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610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四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输入电源经电感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和二极管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输出电源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流反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采用各自的驱动电路、放电电路和电流反馈电路,能够实现均流驱动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

A current sharing circuit driven by double switche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rrent sharing circuit driven by a double on-off switch,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driving module and a second driving modul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the first driving module comprises a first switch tube, a third third pole tube, a first resistance, a second resistance, a third resistance, a fourth resistance, a fifth resistance and a sixth resistance; the second driving module comprises a second switch tube, a fourth third pole tube and a second The seventh resistance, the eighth resistance, the ninth resistance, the tenth resistance, the eleventh resistance and the twelfth resistance; the input power supply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first switch tube, the input end of the second switch tube and the diode anode through inductance; the cathode of the di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power supply; the other end of the sixth resistanc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twelfth resistance are connected to the current feedback End. The first switch tube and the second switch tube of the invention adopt respective driving circuit, discharge circuit and current feedback circuit, and can realize current sharing driving of the first switch tube and the second switch tub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管驱动
,特别涉及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LED的供电电路常使用boost升压电路,给串联的LED灯条提供高压,并稳定电流。但是对于300W以上的LED供电电路,现有的使用单开关管(三极管或MOS管)的boost升压电路产生大电流存在一定的难点,同时容易导致开关管温升问题。现有技术也有采用两颗开关管的boost升压电路,但由于不同开关管不可避免的存在微小差异,直接简单的并联会导致开关时间不一致,不能很好的平摊电流,必然有一颗开关管电流大、温度高,并且温度越高,内阻越小,电流越大造成恶性循环,如图1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所述电路既能提高额定电流,又能大幅度减低温升,同时不会产生电路结构臃肿、可靠性低、增加成本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四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驱动信号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驱动信号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输入电源经电感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和二极管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输出电源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流反馈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第一N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第二N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栅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漏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源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栅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源极。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第一P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第二P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栅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源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栅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源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漏极。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第一NPN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第二NPN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基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为集电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为发射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基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为集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为发射极。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第一PNP三极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第二PNP三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基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为发射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为集电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基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为发射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为集电极。优选的,所述第三三极管为第三PNP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为第四PNP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为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入端为发射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出端为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为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入端为发射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出端为集电极。优选的,所述第三三极管为第三NPN三极管;所述第四三极管为第四NPN三极管;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为基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入端为集电极;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出端为发射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为基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入端为集电极;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出端为发射极。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七电阻的阻值相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八电阻的阻值相等;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九电阻的阻值相等;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十电阻的阻值相等;所述第五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阻值相等;所述第六电阻的阻值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阻值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七电阻为可调电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设置,能够平摊电流;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控制端接第三三级管/第四三极管,当IC驱动信号GATE变为低电平时,第三三级管/第四三极管对地导通,能够加速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管栅极和源极间的结电容放电,减少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开关瞬间损耗,降低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温度,提高工作效率的设置,既能提高额定电流,又能大幅度减低温升;同时,为了解决采用两个开关管会因为器件差异性,导致开关时间不同步和电路工作不稳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两个开关管的驱动电路串联各自的驱动电阻、放电电阻和反馈电阻,且PCB线路对称设置,能够确保两个开关管工作环境一致。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列举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两开关管不均流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两开关管均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Q2、第四三极管Q4、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和第十二电阻R12;驱动信号端GATE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四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n驱动信号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n驱动信号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n输入电源经电感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和二极管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输出电源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流反馈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驱动模块和第二驱动模块;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三三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二开关管、第四三极管、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和第十二电阻;
驱动信号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
驱动信号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控制端相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分别相连接;
输入电源经电感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和二极管阳极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输出电源相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电流反馈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均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第一N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第二N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栅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漏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源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栅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源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关管驱动的均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为第一PMOS管;所述第二开关管为第二PMOS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为栅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入端为源极;所述第一开关管的输出端为漏极;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亮劲吴海清薛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厦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