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准确的土的承载比试件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63779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5: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准确的土的承载比试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2)按最佳含水率制备试样,并浸润;3)按公式m

A rapid and accurate method of forming soil bearing ratio specime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pid and accurate forming method of soil bearing ratio test piec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obtaining the maximum dry density and the 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test piece; 2) preparing the test piece according to the optimum moisture content and soaking; 3) according to the Formula 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准确的土的承载比试件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体力学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快速准确的土的承载比试件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加州承载比(Californiabearingratio,缩写为CBR)是路基土的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柔性路面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CBR承载比试验相对而言在土工试验中是比较重要,同时又耗时较长的试验。CBR值直接关系到土能否作为路基填料,对于公路工程的路基设计及施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CBR值是指试料贯入量达2.5mm或5.0mm时,单位压力对标准碎石压入相同贯入量时标准荷载强度(7MPa或10.5MPa)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中承载比试验方法T0134-1993(下称标准方法)利用击实仪采用分层击实法成型试件,通过测定30击、50击、98击击实成型的试件,得到一组压实度低于95%到等于100%的试件及对应的CBR值,得出CBR与压实度关系图,在图中求出压实度分别为93%、94%、96%时对应的CBR值。但是上述标准方法具有以下不足,一方面,这种方法耗时较长,通常1个熟练的试验人员成型1个93区需时8min,94区需时10min,96区需时16min,各成型3个,总耗时102min;另一方面,采用该种方法,有时的工作是不必要的,如有些土只在93区使用,并不需要测定其它区的CBR值;因而广大试验人员均不满意该试验方法。后续许多试验人员为找到一种快速、结果准确的成型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较多采用《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E51-2009T0843-2009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件制作方法成型试件(下称拟用方法),后续浸水及CBR贯入过程与标准方法相同。拟用方法其主要步骤可概述为:1、通过击实试验获得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2、按最佳含水率制备试样,试样制备完成后,将其装入塑料袋中浸润;3、按公式m0=V×ρmax×(1+wopt)×γ计算并称取单个规定压实度标准的试件的试样;4、将试模配套的下垫块放入试模,但外露2cm左右(上、下垫块露出试模外的部分应该相等)。将称量的规定数量m0的试样分2~3次灌入试筒中,每次灌入后用夯棒轻轻均匀插实。5、将整个试筒(连同上、下垫块)放到反力架或压力机上,以1mm/min的加载速率加压,直到上、下垫块均压入试模为止。维持压力2min(部分试验室为节省时间维持20s左右)。6、解除压力后,从反力架或压力机上取下试筒,将垫块倒出,取下试模两面破损滤纸,用刮刀轻刮顶面,确保顶面与试模齐平。单个制件完成,重复相同步骤成型其它压实度水平的试件。申请人对拟用方法进行了验证,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该方法成型的试件测得的CBR值与标准方法相差较大。对比测试发现,标准方法测得的93%、94%、96%时对应的CBR值分别为11.4%、13.9%、18.9%,拟用方法测得的93%、94%、96%时对应的CBR值分别为10.0%、11.2%、13.6%,相差较大,分析原因主要是试件内压实度的均匀性较差,按拟用方法96%压实度水平试件上中下三段计算压实度分别为101.9%、95.8%、89.3%;标准方法98击(相当于压实度水平100%)上中下三段计算压实度分别为99.6%、100.5%、99.9%,可见标准方法压实度均匀性明显好于拟用方法。虽然CBR值与试筒内土整体的压实度有关,但不可避免地,也与贯入杆接触的土压实度有很大关系。时间上并不节省,实现不了快速成型的目的,按1mm/min的加载速率,即使按拟用方法每个压实度水平只成型1个试件计算,成型1个93区需时40min,94区需时41min,96区需时43min,总耗时124min,总时长超过标准方法。存在的其它问题还有:使用反力架或普通压力机很难控制加载速度至1mm/min的精度,加载不匀,甚至需二次加载;上、下垫块露出试模外的部分相等,为两端压实,与实际压路机单面压实不同。考虑到解除压力后,土体有弹性回弹,及在制件过程中试样有损失,按公式m0=V×ρmax×(1+wopt)×γ计算的试样量不足,不能保证静力压实成型的试件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土的承载比试件成型方法,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准确的土的承载比试件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击实试验获得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2)按最佳含水率制备试样,试样制备完成后,将其装入塑料袋中浸润;3)按公式m0=V×ρmax×(1+wopt)×γ×(1+δ)计算并称取单个规定压实度标准的试件的试样;m0为单个试件所需土质量;V为压实后试料的体积,取2177cm3;ρmax为土的最大干密度;wopt为土的最佳含水率;γ为压实度水平;δ为试件弹性回弹及损耗率;4)将土试样装入试模:将上垫块平置于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张滤纸,试模配上套环,调转试模使得套环在试模的下面,将与试模配套的上垫块套入套环内,将称量好的试样装入试模,整平后放置一张滤纸,将下垫块放入试模内;5)将上垫块、套环、试模和下垫块整个反转180度后放到材料试验机上,对试料进行压实;6)压实成型后,取下试模,将上垫块和下垫块倒出,取下试模两端破损滤纸,用刮刀轻刮试样顶面确保试样顶面与试模齐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采用静力压实法成型,每个压实度水平成型1个试件,能有效的节省时间和材料。且本专利技术引入损耗因子δ以及采用单面压实,使得本法压实度均匀性与实际施工情况更为接近。损耗因子为试件弹性回弹及损耗率。土体受静压力收缩,除一部分发生塑性变形外,仍存在一部分弹性变形,在解除压力后,弹性变形部分就会回弹;同时,不可避免地,在操作中也容易有所损耗,引入试件弹性回弹及损耗率后,可以压实至目标压实度水平。本专利技术方法采用上垫块外漏0cm,为单面压实,使得试件压实度均匀性较拟用方法增加,与实际压路机单面压实相同。试件上中下三段计算压实度更为接近,测得的CBR值与标准方法测得的CBR值相关性良好。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所述损耗因子δ为2%。所述损耗因子为试件弹性回弹率及损耗率,将该数值定为2%,带入到公式中,得到全新的计算试样的公式,m0=V×ρmax×(1+wopt)×γ×(1+δ),可压实至目标压实度水平。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材料试验机为万能试验机,以5mm/min的加载速率加压,直到下垫块压入试模为止,维持压力3min后,解除压力。采用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可以精确控制加载速度,采用5mm/min加载速率加压较1mm/min压实度均匀性有较大提高。采用1min、2min、3min、6min、9min持荷时间,在3min前,随持荷时间的增长,压实度均匀性有所增加,在3min后增长很缓慢,选定3min持荷时间。综合考虑安全因素,选定5mm/min、3min持荷时间,制1个试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准确的土的承载比试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通过击实试验获得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n2)按最佳含水率制备试样,试样制备完成后,将其装入塑料袋中浸润;/n3)按公式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准确的土的承载比试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击实试验获得试样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2)按最佳含水率制备试样,试样制备完成后,将其装入塑料袋中浸润;
3)按公式m0=V×ρmax×(1+wopt)×γ×(1+δ)计算并称取单个规定压实度标准的试件的试样;m0为单个试件所需土质量;V为压实后试料的体积;ρmax为土的最大干密度;wopt为土的最佳含水率;γ为压实度水平;δ为损耗因子;
4)将土试样装入试模:将上垫块平置于水平地面上,放置一张滤纸,试模配上套环,调转试模使得套环在试模的下面,将与试模配套的上垫块套入套环内,将称量好的试样装入试模,整平后放置一张滤纸,将下垫块放入试模内;
5)将上垫块、套环、试模和下垫块整个反转180度后放到材料试验机上,对试料进行压实;
6)压实成型后,取下试模,将上垫块和下垫块倒出,取下试模两端破损滤纸,用刮刀轻刮试样顶面确保试样顶面与试模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准确的土的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益林高德虎陈晓东付文税孙岐斌王百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交科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