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起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670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属于建筑技术领域以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波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大震作用下,起波处梁段将产生明显的塑性铰,先于跨中截面产生裂缝,随后起波处被拉直,其截面抗弯承载力得到加强,之后梁的屈服截面向跨中转移,梁的承载力还会继续上升,当跨中截面屈服,梁的变形继续增大,承载力不再增长,直至破坏,该设计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起波钢‑混凝土组合梁在地震作用下先于柱破坏,真正实现“强柱弱梁”;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波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跨度为5m、截面尺寸为250mm×450mm时,其极限抗弯承载能力可达212kN·m、极限挠度可达59mm。

A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with wave initi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ve starting steel \u2011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onstruction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Th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of the utility model will produce obvious plastic hinge at the wave starting position under the action of large earthquake, which will produce cracks at the midspan section first, and then the wave starting position will be straightened, the section bending bearing capacity will be strengthened, and then the yield section of the beam will transfer to the midspan,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beam will continue to rise. When the midspan section yields, the deformation of the beam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and the bearing capacity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strength will not increase until it is damaged. The design makes the wav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of the utility model prior to the column damage under the earthquake action, and truly realizes \strong column weak beam\; when the span of the wave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beam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5M and the section size is 250mm \u00d7 450mm, its ultimate bending capacity can reach 212kN \u00b7 m and ultimate deflection can reach 59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属于建筑
以及结构工程

技术介绍
钢-混凝土组合梁属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是指由工字钢或H型钢及填充在两侧翼缘的混凝土构成的型钢-混凝土组合梁,这种组合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的材料性能,有效提高组合梁的承载力、延性和抗震性能,具体体现为:组合梁两侧翼缘内的混凝土受翼缘和腹板的包裹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具有一定的约束效应,组合梁的型钢由于翼缘内填充混凝土,可有效抑制其局部屈曲或整体失稳的发生。因此,钢-混凝土组合梁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结构、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中。但是,现有的钢-混凝土组合梁仍旧存在以下几个很大的问题:第一,在地震环境中,由于存在横向剪力,钢-混凝土组合梁的H型钢与混凝土之间容易发生分离,尤其是H型钢的翼缘板部分,除了横向剪力外,还承担整个钢-混凝土组合梁在重力环境下的纵向剪力,更易与混凝土之间发生分离;第二,在强震中,传统的钢混梁受到地震作用,变形很大,甚至局部会出现拉断的情形;第三,针对H型钢-混凝土梁,翼缘和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包含混凝土(1)以及内置于混凝土(1)内部的H型钢(2);所述H型钢(2)包含上翼缘板(3),下翼缘板(4),腹板(5),以及分别设置在上翼缘板(3)、下翼缘板(4)、腹板(5)上的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第三螺栓(8);所述上翼缘板(3)和下翼缘板(4)上设置有“U”型波(9);所述“U”型波(9)的起波方向朝向梁的中和轴所在的水平面;所述“U”型波(9)内部填充有轻质填充材料(10);所述“U”型波(9)不与腹板(5)相连;所述“U”型波(9)不与轻质填充材料(10)相接触的另一面通过不粘薄膜(11)与混凝土(1)相隔开;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梁包含混凝土(1)以及内置于混凝土(1)内部的H型钢(2);所述H型钢(2)包含上翼缘板(3),下翼缘板(4),腹板(5),以及分别设置在上翼缘板(3)、下翼缘板(4)、腹板(5)上的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第三螺栓(8);所述上翼缘板(3)和下翼缘板(4)上设置有“U”型波(9);所述“U”型波(9)的起波方向朝向梁的中和轴所在的水平面;所述“U”型波(9)内部填充有轻质填充材料(10);所述“U”型波(9)不与腹板(5)相连;所述“U”型波(9)不与轻质填充材料(10)相接触的另一面通过不粘薄膜(11)与混凝土(1)相隔开;所述“U”型波(9)含有底面(12)以及两个侧面(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波(9)的两个侧面(13)等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波(9)的波高为6~10cm、波长为12~22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波型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缘板(3)和下翼缘板(4)上的“U”型波(9)均为两个;所述上翼缘板(3)上的两个“U”型波(9)的起波中心与距其更近的梁端之间的距离为五分之一梁长加二分之一“U”型波(9)波长;所述下翼缘板(4)上的两个“U”型波(9)的起波中心与距其更近的梁端之间的距离为五分之一梁长减二分之一“U”型波(9)波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昀周渊丁杰谢梦洁周虹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