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旋钮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65435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8 0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旋钮推进装置,包括第二筒身,所述第二筒身的上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筒身的外侧设有旋转开关,所述第二筒身的内侧设有挡板,旋转开关与挡板固定连接,旋转开关带动挡板旋转后挡板可以对齐或避开出料口。出料口具有打开和使用两个状态,可以通过旋转开关调节,分别是挡板对齐出料口的情况和挡板避开出料口的情况;在与推进装置组合后,活塞想要把第二筒身内的原粉推出,同时需要旋转开关和旋钮配合,双重保险显著地降低了原粉的意外掉落。此发明专利技术用于投放粉末设备领域。

A double knob propuls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 knob propul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econd barrel,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rotary switch, the inner side of the second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e rotary switch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ffle, the rotary switch with a rotary baffle can align or avoid the discharge port. The discharge port has two states of opening and using, which can be adjusted by turning the switch, i.e. the condition that the baffle plate is aligned with the discharge port and the condition that the baffle plate avoids the discharge port; after being combined with the propulsion device, the piston wants to push out the raw powder in the second barrel, at the same time, it needs to rotate the switch and the knob to cooperate, so the double insuranc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ccidental drop of the raw powder. The invention is used in the field of powder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旋钮推进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投放粉末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旋钮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药粉可以给患者服用,一般是直接吞服,达到治疗的目的。其中要精确控制药量,服用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身体康复。中药药粉,也称原粉,以动物脏器或其他草药为原料,通过研磨、干燥以及打粉流程制作成粉末状。比如说熊胆粉,其价格非常昂贵,所以要尽可能地避免原粉的浪费。原粉分为散装和药囊精装,散装的原粉较为经济实惠,一般通过玻璃瓶保存,同时也会做好防潮措施,在使用时将原粉倒出,称量并服用。在现有的操作中,倒出原粉和重新称量都会让原粉损失,既可能是附着在部件上,也可能是掉落桌面地面,还有一种情况是出料口朝下时意外晃动也会导致原粉掉落。所以针对如何避免原粉意外掉落这个问题,我司提出了新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可临时堵住出料口的双旋钮推进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旋钮推进装置,包括第二筒身,所述第二筒身的上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筒身的外侧设有旋转开关,所述第二筒身的内侧设有挡板,旋转开关与挡板固定连接,旋转开关带动挡板旋转后挡板可以对齐或避开出料口。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挡板为圆板结构,所述挡板上至少设有一个过渡穿孔。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开关的侧面设有防滑纹。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旋转开关的侧面设有两个摆臂,两个摆臂分别位于出料口两侧,两个摆臂的长度均大于出料口到旋转开关的距离,当两个摆臂分别接触出料口时对应产生两个极限位置。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其中一个极限位置下,挡板避开出料口,在另一个极限位置下,挡板遮挡出料口。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活塞、运动杆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活塞固定在运动杆件上,所述驱动部件带动运动杆件伸缩使活塞在第二筒身内移动。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推进装置还包括第一筒身,第一筒身与第二筒身连接,所述第一筒身的内壁设有螺旋上升的第一沟槽;还包括引导套筒,所述引导套筒为桶状结构,所述引导套筒的左右侧壁设有沿引导套筒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沟槽;所述运动杆件的左右侧壁设有凸起,所述第一筒身收纳引导套筒,所述引导套筒收纳运动杆件,所述凸起穿过第二沟槽嵌入第一沟槽,所述运动杆件在引导套筒的旋转下运动杆件做升降运动;还包括旋钮,所述旋钮设置在第一筒身的下端,所述旋钮与引导套筒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筒身的下端设有通孔,所述旋钮的上端设有可嵌入上述通孔的圆台,所述圆台穿过通孔后连接到引导套筒。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条所述第二沟槽的上端进一步沿引导套筒的周向弯折延伸,在后形成的这个弯折所在高度等于第一沟槽上端出口的高度。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旋钮和第一筒身之间设有密封垫。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旋钮的侧壁设有防滑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出料口具有打开和使用两个状态,可以通过旋转开关调节,分别是挡板对齐出料口的情况和挡板避开出料口的情况;在与推进装置组合后,活塞想要把第二筒身内的原粉推出,同时需要旋转开关和旋钮配合,双重保险显著地降低了原粉的意外掉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第二筒身的剖视图;图2是第二筒身的立体图;图3是最终的螺旋推进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推进装置的示意图;图5是第一筒身的示意图;图6是引导套筒的示意图;图7是运动杆件和活塞的示意图;图8是旋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8,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双旋钮推进装置,以图中上下左右方位为基准进行描述,首先改进了上面这一部分部件。一种双旋钮推进装置包括用于存放原粉的第二筒身51,所述第二筒身51的上端设有出料口52,使用工具可以把原粉从出料口52挤出去,一般情况下出料口52会设置端盖7堵上。所述第二筒身51的外侧设有旋转开关81,所述第二筒身51的内侧设有挡板82,旋转开关81与挡板82固定连接,旋转开关81带动挡板82旋转后挡板82可以对齐或避开出料口52。由于挡板82位于第二筒身51的内侧,所以挡板82应该尽量做薄减少与第二筒身51之间的死角。挡板82的上端具有圆台,圆台穿过第二筒身51的端部连接旋转开关81,旋转开关81和圆台组合共同起到夹持第二筒身51的目的。出料口52具有打开和使用两个状态,可以通过旋转开关81调节,分别是过渡穿孔84对齐出料口52的情况和过渡穿孔84避开出料口52的情况;在与推进装置组合后,活塞6想要把第二筒身51内的原粉推出,同时需要旋转开关81和旋钮4配合,双重保险显著地降低了原粉的意外掉落。在其他实施例中,端盖7可以用过盈配合方式,依靠结构自身的弹性变形卡紧出料口52。作为优选,出料口52与端盖7之间为螺纹连接。挡板82主要用于遮挡出料口52,挡板82可以是长条形结构,挡板82偏移后出料口52导通可以出料,挡板82遮挡出料口52之后出料口52封闭无法出料。在其他实施例中,挡板82为圆板结构,挡板82上额外设置过渡穿孔84,此时过渡穿孔84对齐出料口52时出料口52导通可以出料,过渡穿孔84避开出料口52时出料口52封闭无法出料。过渡穿孔84的数量可以设置多个,这样旋转开关81每旋转一个角度便能让多个过渡穿孔84逐个对齐出料口52。实际上过渡穿孔84的精度要求不高,确保过渡穿孔84有一部分对齐出料口52即可。当挡板82采用圆板结构时,确保圆板结构的外径等于第二筒身51的内径,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挡板82与第二筒身51之间的死角。过渡穿孔84的数量也不应该太多,一般设置一个即可。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开关81为圆柱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开关81的侧面进一步设有防滑纹。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开关81的侧面设有两个摆臂83,两个摆臂83分别位于出料口52两侧,两个摆臂83均以旋转开关81为中心向外散射,两个摆臂83的长度均大于出料口52到旋转开关81的距离,当两个摆臂83分别接触出料口52时对应产生两个极限位置。在其中一个极限位置下,过渡穿孔84对齐出料口52,在另一个极限位置下,过渡穿孔84避开出料口52;如果过渡穿孔84的数量为两个,可以设计在两个极限位置下,两个过渡穿孔84均能够与出料口52连通,在非极限位置下,两个过渡穿孔84均不对齐出料口52。在使用时操作者可以掰动薄摆臂83,使用更方便。推进装置包括第一筒身11、引导套筒21、运动杆件31和旋钮4,本实施例中第一筒身11、引导套筒21、运动杆件31和旋钮4均为回转体结构,第一筒身11收纳引导套筒21,引导套筒21收纳运动杆件31,第一筒身11、引导套筒21、运动杆件31和旋钮4的轴心线共线。为了整齐美观,旋钮4的外径经本等于第一筒身11的外径。作为优选,第一筒身11、引导套筒21、运动杆件31和旋钮4均为注塑件,方便定型制作。第一筒身11的内壁设有螺旋上升的第一沟槽12,引导套筒21的左右侧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旋钮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筒身,所述第二筒身的上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筒身的外侧设有旋转开关,所述第二筒身的内侧设有挡板,旋转开关与挡板固定连接,旋转开关带动挡板旋转后挡板可以对齐或避开出料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旋钮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筒身,所述第二筒身的上端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筒身的外侧设有旋转开关,所述第二筒身的内侧设有挡板,旋转开关与挡板固定连接,旋转开关带动挡板旋转后挡板可以对齐或避开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旋钮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为圆板结构,所述挡板上至少设有一个过渡穿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旋钮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关的侧面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旋钮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开关的侧面设有两个摆臂,两个摆臂分别位于出料口两侧,两个摆臂的长度均大于出料口到旋转开关的距离,当两个摆臂分别接触出料口时对应产生两个极限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旋钮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其中一个极限位置下,挡板避开出料口,在另一个极限位置下,挡板遮挡出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旋钮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进装置,所述推进装置包括活塞、运动杆件和驱动部件,所述活塞固定在运动杆件上,所述驱动部件带动运动杆件伸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平王绪民李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和翔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