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636639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1-26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包括:由钢板及钢筋桁架构成的楼承板,连接在楼承板下方的混凝土梁,设置在楼承板与混凝土梁连接处的活动支撑节点,该活动支撑节点经连接件与所述混凝土梁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施工阶段在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梁的连接处布置角钢,从而使得楼承板与梁共同作用,便于施工处理,而在施工完成后,通过膨胀螺栓将角钢进行拆卸,解决了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梁的连接问题。

A connection system of detachable concrete beam and floor support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tachable concrete beam and a floor bearing plate connecting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loor bearing plate composed of steel plate and steel bar truss, a concrete beam connected under the floor bearing plate, a movable support node arranged at the joint of the floor bearing plate and the concrete beam, and the movable support nod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crete beam through a connector.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arranges angle steel at the joint of the steel truss floor support plate and the concrete beam in the construction stage, so that the floor support plate and the beam work together,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onstruction treatment. After the construction is completed, the angle steel is disassembled by the expansion bolt, which solves the connection problem of the steel truss floor support plate and the concrete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
技术介绍
钢筋桁架楼承板将楼板中的钢筋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镀锌钢板在工厂焊接成一体的组合模板。楼承板常用于钢结构建筑中。钢筋桁架楼承板在使用阶段可以承担受力,也可以仅充当模板。对于钢结构建筑,其可以直接铺设在钢梁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十分简单便捷。而对于结构形式为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中,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构件的连接与受力就是一个问题。因此,迫切需要研发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梁的连接方式,保证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梁之间的有效连接,满足现场的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免去了施工现场布置支撑的麻烦。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包括:由镀锌钢板及钢筋桁架构成的楼承板,连接在楼承板下方的混凝土梁,设置在楼承板与混凝土梁连接处的活动支撑节点,该活动支撑节点经连接件与所述混凝土梁连接。所述混凝土梁支撑连接在所述楼承板的下方。所述活动支撑节点为角钢,位于所述混凝土梁的两侧。所述角钢的上表面支撑连接在所述楼承板的下方。所述角钢的侧面经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混凝土梁连接。所述角钢为等肢角钢,从而能够很好地起到支撑作用。所述连接件包括膨胀螺栓,六角螺栓,栓钉等,这样在施工阶段,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角钢与所述混凝土梁,而在施工完成后,通过所述连接件将所述角钢拆卸即可。附图说明图1为楼承板的横剖面图;图2为楼承板的纵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横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的纵剖面图。图中,1-镀锌钢板、2-钢筋桁架、3-混凝土梁、4-角钢、5-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其结构如图3-4所示,包括由镀锌钢板1及钢筋桁架2构成的楼承板,如图1-2所示,镀锌钢板1与钢筋桁架2通过电阻电焊连接形成整体的组合楼承板,在楼承板的下方支撑连接有混凝土梁3,楼承板与混凝土梁连接处设置有活动的支撑节点,例如可以采用角钢4支撑连接在混凝土梁3的两侧,角钢4的上表面支撑连接在楼承板的下方,侧面经膨胀螺栓,六角螺栓,栓钉等连接件5与混凝土梁3连接。为了获得更好的支撑效果,可以采用等肢角钢。在施工阶段,通过膨胀螺栓连接角钢与所述混凝土梁,而在施工完成后,通过膨胀螺栓将角钢拆卸即可方便实现拆卸。以下是更加详细的实施案例,通过以下实施案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所能够获得的技术效果。实施例1:连续板,按单向板受力分析,短跨长度为2.5m,楼板厚度为100mm,钢筋桁架楼层板型号为HB1-70,等肢角钢选为L56×4,螺栓选用M12,荷载考虑为楼板自重2.5kN/m2,施工荷载为1.5kN/m2。计算角钢所承担的剪力V=(1.2×2.5×2.5×0.056+1.4×1.5×2.5×0.056)=0.714kN。(1)螺栓计算螺栓选用普通螺栓,A级或B级(5.6级),M12螺栓横截面面积=113.097mm2根据《钢结构设计规范》7.2.1条规定计算可得单个螺栓受剪承载力Nvb=21.49kN,满足受剪要求。(2)角钢计算计算过程如下。执行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本文简称《钢结构规范》1输入数据1.1基本信息计算目标:截面验算截面受力状态:复合受力状态材料名称:Q235材料抗拉强度(N/mm2):215.0材料抗剪强度(N/mm2):125.0轴心力N(kN):0.000剪切力Fx(kN):0.000剪切力Fy(kN):0.714弯矩Mx(kN-m):0.000弯矩My(kN-m):0.0001.2截面信息截面类型:角钢组合T形截面(GB9787-88):xh=L56X4(型号)截面抵抗矩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1:1.05γx2:1.20γy1:1.20γy2:1.20截面半面积矩Sx(cm3):6.626Sy(cm3):94.517截面剪切面积Ax(cm2):8.780Ay(cm2):8.780截面惯性矩Ix(cm4):26.360Iy(cm4):4096.249截面附加参数参数名参数值xh:L56X4(型号)dist:400(mm)2分析结果最大正应力σ:0.000(N/mm2)平均剪应力τ:0.813(N/mm2)Fx作用下的剪应力最大值τmax:0.000(N/mm2)Fy作用下的剪应力最大值τmax:2.243(N/mm2)注意:本程序计算未考虑合成剪力最大剪应力值|σ=0.0|≤f=215.0(N/mm2)|f/σ|=99999.000满足|τ=2.2|≤fv=125.0(N/mm2)|fv/τ|=153.711满足。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系统包括:/n由钢板及钢筋桁架构成的楼承板,/n连接在楼承板下方的混凝土梁,/n设置在楼承板与混凝土梁连接处的活动支撑节点,该活动支撑节点经连接件与所述混凝土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连接系统包括:
由钢板及钢筋桁架构成的楼承板,
连接在楼承板下方的混凝土梁,
设置在楼承板与混凝土梁连接处的活动支撑节点,该活动支撑节点经连接件与所述混凝土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支撑连接在所述楼承板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撑节点为角钢,位于所述混凝土梁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拆卸式混凝土梁及楼承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丁平朱杰江王力文梁红波王英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