车架主梁包括彼此断开的第一主梁部和第二主梁部;所述第一钣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梁部和第二主梁部的下侧,所述第二钣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主梁部和第二主梁部的上侧,以使得所述第一主梁部和第二主梁部彼此固定;所述外伸部对称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边部,并分别承载于所述第一主梁部和第二主梁部靠近彼此的边缘处。本技术在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植保无人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架转角结构,该车架转角结构连接有轮足。优选地,所述第一基板上设置有第一轮足连接孔,所述第二基板上设置有第二轮足连接孔,所述第一轮足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轮足连接孔彼此相对设置,所述轮足通过所述第一轮足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轮足连接孔连接于所述车架转角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轮足连接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轮足连接孔的直径,所述轮足连接于所述车架转角结构的下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车架转角连接件使得第一抵接部抵接于外伸部的边缘,能够将第一钣金件承受的一部分载荷传递给第二钣金件,不容易弯曲变形,刚性强,使得具有该车架转角连接件的车架转角结构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不容易破碎,使得具有该车架转角结构的植保无人车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架转角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车架转角结构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中第一钣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第二钣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车架转角结构及轮足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钣金件11第一基板111第一轮足连接孔12外伸部13第二抵接部2第二钣金件21第二基板211第二轮足连接孔22第一抵接部23第三抵接部100车架主梁200轮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将不同技术特征区别开来,并不用于限定技术特征的轻重主次,在需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特征所能达到的效果基本相同。另外,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架转角连接件,包括第一钣金件1和第二钣金件2。第一钣金件1具有第一基板11以及由第一基板11的边部在该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延伸的外伸部12,该第一钣金件1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100的下侧,并使得外伸部12承载于车架主梁100的转角处;第二钣金件2具有第二基板21以及由第二基板21的边部折弯延伸的第一抵接部22,该第二钣金件2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100的上侧,并使得第一抵接部22抵接于外伸部12的边缘。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钣金件1用于安装轮足200,其外伸部在受力时易发生较大弯曲变形,进而易导致第一钣金件1很容易发生疲劳失效。而本技术的车架转角连接件使得第一抵接部22抵接于外伸部12的边缘,能够将第一钣金件1承受的一部分载荷传递给第二钣金件2,从而减少第一钣金件1的弯曲变形,提高结构的刚性,防止第一钣金件1发生疲劳失效。第一钣金件1优选地通过第一基板11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100的下侧,而第一基板11通过六角螺栓与车架主梁100固定连接以便于拆装,第一基板11的靠近与车架主梁100连接处的边部折弯延伸有第二抵接部13,该第二抵接部13抵接于车架主梁100的左侧。如此设置,可将用于连接第一基板11和车架主梁100的六角螺栓所承受的一部分剪力由第二抵接部13传递给车架主梁100,防止六角螺栓承受过大的载荷而失效。第二钣金件2进一步优选地通过第二基板21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100的上侧,而第二基板21通过六角螺栓与车架主梁100固定连接以便于拆装,第二基板21的靠近与车架主梁100连接处的边部折弯延伸有第三抵接部23,该第三抵接部23抵接于车架主梁100的右侧。如此设置,可将用于连接第二基板21和车架主梁100的六角螺栓所承受的一部分由第三抵接部23传递给车架主梁100,防止六角螺栓承受过大的载荷而失效。为了使得第一钣金件1和第二钣金件2尽可能的为六角螺栓分担剪力,第二抵接部13和第三抵接部23可以设置为彼此相对,如此设置,可将用于连接第一基板1和车架主梁100的六角螺栓以及用于连接第二基板21和车架主梁100的六角螺栓所承受的一部分剪力同时转移给第二抵接部13和第三抵接部23,进而保证六角螺栓的连接可靠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车架转角连接件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100的转角处,具体为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100的彼此具有夹角的第一主梁部和第二主梁部上,而车架主梁100能够通过该车架转角连接件连接轮足200,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钣金件(1),该第一钣金件(1)具有第一基板(11)以及由所述第一基板(11)的边部在该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延伸的外伸部(12),该第一钣金件(1)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100)的下侧,并使得所述外伸部(12)承载于所述车架主梁(100)的转角处;/n第二钣金件(2),该第二钣金件(2)具有第二基板(21)以及由所述第二基板(21)的边部折弯延伸的第一抵接部(22),该第二钣金件(2)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主梁(100)的上侧,并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部(22)抵接于所述外伸部(12)的边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钣金件(1),该第一钣金件(1)具有第一基板(11)以及由所述第一基板(11)的边部在该第一基板(11)所在平面延伸的外伸部(12),该第一钣金件(1)固定连接于车架主梁(100)的下侧,并使得所述外伸部(12)承载于所述车架主梁(100)的转角处;
第二钣金件(2),该第二钣金件(2)具有第二基板(21)以及由所述第二基板(21)的边部折弯延伸的第一抵接部(22),该第二钣金件(2)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主梁(100)的上侧,并使得所述第一抵接部(22)抵接于所述外伸部(12)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钣金件(1)通过所述第一基板(11)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主梁(100)的下侧,所述第一基板(11)的靠近与所述车架主梁(100)连接处的边部折弯延伸有第二抵接部(13),该第二抵接部(13)抵接于所述车架主梁(100)的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1)通过螺栓与所述车架主梁(10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钣金件(2)通过所述第二基板(21)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主梁(100)的上侧,所述第二基板(21)的靠近与所述车架主梁(100)连接处的边部折弯延伸有第三抵接部(23),该第三抵接部(23)抵接于所述车架主梁(100)的右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架转角连接件,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吉贤陈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