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机器人直流母线配电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795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机器人直流母线配电盒。本发明专利技术由EV01系列推拉式大功率电连接器、配电盒主体、配电盒盖板、配电盒内母线铜排等组成。通过EV01系列推拉式大功率电连接器与配电盒内母线铜排合理的设计,来实现承载大电流的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电流大,工作电压大,采用螺接、插拔形式安装,操作方便;采用特殊密封措施,防护等级IP67。

A DC bus distribution box for underwater robo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C bus distribution box of an underwater robot. The invention is composed of ev01 series push-pull high power electrical connector, distribution box main body, distribution box cover plate, bus bar in distribution box, etc. Through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ev01 series push-pull high-power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busbar copper bar in distribution box, the ability of carrying large current can be realized.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working current, high working voltage, convenient operation by adopting screw connection and plug-in form, special sealing measures and protection grade of IP6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机器人直流母线配电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盒
,具体的说是一种水下机器人直流母线配电盒。
技术介绍
从19世纪起,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手段对海洋进行探察。20世纪,水下机器人技术作为人类探索海洋的最重要手段,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进入21世纪,海洋作为人类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已成为国际上战略竞争的焦点,因而也成为高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水下机器人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手段,在海底未来发展空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发展水下机器人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要顺应水下机器人发展的需求,开发出适用于机器人的大电流配电盒。整个配电盒采用散热及耐振动优良的铝合金壳体,具有较高的安全及密封防水等级,在寿命、功耗、体积及重量上也有较大的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机器人直流母线配电盒。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机器人直流母线配电盒,包括箱体和箱体扣盖,所述箱体的侧板外侧固定有若干个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通过若干组第一内六角圆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机器人直流母线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9)和箱体扣盖(18),所述箱体(19)的侧板外侧固定有若干个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通过若干组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0)、第一弹簧垫圈(21)和第一平垫圈C级(22)固定于所述箱体(19)上,所述箱体(19)的内部固定有铜排固定座(13),所述铜排固定座(13)固定连接有主铜排正极(12)和主铜排负极(17);所述主铜排正极(12)通过两组第四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9)、第四弹簧垫圈(30)和第四平垫圈C级(31)分别连接6号铜排正极(11)和第二充电铜排正极(15),所述6号铜排正极(11)通过一组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3)、第二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机器人直流母线配电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9)和箱体扣盖(18),所述箱体(19)的侧板外侧固定有若干个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通过若干组第一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0)、第一弹簧垫圈(21)和第一平垫圈C级(22)固定于所述箱体(19)上,所述箱体(19)的内部固定有铜排固定座(13),所述铜排固定座(13)固定连接有主铜排正极(12)和主铜排负极(17);所述主铜排正极(12)通过两组第四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9)、第四弹簧垫圈(30)和第四平垫圈C级(31)分别连接6号铜排正极(11)和第二充电铜排正极(15),所述6号铜排正极(11)通过一组第二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3)、第二弹簧垫圈(24)和第二平垫圈C级(25)连接主铜排正极(12),所述第二充电铜排正极(15)连接有工业二极管(14);主铜排负极(17)通过一组第四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9)、第四弹簧垫圈(30)和第四平垫圈C级(31)连接6号铜排负极(16);所述主铜排正极(12)和主铜排负极(17)通过若干组第三内六角圆柱头螺钉(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锴凡王海龙柴兴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