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765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7:3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的屏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与屏蔽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裸露于所述舌板的接触部、固持于所述基部的固持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出所述基部的焊接部,所述屏蔽件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延伸的第三接脚部及自所述第三接脚部延伸的搭接部,所述屏蔽壳体与搭接部电性连接。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for mounting to a circuit board. The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es a terminal module and a shielding shell wrapped in the terminal module. The terminal module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body and two rows of conductive terminals and shielding parts fixed on the insulating body. The insulating body comprises a base and a tongue plate extending forward from the base.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comprises The shield part includes a contact part exposed to the tongue plate, a fixing part fixed to the base part and a welding part extending from the fixing part to the back of the base part. The shield part includes a body part fixed to the insulating body, a third foot part extending from the body part and a lap part extending from the third foot part. The shield shel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lap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于2019年1月4日公开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CN109149186A,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组、套设于端子模组外的遮蔽壳体、注塑成型于遮蔽壳体外侧的塑胶壳体、与塑胶壳体一体成型的一对加强片、防水胶板及套设于塑胶壳体前端的防水圈。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两排导电端子及夹持于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金属片。金属片设置成彼此分离的一对片状结构。金属片包括板状部及自板状部向后延伸形成的焊脚,焊脚用于焊接至电路板。当焊脚焊接至电路板时,容易发生空焊或虚焊。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具有稳定屏蔽效果的电连接器。本申请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的屏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与屏蔽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裸露于所述舌板的接触部、固持于所述基部的固持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出所述基部的焊接部,所述屏蔽件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延伸的第三接脚部及自所述第三接脚部延伸的搭接部,所述屏蔽壳体与搭接部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所述两排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以形成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体以形成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邻接设置。进一步,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两个所述屏蔽件,两个所述屏蔽件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两侧,两个所述屏蔽件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屏蔽壳体包括第一屏蔽壳体,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外侧且与所述舌板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对接腔供对接连接器插入。进一步,所述屏蔽壳体还包括第二屏蔽壳体,所述第二屏蔽壳体包括贴附部及自所述贴附部向下延伸的第一接脚部与第二接脚部,所述贴附部贴附并焊接于所述第一屏蔽壳体,所述第一接脚部与所述第二接脚部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焊接孔。进一步,所述贴附部包括第一贴附部及自所述第一贴附部向后延伸的第二贴附部,所述第一贴附部贴附并焊接于所述第一屏蔽壳体,所述第二贴附部贴附于所述端子模组的所述基部。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脚部自所述第一贴附部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接脚部自所述第二贴附部向下延伸形成。进一步,所述第三接脚部的一部分固定于基部,另一部分向后延伸出基部,所述搭接部由埋设于基部内的第三接脚部部经延伸并露出基部形成,所述第二贴附部与裸露于所述基部的所述搭接部焊接。进一步,所述第二接脚部与所述屏蔽件的所述第三接脚部焊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同一焊接孔。进一步,每排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两根接地端子、两根电源端子及四根信号端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电连接器设置有屏蔽件,屏蔽件的第三接脚部与第二屏蔽壳体的第二接脚部焊接于电路板的同一焊接孔,同时,屏蔽件具有裸露于端子模组的基部表面的搭接部,裸露于端子模组的基部表面的搭接部与第二屏蔽壳体之间电性连接,从而有效防止因屏蔽件的第三接脚部不能成功焊接于电路板而导致的屏蔽件接地失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中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3所示电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图4所示端子模组的立体分解图;图7是图6所示端子模组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图8是图7所示端子模组的进一步立体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申请。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请参阅图1至图8,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0,其包括电路板20及安装于电路板20的电连接器10。电连接器10包括端子模组30及包覆于端子模组30的屏蔽壳体40,端子模组30包括绝缘基块33及固持于绝缘基块33的第一端子组31与第二端子组32,第一端子组31与第二端子组32沿上下方向邻接设置。绝缘基块33一体成型于第一端子组31与第二端子组32形成端子模组30。所述第一端子组31包括第一绝缘体36及一体成型于第一绝缘体36的第一排导电端子37,第二端子组32包括第二绝缘体38及一体成型于第二绝缘体38的第二排导电端子39。所述第一绝缘体36、第二绝缘体38及绝缘基块33共同形成绝缘本体(未标注)。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34及自基部34向前延伸的舌板35,舌板35包括上表面与下表面。所述屏蔽壳体40包括第一屏蔽壳体60与第二屏蔽壳体70。第一屏蔽壳体60包覆于端子模组30外侧且与舌板35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101,对接腔101供对接连接器插入。第二屏蔽壳体70贴附于第一屏蔽壳体60外侧,第二屏蔽壳体70包括第一贴附部71、自第一贴附部71向后延伸的第二贴附部72、自第一贴附部71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个第一接脚部73及自第二贴附部72两侧向下延伸的两个第二接脚部74,两个第一接脚部73对称设置,两个第二接脚部74也对称设置,第一接脚部73与第二接脚部74均焊接于电路板20的焊接孔。第一贴附部71贴附于第一屏蔽壳体60,第一贴附部71与第一屏蔽壳体60之间通过点焊方式实现电性连接。第二贴附部72贴附于端子模组30的基部34。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10为沉板式TypeC连接器。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37包括八根第一导电端子80,第一导电端子80包括裸露于舌板35的上表面的第一接触部81、位于基部34内的第一固持部82及自第一固持部82向后延伸的第一焊接部83,第一焊接部83焊接于电路板20。第二排导电端子39包括八根第二导电端子90,第二导电端子90包括裸露于舌板35的下表面的第二接触部91、位于基部34内的第二固持部92及自第二固持部92向后延伸的第二焊接部93,第二焊接部93焊接于电路板20。八根第一导电端子80包括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的屏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与屏蔽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裸露于所述舌板的接触部、固持于所述基部的固持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出所述基部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延伸的第三接脚部及自所述第三接脚部延伸的搭接部,所述屏蔽壳体与搭接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安装至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端子模组及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的屏蔽壳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本体及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排导电端子与屏蔽件,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裸露于所述舌板的接触部、固持于所述基部的固持部及自所述固持部向后延伸出所述基部的焊接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件包括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本体部、自所述本体部延伸的第三接脚部及自所述第三接脚部延伸的搭接部,所述屏蔽壳体与搭接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组包括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所述两排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所述第一排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第一绝缘体以形成第一端子组,所述第二排导电端子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体以形成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端子组与所述第二端子组邻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两个所述屏蔽件,两个所述屏蔽件固持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两侧,两个所述屏蔽件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体包括第一屏蔽壳体,所述第一屏蔽壳体包覆于所述端子模组外侧且与所述舌板形成向前开口的对接腔,所述对接腔供对接连接器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林忠张佳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嘉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