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组件与光学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946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支撑组件与光学成像镜头。所述支撑组件,具有物侧力学表面、像侧力学表面、内侧连接面与外侧连接面。内侧连接面具有从物侧力学表面与像侧中力学表面的至少一力学表面开始延伸的第一、第二平面内壁。外侧连接面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第二外切面。第一、第二外切面分别邻近于第一、第二平面内壁。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R/SD≦30。其具有较小的径向方向尺寸,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而利于加工或组装。另,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亦被提出,其具有较小的径向方向尺寸以及良好的光学成像质量。

Support assembly and optical imaging len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upport component and an optical imaging lens. The support assembly has a physical side mechanical surface, an image side mechanical surface, an inner connecting surface and an outer connecting surface. The inner connecting surface has a first and a second plane inner wall extending from at least one mechanical surface of the object side mechanical surface and the mechanical surface in the image side. The lateral connecting surfaces have first and second external sections opposite each other. The first and second external sections are adjacent to the inner wall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lanes respectively. The support components meet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4 \u2264 R / SD \u2264 30. It has smaller radial dimension and enough structural strength,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machining or assembly. In addition, an optical imaging lens is also proposed, which has smaller radial dimension and good optical imaging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组件与光学成像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支撑组件与应用此支撑组件的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产品的规格不断演进,需求产品的尺寸规格更加要求轻薄短小,其中光学成像镜头中的机构配件(如支撑组件),也成为了欲精进改善的目标。然而,先前的支撑组件多半仅考虑其外型的切边,对镜头径向方向上的尺寸缩小程度有限。并且,支撑组件的内侧连接面与物侧力学表面或像侧力学表面呈90度垂直,容易产生不必要的杂散光。此外,切边后剩余的肉厚较厚,对缩减尺寸的效果有限,若过薄则不仅加工不易,组件的结构强度也不足。因此,为了缩减镜头尺寸,又要考虑支撑组件的可加工性并兼顾成像质量成了本领域技术人员的主要发展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其具有较小的径向方向尺寸,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而利于加工或组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其具有较小的径向方向尺寸以及良好的光学成像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组件,具有一朝向物侧的物侧力学表面(mechanicalsurface)、一朝向像侧的像侧力学表面、一内侧连接面及一外侧连接面。内侧连接面与外侧连接面连接像侧力学表面与物侧力学表面且分别朝向支撑组件内部与外部。物侧力学表面与像侧力学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用以承靠一透镜。内侧连接面具有从物侧力学表面与像侧力学表面中的至少一力学表面开始延伸的第一平面内壁与第二平面内壁。第一平面内壁相对于第二平面内壁。外侧连接面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外切面与第二外切面。第一外切面邻近于第一平面内壁,且第二外切面邻近于第二平面内壁。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R/SD≦30,R为第一外切面与第二外切面之间的距离的一半。第一外切面与第一平面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第一距离,第二外切面与第二平面内壁的最小距离为第二距离。SD为第一距离与第二距离中较小的一者。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多个具有屈亮度的透镜以及上述的支撑组件。这些透镜,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序排列并设置于镜筒中。支撑组件设置于镜筒中。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6≦R/SD≦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内侧连接面的第一平面内壁与第二平面内壁相对于物侧力学表面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内侧连接面的粗糙度大于等于0.2微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侧力学表面与物侧力学表面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阶梯状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阶梯状结构的阶梯的高度差大于等于0.02毫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内侧连接面具有从像侧力学表面开始延伸的第一平面内壁与第二平面内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侧连接面更具有至少第三外切面。第三外切面位于第一外切面与第二外切面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像侧力学表面与物侧力学表面的顶部皆为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Domax/Dt<0.9,其中,内侧连接面界定出用以使成像光线通过的一通光孔,通光孔朝向物侧的开口为物侧通光开口,Domax为物侧通光开口的最大直径,Dt为第一外切面与第二外切面之间的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Domax/Dtd<0.85,内侧连接面界定出用以使成像光线通过的一通光孔,通光孔朝向物侧的开口为物侧通光开口,Domax为物侧通光开口的最大直径,Dtd为外侧连接面的最大直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一镜筒;多个具有屈亮度的透镜,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排列并设置于该镜筒中;以及一支撑组件,设置于该镜筒中,该支撑组件具有一朝向物侧的物侧力学表面、一朝向像侧的像侧力学表面、一内侧连接面及一外侧连接面,该内侧连接面与该外侧连接面连接该像侧力学表面与该物侧力学表面且分别朝向该支撑组件内部与外部,其中该物侧力学表面与该像侧力学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用以承靠该些透镜中的至少一者;其中,该内侧连接面具有从该物侧力学表面与该像侧力学表面中的至少一力学表面开始延伸的一第一平面内壁与一第二平面内壁,该第一平面内壁相对于该第二平面内壁,其中,该外侧连接面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外切面与一第二外切面,该第一外切面邻近于该第一平面内壁,且该第二外切面邻近于该第二平面内壁,其中,该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R/SD≦30,其中,R为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二外切面之间的距离的一半,其中,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一平面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一第一距离,该第二外切面与该第二平面内壁的最小距离为一第二距离,SD为该第一距离与该第二距离中较小的一者。其中该内侧连接面的该第一平面内壁与该第二平面内壁相对于该物侧力学表面倾斜。其中该内侧连接面的粗糙度大于等于0.2微米。其中该像侧力学表面与该物侧力学表面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阶梯状结构。其中该阶梯状结构的阶梯的高度差大于等于0.02毫米。其中该内侧连接面具有从该像侧力学表面开始延伸的该第一平面内壁与该第二平面内壁。其中该外侧连接面更具有至少一第三外切面,其中该第三外切面位于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二外切面的一侧。其中该像侧力学表面与该物侧力学表面的顶部皆为平面。其中该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Domax/Dt<0.9,其中,该内侧连接面界定出用以使成像光线通过的一通光孔,该通光孔朝向该物侧的开口为一物侧通光开口,Domax为该物侧通光开口的最大直径,Dt为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二外切面之间的距离。其中该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Domax/Dtd<0.85,其中,该内侧连接面界定出用以使成像光线通过的一通光孔,该通光孔朝向该物侧的开口为一物侧通光开口,Domax为该物侧通光开口的最大直径,Dtd为该外侧连接面的最大直径。基于上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支撑组件与光学成像镜头中,由于内侧连接面具有从物侧力学表面与像侧力学表面中的至少一力学表面开始延伸的第一、第二平面内壁,藉由此设计可达到缩小光学成像系统径向方向尺寸之效果。并且,支撑组件与光学成像镜头符合条件式4≦R/SD≦30,藉由满足此条件式而可有利于加工并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而不造成组装上的困难。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光学成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可应用于图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一参考透镜的径向示意图。图3是图1的支撑组件的物侧力学表面的上视示意图。图4是图1的支撑组件的像侧力学表面的上视示意图。图5是图3中的剖面A-A’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3中的剖面B-B’的剖面示意图。图7与图8分别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支撑组件朝向物侧力学表面与像侧力学表面看过去的立体示意图。图9与图10分别为图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组件,具有一朝向物侧的物侧力学表面、一朝向像侧的像侧力学表面、一内侧连接面及一外侧连接面,该内侧连接面与该外侧连接面连接该像侧力学表面与该物侧力学表面且分别朝向该支撑组件内部与外部,其中该物侧力学表面与该像侧力学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用以承靠一透镜;/n其中,该内侧连接面具有从该物侧力学表面与该像侧力学表面中的至少一力学表面开始延伸的一第一平面内壁与一第二平面内壁,该第一平面内壁相对于该第二平面内壁,/n其中,该外侧连接面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外切面与一第二外切面,该第一外切面邻近于该第一平面内壁,且该第二外切面邻近于该第二平面内壁,/n其中,该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n4≦R/SD≦30,/n其中,R为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二外切面之间的距离的一半,/n其中,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一平面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一第一距离,该第二外切面与该第二平面内壁的最小距离为一第二距离,/nSD为该第一距离与该第二距离中较小的一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组件,具有一朝向物侧的物侧力学表面、一朝向像侧的像侧力学表面、一内侧连接面及一外侧连接面,该内侧连接面与该外侧连接面连接该像侧力学表面与该物侧力学表面且分别朝向该支撑组件内部与外部,其中该物侧力学表面与该像侧力学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用以承靠一透镜;
其中,该内侧连接面具有从该物侧力学表面与该像侧力学表面中的至少一力学表面开始延伸的一第一平面内壁与一第二平面内壁,该第一平面内壁相对于该第二平面内壁,
其中,该外侧连接面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外切面与一第二外切面,该第一外切面邻近于该第一平面内壁,且该第二外切面邻近于该第二平面内壁,
其中,该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4≦R/SD≦30,
其中,R为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二外切面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其中,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一平面内壁之间的最小距离为一第一距离,该第二外切面与该第二平面内壁的最小距离为一第二距离,
SD为该第一距离与该第二距离中较小的一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中该内侧连接面的该第一平面内壁与该第二平面内壁相对于该物侧力学表面倾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中该内侧连接面的粗糙度大于等于0.2微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中该像侧力学表面与该物侧力学表面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一阶梯状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组件,其中该阶梯状结构的阶梯的高度差大于等于0.02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中该内侧连接面具有从该像侧力学表面开始延伸的该第一平面内壁与该第二平面内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中该外侧连接面更具有至少一第三外切面,其中该第三外切面位于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二外切面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中该像侧力学表面与该物侧力学表面的顶部皆为平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中该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Domax/Dt<0.9,
其中,该内侧连接面界定出用以使成像光线通过的一通光孔,该通光孔朝向该物侧的开口为一物侧通光开口,Domax为该物侧通光开口的最大直径,Dt为该第一外切面与该第二外切面之间的距离。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支撑组件,其中该支撑组件更满足以下的条件式:
Domax/Dtd<0.85,
其中,该内侧连接面界定出用以使成像光线通过的一通光孔,该通光孔朝向该物侧的开口为一物侧通光开口,Domax为该物侧通光开口的最大直径,Dtd为该外侧连接面的最大直径。


11.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
一镜筒;
多个具有屈亮度的透镜,从一物侧至一像侧沿一光轴依序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森李子平林展
申请(专利权)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