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薇专利>正文

自来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594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来水龙头,由进水口、手把、阀体、启闭杆、阀芯和出水口等组成,阀芯可在阀体腔内上下移动,阀体上部有启闭杆通孔和上密封圈,手把与阀体有互为配合的手把活动槽脊,阀芯主体呈带底孔的筒形,阀体腔与阀芯腔相通,阀芯的底部有密封圈。本自来水龙头可广泛应用于家庭、餐饮部门等自来水管道及饮用水箱上,具有启闭省力、快捷,因磨损造成的跑漏水和损坏的机率减少一半及阀芯易制,是一种理想的节水型水龙头。(*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饮用水水箱和自来水管道的自来水龙头,特别适于家庭应用。沿用多年的自来水龙头是把手与启闭螺杆呈“T”字形,螺杆下端直接与橡胶密封圈相连,关闭时,要将把手顺时针拧动多圈,将密封圈压得紧紧的,才能将水关闭。这类老式水龙头,因关闭费时而浪费水,又因拧紧压实才能将水关严,造成橡胶密封圈磨损快,易发生跑漏水或更换水龙头的事。CN94238535.7公开了余祥先生的新颖的自来水龙头专利技术,作了实质性的改进,可用提压方式操纵水龙头的启闭,快捷,使用方便,减少水的浪费,且启闭杆与下端的橡胶密封圈分离,轻触即堵,橡胶密封圈的磨损小,不易发生跑漏水或损坏现象。但其美中不足的是该水龙头的阀芯结构精细,制作不甚方便,且该阀芯上下两端均需有橡胶密封圈,特别是阀芯上端的密封圈,与启闭杆直接磨擦,比下端的密封圈易磨损。多一个密封圈,就多一个跑漏水的隐患。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设计出一种启闭省力、快捷,水浪费小,阀芯上只用一个橡胶密封圈,磨损小,不易跑漏水和损坏的自来水龙头。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它包含有进水口、手把、阀体、启闭杆、阀芯和出水口等,阀芯可在阀体腔内上下移动,阀体上部有启闭杆通孔和上密封圈,手把内壁与阀体外壁有相互配合的手把活动槽脊,阀芯主体呈带底孔的筒形,阀体腔与阀芯腔相通,阀芯的底部为阀芯密封圈。本技术的完善措施是阀芯外周有导向托环;上密封圈上方有密封圈压帽;启闭杆上有“十”字形导向架;出水口内有支架和水缓冲滤网。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予以详述目前,自来水龙头的外形多样,向美化发展。从结构来说,趋于快捷、灵便和节水型,但它们均包含有进水口1、手把3、阀体2、启闭杆7、阀芯9和出水口13,手把3和阀体有相互配合的手把活动槽脊,如用拧动方式启闭的,则该槽脊就以内外螺纹的形式;如按提式的,则以纵向槽脊形式。本技术及余祥先生的CN94238535.7的专利技术与传统自来水龙头相比,一个显明不同的特征是启闭杆7与手把3、启闭杆7与阀芯9的连接分别是活动式和触碰式的连接,这样既有利于减少相关零件的磨损,又使使用轻便快捷。本技术特有的阀芯结构呈带底孔16的筒形,阀体腔6与阀芯腔11直接相通,阀芯密封圈12套在阀芯的底孔16周围。在阀芯9中只需一个密封圈即可,比现有技术减少一个密封圈,即可使跑漏水的概率与易损率降低一半。筒形阀芯9可以是直筒形,也可以是钵形,阀芯腔11是一个完整腔,其内无隔壁。手把3与阀体2上部中心位置都有一个启闭杆7通孔,启闭杆上端有一直径大于通孔的球部,与手把3呈活动连接,阀体2通孔的上方有上密封圈5,可用螺母式的密封圈压帽4将该密封圈5压紧。当然,不用压帽4,改为无毒、非可溶性的胶胶合也可。启闭杆7下端为一锥体,与阀芯9底孔16及其周围的阀芯密封圈12的连接是触碰式的。启闭杆7的近锥体部或中部有一“十”字形或带辐的轮形等形式的导向架(环、圈)。阀芯9外周有一导向托环10。如果说阀芯9的外径略小于阀体2的内径,即两壁紧靠,也可不用导向托环10,但这会减少阀芯9的举升力。出水口13内的支架15可作水缓冲滤网14或阀芯9的支架,它可制成上小下大的双园环形,水缓冲滤网14,使过滤水缓泻。本技术的动作机理如下当手把3下压(或拧紧),启闭杆7下端的锥体与阀芯密封圈12配合,将底孔16堵严,无水下流,水龙头处于关闭状态。在刚关闭时,阀体腔6与阀芯腔11因在关闭前已将腔内的水流失。故该两腔内的水压小于进水口1的水压,此时,进水口1的水通过阀体2内壁与阀芯9外壁的阀隙涌进阀体腔6与阀芯腔11内,直至两处的水压平衡止。若需打开水龙头,则手把3上提(或拧松),启闭杆7下端锥体脱离底孔16,阀体腔6与阀芯腔11的水从底孔16流走,(附图中的小箭头指明上述流向),该两腔6与11的水压骤减,又在进水口1高水压对导向托环10的举升力的作用下,阀芯9向上浮,进水口1的水便如附图中的大箭头所指方向经出水口13流出。本水龙头的制作可用工程塑料注塑实现,密封圈可用橡胶或树脂制成,除阀芯9应考虑用轻质材料制作外,其它也可用铁铸造和精加工制得。因自来水龙头需系列化生产,以配合不同管径的水管,故不再罗列各零部件尺寸,更何况这也是同行科技人员均能自行解决的。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启闭省力,快捷,阀芯上密封圈这一易磨损件少,由此引起的跑漏水和损坏的机率减少一半,水流失少,阀芯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自来水龙头.包含有进水口(1)、手把(3)、阀体(2)、启闭杆(7)、阀芯(9)和出水口(13),阀芯(9)可在阀体腔(6)内上下移动,阀体(2)上部有启闭杆通孔和上密封圈(5),手把(3)与阀体(2)有相互配合的手把活动槽脊,其特征在于阀芯(9)主体呈带底孔(16)的筒形,阀体腔(6)与阀芯腔(11)相通,阀芯的底部有阀芯密封圈(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阀芯(9)外周有导向托环(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上密封圈(5)上方有密封圈压帽(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启闭杆(7)上有“十”字形导向架(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龙头,其特征是出水口(13)内有支架(15)和水缓冲滤网(14)。专利摘要一种自来水龙头,由进水口、手把、阀体、启闭杆、阀芯和出水口等组成,阀芯可在阀体腔内上下移动,阀体上部有启闭杆通孔和上密封圈,手把与阀体有互为配合的手把活动槽脊,阀芯主体呈带底孔的筒形,阀体腔与阀芯腔相通,阀芯的底部有密封圈。本自来水龙头可广泛应用于家庭、餐饮部门等自来水管道及饮用水箱上,具有启闭省力、快捷,因磨损造成的跑漏水和损坏的机率减少一半及阀芯易制,是一种理想的节水型水龙头。文档编号F16K31/14GK2343445SQ9821953公开日1999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9日专利技术者徐薇 申请人:徐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来水龙头,包含有进水口(1)、手把(3)、阀体(2)、启闭杆(7)、阀芯(9)和出水口(13),阀芯(9)可在阀体腔(6)内上下移动,阀体(2)上部有启闭杆通孔和上密封圈(5),手把(3)与阀体(2)有相互配合的手把活动槽脊,其特征在于阀芯(9)主体呈带底孔(16)的筒形,阀体腔(6)与阀芯腔(11)相通,阀芯的底部有阀芯密封圈(12)。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薇
申请(专利权)人:徐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