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雨凝专利>正文

一种物理实验用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4519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6: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物理实验用变压器,包括顶盖、电压控制开关、电压指针、电压刻度表、开关连轴、旋转杆、接触针、D线、回形铁芯、A线、B线、C线、后置铜线环、前置铜线环、变压器盒体、接线口,所述顶盖中心设置电压控制开关,且电压控制开关底部通过螺丝连接电压指针,所述电压刻度表粘贴于顶盖上表面,所述开关连轴顶部与电压控制开关底部通过螺丝连接,且开关连轴侧面焊接旋转杆,开关连轴底部插入D线,所述旋转杆与接触针一体成型,方便调节电压,宜推广使用。

A transformer for physical experim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hysical experiment transformer, which comprises a top cover, a voltage control switch, a voltage pointer, a voltage scale, a switch coupling, a rotating rod, a contact pin, a wire, a return iron core, a wire, B wire, C wire, a post copper wire ring, a front copper wire ring, a transformer box body and a junction port. The center of the top cover is provided with a voltage control switch, and the bottom of the voltage control switch passes through The screw connects the voltage pointer, the voltage scale is past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op cover, the top of the switch coupl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voltage control switch through the screw, and the side of the switch coupling is welded with a rotary rod, the bottom of the switch coupling is inserted with a D line, the rotary rod and the contact pin are integrated,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regulating the voltage, and it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实验用变压器
本技术涉及物理实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实验用变压器。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能够通过一种电压将其改变为另一种电压的产品,变压器应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改变:当变压器一次侧施加交流电压U1,流过一次绕组的电流为I1,则该电流在铁芯中会产生交变磁通,使一次绕组和二次绕组发生电磁联系,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交变磁通穿过这两个绕组就会感应出电动势,其大小与绕组匝数以及主磁通的最大值成正比,绕组匝数多的一侧电压高,绕组匝数少的一侧电压低,当变压器二次侧开路,即变压器空载时,一二次端电压与一二次绕组匝数成正比,即U1/U2=N1/N2,但初级与次级频率保持一致,从而实现电压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理实验用变压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物理实验用变压器,包括顶盖、电压控制开关、电压指针、电压刻度表、开关连轴、旋转杆、接触针、D线、回形铁芯、A线、B线、C线、后置铜线环、前置铜线环、变压器盒体、接线口,所述顶盖中心设置电压控制开关,且电压控制开关底部通过螺丝连接电压指针,所述电压刻度表粘贴于顶盖上表面,所述开关连轴顶部与电压控制开关底部通过螺丝连接,且开关连轴侧面焊接旋转杆,开关连轴底部插入D线,所述旋转杆与接触针一体成型,所述回形铁芯通过螺栓固定于变压器盒体内部,且回形铁芯后端外表面缠绕后置铜线环,后置铜线环两端与A线及B线连接,回形铁芯前端外表面缠绕前置铜线环,前置铜线环一端与C线连接,所述变压器盒体侧面设置接线口。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接线口共有四个,四个接线口内部分别穿过A线、B线、C线及D线。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接触针7能够于前置铜线环14上表面上进行左右滑动,且接触针7始终于前置铜线环14保持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设计合理,体积小,方便用于实验室,且相对传统变压器更方便调节输出电压,输出电线C线固定连接前置铜线环,输出电线D线通过旋转杆于前置铜线环上进行滑动,方便直接对电压调节,利于物理实验用,宜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分解图。图中:1、顶盖,2、电压控制开关,3、电压指针,4、电压刻度表,5、开关连轴,6、旋转杆,7、接触针,8、D线,9、回形铁芯,10、A线,11、B线,12、C线,13、后置铜线环,14、前置铜线环,15、变压器盒体,16、接线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如图1、2所示,一种物理实验用变压器,包括顶盖1、电压控制开关2、电压指针3、电压刻度表4、开关连轴5、旋转杆6、接触针7、D线8、回形铁芯9、A线10、B线11、C线12、后置铜线环13、前置铜线环14、变压器盒体15、接线口16,所述顶盖1中心设置电压控制开关2,且电压控制开关2底部通过螺丝连接电压指针3,所述电压刻度表4粘贴于顶盖1上表面,所述开关连轴5顶部与电压控制开关2底部通过螺丝连接,且开关连轴5侧面焊接旋转杆6,开关连轴5底部插入D线8,所述旋转杆6与接触针7一体成型,所述回形铁芯9通过螺栓固定于变压器盒体15内部,且回形铁芯9后端外表面缠绕后置铜线环13,后置铜线环13两端与A线10及B线11连接,回形铁芯9前端外表面缠绕前置铜线环14,前置铜线环14一端与C线12连接,所述变压器盒体15侧面设置接线口16。所述接线口16共有四个,四个接线口16内部分别穿过A线10、B线11、C线12及D线8。所述接触针7能够于前置铜线环14上表面上进行左右滑动,且接触针7始终于前置铜线环14保持接触。本技术工作原理:通过U1/U2=N1/N2得出,当输入电压和环绕匝数不变时,改变输出匝数,其输出变压也会发生改变,本技术利用输出电线C线固定连接前置铜线环,输出电线D线通过旋转杆于前置铜线环上进行滑动,改变其输出匝数的环绕数量,从而改变输出电压的大小,且顶部设置的电压刻度表方便直接调节电压。以上所述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技术的教导,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与精神的情况下,对实施方式所进行的改变、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实验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电压控制开关(2)、电压指针(3)、电压刻度表(4)、开关连轴(5)、旋转杆(6)、接触针(7)、D线(8)、回形铁芯(9)、A线(10)、B线(11)、C线(12)、后置铜线环(13)、前置铜线环(14)、变压器盒体(15)、接线口(16),所述顶盖(1)中心设置电压控制开关(2),且电压控制开关(2)底部通过螺丝连接电压指针(3),所述电压刻度表(4)粘贴于顶盖(1)上表面,所述开关连轴(5)顶部与电压控制开关(2)底部通过螺丝连接,且开关连轴(5)侧面焊接旋转杆(6),开关连轴(5)底部插入D线(8),所述旋转杆(6)与接触针(7)一体成型,所述回形铁芯(9)通过螺栓固定于变压器盒体(15)内部,且回形铁芯(9)后端外表面缠绕后置铜线环(13),后置铜线环(13)两端与A线(10)及B线(11)连接,回形铁芯(9)前端外表面缠绕前置铜线环(14),前置铜线环(14)一端与C线(12)连接,所述变压器盒体(15)侧面设置接线口(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实验用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1)、电压控制开关(2)、电压指针(3)、电压刻度表(4)、开关连轴(5)、旋转杆(6)、接触针(7)、D线(8)、回形铁芯(9)、A线(10)、B线(11)、C线(12)、后置铜线环(13)、前置铜线环(14)、变压器盒体(15)、接线口(16),所述顶盖(1)中心设置电压控制开关(2),且电压控制开关(2)底部通过螺丝连接电压指针(3),所述电压刻度表(4)粘贴于顶盖(1)上表面,所述开关连轴(5)顶部与电压控制开关(2)底部通过螺丝连接,且开关连轴(5)侧面焊接旋转杆(6),开关连轴(5)底部插入D线(8),所述旋转杆(6)与接触针(7)一体成型,所述回形铁芯(9)通过螺栓固定于变压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雨凝
申请(专利权)人:王雨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