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eel \u2011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and discloses a steel \u2011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connector, a steel \u2011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wherein the steel \u2011 concrete composite beam connector includes an embedded part and a clamping part, the embedded part and the clamping part are detachable connected, and a flange plate clamp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embedded part and the clamping part. The inven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cracking performance and durability of the concrete slab in the negative bending moment area, and can facilitate the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of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混凝土组合梁
,具体地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桥梁工程中普遍应用,这两种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变形性能都存在较大差异,为了使得两种材料能够协同变形和受力,需要采用相应的连接件将钢混连接形成整体。常规的连接件均具有抗剪作用,如型钢连接件、栓钉连接件、组合连接件、嵌入连接件等多种模式。抗剪连接件的作用是防止界面处二者水平相互滑移而分离,使弹性模量有很大差别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构成一个整体而共同工作。但由于结构缺陷,钢-混组合梁在支座处会形成负弯矩区,该区域的钢梁受压,混凝土板受拉,容易形成薄弱区,较大的拉应力常常导致混凝土板开裂,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另外,实际工程中对裂缝的控制要求严格,若裂缝宽度超过限值,混凝土板的耐久性将极大的降低,甚至将退出结构的承载受力阶段,此时需要对组合结构进行修补加固甚至是更换相应的构件,由于传统的连接件均埋入混凝土板内部,如若进行构件的更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1)和卡持件(2),所述预埋件(1)和所述卡持件(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预埋件(1)和所述卡持件(2)之间形成有翼缘板卡持腔(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件(1)和卡持件(2),所述预埋件(1)和所述卡持件(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预埋件(1)和所述卡持件(2)之间形成有翼缘板卡持腔(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包括预埋部(11)和连接部(12),所述卡持件(2)与所述连接部(12)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件(1)还包括预埋加强部(13),所述预埋加强部(13)为柱形,其一端与所述预埋部(1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端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持件(2)包括卡持件本体(21),所述卡持件本体(21)一侧向外延伸形成卡持部(22),所述卡持部(22)与所述预埋部(11)之间形成所述翼缘板卡持腔(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为垂直于所述预埋部(11)表面的螺栓杆,所述卡持件本体(21)上设有与所述螺栓杆相配合的穿孔(211),所述螺栓杆穿过所述穿孔(211)并通过螺母(4)固定。
6.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6)、混凝土板(5)和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梁连接件,所述钢梁(6)和所述混凝土板(5)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阳,王凤平,卢九章,蔡书坤,张强,石俊勇,侯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