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5018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8:23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连接装置,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连接;第一本体通过连接装置相对于第二本体能够转动;固定组件;与连接装置固定连接;第一理线件,与固定组件铰接,与第一本体固定连接;第一理线件设置有第一理线通腔;第二理线件,与固定组件铰接,与第二本体固定连接;第二理线件设置有第二理线通腔,第二理线通腔与第一理线通腔之间连通;第一连接导线,穿设于第一理线通腔和第二理线通腔内,分别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电连接。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能够有效地防止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能够转动时,拉扯第一连接导线而造成第一连接导线损坏。

Electronic equipment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nic device. The electronic equipment includes: the first body; the second body; the connecting device, which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the first body can rotate with respect to the second body through the connecting device; the fixed component; the fixed connection with the connecting device; the first wire trimming device, which is hinged with the fixed componen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dy; the first wire trimming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wire trimming cavity; the second wire trimming device The wire piece is hinged with the fixed component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body; the second wire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wire through cavity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wire through cavity; the first connecting wir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wire through cavity and the second wire through cavity which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body and the second body respectively. The electronic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first connecting wire from being damaged by pulling the first connecting wire when the first body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second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电子设备是人们经常使用的设备,电子设备一般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和连接装置;第一本体通过连接装置与第二本体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导线一般设置于连接装置的一侧。然而,由于连接导线显露在外边,当第一本体相对于第二本体转动时,连接导线容易碰撞损坏,影响电子设备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转动;固定组件;与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第一理线件,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理线件设置有第一理线通腔;第二理线件,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理线件设置有第二理线通腔,所述第二理线通腔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之间连通;第一连接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和所述第二理线通腔内,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电连接;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一理线件随着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二理线件转动。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设置有:第一容置腔;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第二连接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内,与所述第一本体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功能组件电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一固定通槽;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理线件设置有:第一过线口,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对应;第二过线口,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形成所述第二过线口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固定通槽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一过线口与所述第一本体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二过线口与所述功能组件电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部件,设置有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所述至少两个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所述功能组件为播放器组件,所述播放器组件产生的声波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通孔传输。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导线设置有: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组件的第二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可拆卸连接而所述功能组件电连接;第三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四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可拆卸连接而与所述第一本体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口的尺寸和所述第三接口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一过线口的尺寸;和/或,所述第一接口的尺寸和所述第三接口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过线口的尺寸;所述第一理线件还设置有:安装豁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所述第一过线口和所述第二过线口连通;所述安装豁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的中部的宽度;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的中部通过所述安装豁口穿设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内,所述第一接口在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外与所述第二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在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外与所述第四接口可拆卸连接;或,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预置于第一理线通腔内,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与预置于第一理线通腔内的第二连接导线连接。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限位件,卡设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内;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的限位腔,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和所述第二连接导线卡设于所述限位腔内而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的内壁形成有间隙;其中,所述限位件的最小宽度大于所述安装豁口的宽度,所述限位件具有弹性。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一固定通槽和第二固定通槽;所述第一固定通槽和第二固定通槽分别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开口内;其中,所述第一固定件为塑料结构;所述第一理线件设置有:第一过线口,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对应;第二过线口,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形成所述第二过线口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固定通槽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二理线件设置有:第三过线口,与所述第二理线通腔连通;形成所述第三过线口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固定通槽的内壁铰接;第四过线口,与所述第二理线通腔连通,与所述第二本体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一过线口、所述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三过线口和所述第四过线口而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处于所述第二过线口和所述第三过线口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连接装置内。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在所述第二过线口和所述第三过线口处形成有第一保护空间;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处于所述第二过线口和所述第三过线口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保护空间内。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凸筋,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外侧面,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紧配合;第一连接壁,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容置腔延伸;第二连接壁,向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容置腔延伸,与所述第一连接壁间隔设置,与所述第一连接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保护空间;所述第二连接壁的外侧面还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容置腔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凹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卡设于所述第一凹陷结构内。在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部件;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铰接;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端设置有所述第一开口;第二部件,与所述第一部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部件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铰接;所述第一部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固定件,具有第三固定通槽和第四固定通槽;所述第三固定通槽和所述第四固定通槽分别与所述第二理线通腔连通;所述第二固定件的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第二开口内;其中,所述第二固定件为塑料结构;所述第一理线件和所述第二理线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所述第二固定件之间;所述第一理线件还设置有:第五过线口,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形成所述第五过线口的外壁与所述第三固定通槽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二理线件还设置有:第六过线口,与所述第二理线通腔连通,形成所述第六过线口的外壁与所述第四固定通槽的内壁铰接;所述第一连接导线的第一线体通过所述第一过线口、所述第二过线口、所述第三过线口和所述第四过线口而分别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n第一本体;/n第二本体;/n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转动;/n固定组件;与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n第一理线件,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理线件设置有第一理线通腔;/n第二理线件,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理线件设置有第二理线通腔,所述第二理线通腔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之间连通;/n第一连接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和所述第二理线通腔内,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电连接;/n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一理线件随着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二理线件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本体;
第二本体;
连接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所述第一本体通过所述连接装置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能够转动;
固定组件;与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第一理线件,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与所述第一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理线件设置有第一理线通腔;
第二理线件,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与所述第二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理线件设置有第二理线通腔,所述第二理线通腔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之间连通;
第一连接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和所述第二理线通腔内,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电连接;
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时,所述第一理线件随着所述第一本体相对于所述第二本体转动而相对于所述第二理线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连接装置设置有:
第一容置腔;
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
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功能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
第二连接导线,穿设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内,与所述第一本体电连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功能组件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一固定通槽;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连接装置的第一开口内;
所述第一理线件设置有:
第一过线口,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与所述第一本体的位置对应;
第二过线口,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形成所述第二过线口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固定通槽的内壁铰接;
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一过线口与所述第一本体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二过线口与所述功能组件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部件,设置有所述第一容置腔和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有至少两个通孔;
所述至少两个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置腔连通;
所述功能组件为播放器组件,所述播放器组件产生的声波通过所述至少两个通孔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第二连接导线设置有:
第一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的第一端,与所述功能组件的第二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可拆卸连接而所述功能组件电连接;
第三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本体的第四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通过所述第三接口与所述第四接口可拆卸连接而与所述第一本体电连接;
所述第一接口的尺寸和所述第三接口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一过线口的尺寸;和/或,所述第一接口的尺寸和所述第三接口的尺寸均大于所述第二过线口的尺寸;
所述第一理线件还设置有:安装豁口,分别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所述第一过线口和所述第二过线口连通;所述安装豁口的宽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的中部的宽度;所述第二连接导线的中部通过所述安装豁口穿设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内,所述第一接口在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外与所述第二接口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接口在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外与所述第四接口可拆卸连接;或,所述第二连接导线预置于第一理线通腔内,第一接口和第三接口分别与预置于第一理线通腔内的第二连接导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限位件,卡设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内;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理线通腔连通的限位腔,所述第一连接导线和所述第二连接导线卡设于所述限位腔内而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