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点焊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970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提高焊接效率的凸点焊接结构,在加强板上凸起结构,副车架上板的前下摆前安装位设有若干焊接点,所述加强板接触面上设有的凸起结构,在加强板与副车架上板的前下摆前安装位进行焊接时作为焊点。结构能够在单位面积上产生较传统点焊接更大的压力以及电流密度,所以更容易压破接触面上存在的氧化膜,同时产生更为集中的热量。对于副车架上板和加强板这类薄板形工件,由于焊接时工件熔化部位为凸起结构,因此不会涉及到工件本身的物理性质,有效避免了工件加热变形,同时觉少了夹具投入,提高了焊接效率。

A kind of convex weld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x point welding structure which can improve the welding efficiency. The convex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reinforcing plate, the front lower swing front mounting position of the upper plate of the sub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welding points, and the convex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contact surface of the reinforcing plate, which is used as the welding point when the reinforcing plate is welded with the front lower swing front mounting position of the upper plate of the subframe. The structure can produce more pressure and current density per unit area than the traditional spot welding, so it is easier to crush the oxide film on the contact surface, and generate more concentrated heat at the same time. For the thin plate-shaped workpieces such as the upper plate of the subframe and the reinforcing plate, because the melting part of the workpieces is a convex structure during weld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workpieces themselves will not be involved, effectively avoiding the heating deformation of the workpiece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put of the clamps is reduced, and the weld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凸点焊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凸点焊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领域在涉及副车架上板与加强板搭接时,往往使用点焊技术。点焊,是指焊接时利用柱状电极,在两块搭接工件接触面之间形成焊点的焊接方法。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点焊焊接薄板中焊点加强结构”,其公告号CN201632782U,包括叠置设置的两个薄板,当所述的一侧薄板的厚度小于预定值并需要对焊点进行加强时,在该侧薄板的点焊焊点处设置有加强垫板或者当所述的两侧薄板的厚度都小于预定值并需要对焊点进行加强时,在两侧薄板的点焊焊点处分别设置有加强垫板。点焊技术要求其焊接时的相互接触部位作为连接结构,在通电情况下,利用电阻热将两块搭接工件接触面熔化,冷却后接触面连接在一起。这种连接结构由于将其工件本身作为焊接结构,因此在涉及薄板形工件,例如副车架上板与加强板时,易造成工件加热时弯曲变形,同时考虑到工件接触面往往为平整结构,缺乏焊接时的限位结构,因此需要使用特制夹具将其位置固定,由此带来夹具方面的成本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焊接结构易造成副车架上板与加强板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焊接效率的凸点焊接结构,在不改变工件功能以及焊接方式的情况下,提高薄副车架上板与加强板之间的焊接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凸点焊接结构,包括加强板、副车架上板,所述加强板与副车架上板相接触面设有若干凸起结构,所述副车架上板的前下摆前安装位设有若干焊接点,焊接点位置与凸起结构位置一一对应。加强板接触面上设有的凸起结构,在加强板与副车架上板的前下摆前安装位进行焊接时作为焊点,凸起结构在焊接过程中与副车架上板的前下摆前安装位焊接面接触,电极通电后,在凸起结构处产生电阻热,由于凸起结构能够在单位面积上产生较传统点焊接更大的压力以及电流密度,所以更容易压破接触面上存在的氧化膜,同时产生更为集中的热量。对于副车架上板和加强板这类薄板形工件,由于焊接时工件熔化部位为凸起结构,因此不会涉及到工件本身的物理性质,有效避免了工件加热变形。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结构为为冲压成型结构,冲压工艺保证了凸起结构与副车架上板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在焊接过程中,冲压制成的凸起结构使得通电加热后,凸起结构与副车架上板之间保持物理共性,在随后的冷却结晶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焊接工艺由于焊渣未清理干净而导致连接处出现夹渣,降低焊接强度的问题。作为优选,所述凸起结构为半球体,所述凸起结构与加强板表面连接处设有环形槽,半球形凸起结构可以在未通电时依靠外部压力有效压破副车架上板的前下摆前安装位焊接处的氧化膜,使得两工件形成良好的物理连接,防止氧化膜的存在而影响后续焊接效果。同时设置环形槽,防止凸点结构在熔化后,多余金属因为两块工件贴合而受到挤压残留在焊点周围,形成板件间隙,影响焊接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焊接点与凸起结构位置相对应,焊接点为浅坑状,所述焊接点内设有半球状触点。与凸起结构位置对应的浅坑状焊接点主要起限位作用,传统点焊需要使用特定工装夹具来固定工件,对于副车架上板这类工件,由于结构相对复杂,所以需要设计专用夹具,因此带来较大的夹具类固定投资。焊接点设计为浅坑状,可以在焊接时依靠凸起结构与焊接点的配合来确定焊接位置,省去了复杂的夹具设计与投入。焊接点内半球状触点作用与凸起结构相同,在通电过程中可以在单位面积产生更大的压力与电流密度,在焊接点产生更集中的热量,有利于金属工件的熔化,减少了焊接时间。同时半球形触点与浅坑底部形成的槽同样起防止凸点结构在熔化后,多余金属因为两块工件贴合而收到挤压残留在焊点周围,形成板件间隙的作用。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减小工件焊接时的变形;(2)提高了焊接效率;(3)减小了夹具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加强板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副车架上板的前下摆前安装位结构示意图。图中:1、加强板2、凸起结构3、环形槽4、副车架上板5、焊接点6、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凸点焊接结构,包括加强板1、副车架上板4,所述加强板1与副车架上板4相接触面设有3个凸起结构2,所述副车架上板4的前下摆前安装位设有3个焊接点5。加强板1接触面上设有的凸起结构2,在加强板1与副车架上板4的前下摆前安装位进行焊接时作为焊点,凸起结构2在焊接过程中与副车架上板4的前下摆前安装位焊接面接触,电极通电后,在凸起结构2处产生电阻热,由于凸起结构2能够在单位面积上产生较传统点焊接更大的压力以及电流密度,所以更容易压破接触面上存在的氧化膜,同时产生更为集中的热量。对于副车架上板4和加强板1这类薄板形工件,由于焊接时工件熔化部位为凸起结构2,因此不会涉及到工件本身的物理性质,有效避免了工件加热变形。在焊接过程中首先将加强板1上的凸起结构2以及副车架上板4的的前下摆前安装位上的焊接点5分别连接电极,在夹具的夹持下,凸起结构2受到压力作用和焊接点5发生挤压,凸起结构2首先将两接触面上存在的氧化膜压破,保证了两接触面形成良好的物理接触,保证了后续电流的通过,电极通电后在凸起结构2与焊接点5之间形成电阻热,凸起结构2与焊接点5熔化,形成熔核,电路断开后保持压力,使熔核在压力作用下逐渐冷却凝固,形成连接点,此时加强板1与副车架上板4焊接在一起。所述凸起结构2为加强板1冲压制成,冲压工艺保证了凸起结构2与副车架上板4之间的连接稳固性,同时在焊接过程中,冲压制成的凸起结构2使得通电加热后,凸起结构2与副车架上板4之间保持物理共性,在随后的冷却结晶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焊接工艺由于焊渣未清理干净而导致连接处出现夹渣,降低焊接强度的问题。所述凸起结构2为半球体,所述凸起结构2与加强板1表面连接处设有环形槽3,半球形凸起结构2可以在未通电时依靠外部压力有效压破副车架上板4的前下摆前安装位焊接处的氧化膜,使得两工件形成良好的物理连接,防止氧化膜的存在而影响后续焊接效果。同时设置环形槽3,防止凸点结构在熔化后,多余金属因为两块工件贴合而收到挤压残留在焊点周围,形成板件间隙,影响焊接强度。所述焊接点5与凸起结构2位置相对应,焊接点5为浅坑状,所述焊接点5内设有半球状触点6。与凸起结构2位置对应的浅坑状焊接点5主要起限位作用,传统点焊需要使用特定工装夹具来固定工件,对于副车架上板4这类工件,由于结构相对复杂,所以需要设计专用夹具,因此带来较大的夹具类固定投资。焊接点5设计为浅坑状,可以在焊接时依靠凸起结构2与焊接点5的配合来确定焊接位置,省去了复杂的夹具设计与投入。焊接点5内半球状触点6作用与凸起结构2相同,在通电过程中可以在单位面积产生更大的压力与电流密度,在焊接点5产生更集中的热量,有利于金属工件的熔化,减少了焊接时间。同时半球形触点6与浅坑底部形成的槽同样起防止凸点结构在熔化后,多余金属因为两块工件贴合而收到挤压残留在焊点周围,形成板件间隙的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点焊接结构,包括加强板、副车架上板,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板与副车架上板相接触面设有若干凸起结构,所述副车架上板的前下摆前安装位设有若干焊接点,焊接点位置与凸起结构位置一一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凸点焊接结构,包括加强板、副车架上板,其特征是所述加强板与副车架上板相接触面设有若干凸起结构,所述副车架上板的前下摆前安装位设有若干焊接点,焊接点位置与凸起结构位置一一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点焊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凸起结构为冲压成型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凸点焊接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星平过海
申请(专利权)人: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