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70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包括横梁、用来架设横梁的立柱以及设于立柱下部的底座,底座上设有回转油缸,回转油缸通过拉杆与托盘相连,托盘上安装有下定位板,与下定位板对应的上定位板安装在外壳夹具上,主轴与主电机(图未视)相连,主轴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回转油缸通过拉杆带动托盘及固定在下定位板上的电机壳上移,移至与上定位板接触进而实现对电机壳的夹紧,上定位板和外壳夹具一起随着与主轴相连的工作台高速旋转,对电机壳进行加工,这种装夹方式有效地保证了电机壳的同轴度和垂直度要求,从而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横梁上连接有刀杆,刀杆上装有多个车刀,实现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所有加工,保证精度。

A special vertical lathe for machining motor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ecial vertical car for machining the motor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crossbeam, a column for erecting the crossbeam and a base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lumn.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on oil cylind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tray through a pull rod. The tray is equipped with a lower positioning plate, and the upper positioning plate corresponding to the lower positioning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shell clamp. The main shaft and the main motor (not shown in the figure) are in phase The main shaf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worktable. The rotary oil cylinder drives the tray and the motor shell fixed on the lower locating plate to move up through the pull rod, and moves to contact with the upper locating plate to realize the clamping of the motor shell. The upper locating plate and the shell clamp rotate together with the worktable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haft at a high speed to process the motor shell. This clamping method effectively ensures the coaxiality of the motor shell Degree and perpendicularity requirements, so as to ensure the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processing quality; the crossbeam is connected with a tool bar, which is equipped with multiple turning tools, so as to complete all processing in one clamping and ensure the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立车设备,特别指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
技术介绍
电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当中,而电机外壳的制造通常是在车床上完成的。在现在实际生产加工过程中,因为电机壳大多数呈圆筒状,所以装夹固定存在一定的困难,电机壳的装夹方式直接决定了加工的精度和质量,因此一个稳定度高、固定性好的装夹方式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常见的车床上的传统夹具较为复杂,经常需要多次装夹并且装夹过程耗时耗力,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包括横梁、用来架设横梁的立柱以及设于立柱下部的底座,其中:所述的底座上设有回转油缸,回转油缸通过拉杆与托盘相连,托盘上安装有下定位板,与下定位板对应的上定位板安装在外壳夹具上,主轴与主电机(图未视)相连,主轴与工作台固定连接,外壳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横梁上连接有刀杆,刀杆上装有多个车刀。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立柱上部安装有回转滑座和横梁滑座,横梁滑座套设于回转滑座内,横梁滑座与滚珠丝杆装置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车刀可以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托盘通过锥端紧定螺钉和螺母与拉杆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滚珠丝杆装置与伺服电机相连,刀杆在竖直方向上与滑枕相连,并且也设有相应的滚珠丝杆装置(图未视)和伺服驱动器(图未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工作台与托盘之间设有防尘圈,托盘与外壳夹具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其他零部件之间也相应设有其他密封件(图未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托盘和下定位板之间通过支承套进行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的托盘上的下定位板,利用下定位板的止口及端面来定位待加工的电机壳,回转油缸通过拉杆带动托盘及固定在下定位板上的电机壳上移,移至与上定位板接触进而实现对电机壳的夹紧,上定位板和外壳夹具一起随着与主轴相连的工作台高速旋转,对电机壳进行车削加工,这种装夹方式有效地保证了电机壳的同轴度和垂直度要求,从而保证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并且相比传统的夹具,大大缩短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刀杆上的车刀实现了电机壳加工在一次装夹中完成所有需加工的部分,保证电机壳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序号说明:1、横梁,2、立柱,3、底座,4、回转油缸,5、拉杆,6、托盘,7、上定位板,8、下定位板,9、外壳夹具,10、主轴,11、工作台,12、刀杆,13、车刀,14、回转滑座,15、横梁滑座,16、滚珠丝杆装置,17、锥端紧定螺钉,18、螺母,19、伺服电机,20、防尘圈,21、O型密封圈,22、支承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如图1所示,该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包括横梁1、用来架设横梁的立柱2以及设于立柱下部的底座3,其中:所述的底座3上设有回转油缸4,回转油缸通过拉杆5与托盘6相连,托盘上安装有下定位板7,与下定位板对应的上定位板8安装在外壳夹具9上,主轴10与主电机(图未视)相连,主轴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外壳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横梁1上连接有刀杆12,刀杆上装有多个车刀13,首先,在托盘6上通过下定位板7将待加工的电机外壳固定好,再通过回转油缸4内部的活塞推动拉杆5,拉杆推动托盘,将电机外壳往上推,工作台11上的外壳夹具9的位置不变,外壳夹具上装有上定位板8,当拉杆5往上推的时候,电机外壳碰到上定位板,从而达到夹紧,开始加工时,主电机(图未视)驱动主轴10旋转,主轴带动工作台11旋转,工作台旋转带动外壳夹具9旋转,夹具旋转带动上定位板8旋转,工作台旋转同时带动托盘6及待加工的电机外壳旋转,使得电机外壳处于旋转状态在刀杆12的车刀作用下完成车削加工,利用下定位板的止口及端面来定位待加工的电机壳,回转油缸通过拉杆带动托盘及固定在下定位板上的电机壳上移,移至与上定位板接触进而实现对电机壳的夹紧,上定位板和外壳夹具一起随着与主轴相连的工作台高速旋转,对电机壳进行车削加工,这种装夹方式有效地保证了电机壳的同轴度和垂直度要求。如图1所示,所述的立柱2上部安装有回转滑座14和横梁滑座15,横梁滑座套设于回转滑座内,横梁滑座15与滚珠丝杆装置16相连,实现刀杆12以及刀杆下端的车刀13实现水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如图1所示,所述的车刀13可以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实现一次装夹完成所有需加工的部分,以保证其加工精度。如图1所示,所述的托盘6通过锥端紧定螺钉17和螺母18与拉杆5固定连接,实现拉杆与托盘之间的固定,完成拉杆后续推动托盘运动的工作过程。如图1所示,所述的滚珠丝杆装置16与伺服电机19相连,伺服电机与滚珠丝杆装置共同配合,实现刀杆12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移动;刀杆12的竖直方向上与滑枕23相连,并且也设有相应的滚珠丝杆装置(图未视)和伺服驱动器(图未视),完成刀杆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如图1所示,所述的工作台11与托盘6之间设有防尘圈20,防止灰尘卡积,减少污染,避免影响零部件之间的正常运转;托盘与外壳夹具9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21,保证符合生产要求的密封性能,其他零部件之间也相应设有其他密封件(图未视)。如图1所示,所述的托盘6和下定位板7之间通过支承套22进行连接,起到支撑和固定加强的作用。本技术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包括横梁(1)、用来架设横梁的立柱(2)以及设于立柱下部的底座(3),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底座(3)上设有回转油缸(4),回转油缸通过拉杆(5)与托盘(6)相连,托盘上安装有下定位板(7),与下定位板对应的上定位板(8)安装在外壳夹具(9)上,主轴(10)与主电机相连,主轴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外壳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横梁(1)上连接有刀杆(12),刀杆上装有多个车刀(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包括横梁(1)、用来架设横梁的立柱(2)以及设于立柱下部的底座(3),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底座(3)上设有回转油缸(4),回转油缸通过拉杆(5)与托盘(6)相连,托盘上安装有下定位板(7),与下定位板对应的上定位板(8)安装在外壳夹具(9)上,主轴(10)与主电机相连,主轴与工作台(11)固定连接,外壳夹具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横梁(1)上连接有刀杆(12),刀杆上装有多个车刀(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柱(2)上部安装有回转滑座(14)和横梁滑座(15),横梁滑座套设于回转滑座内,横梁滑座(15)与滚珠丝杆装置(16)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电机壳的专用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刀(13)可以为左、右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景年
申请(专利权)人:岳阳岳机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