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戚耀华专利>正文

一种杠杆式多功能节水龙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6359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杠杆多功能水龙头,其包括有常开、常闭控制装置和限时出水装置,主要由呈杠杆状铰装于内孔为花键孔支座2上的手柄1,套于支座内孔中上端为花键轴的凸轮套4,下端有扩口的套于凸轮套4外的压紧螺母5;及套于凸轮套4内孔中的顶杆3,和依次穿过缸体11内孔、弹簧10和活塞14限流孔的限流针9构成。本新型水龙头同时具备常开、常闭和限时出水自闭功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同时具有常开,常闭和限时出水自动关闭的水龙头,特别是一种杠杆式多功能节水龙头。目前市场上所见的水龙头仅具有常开,常闭,或者是限时出水的单一功能。我国的水资源匮乏,节约用水已成为我国的国策。因此,改善优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水龙头,使其具有节水,环保,卫生的效果,其社会效益无疑是巨大的。本技术是向公众提供一种同时具有常开,常闭和限时出水自动关闭的杠杆式多功能节水龙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新型杠杆多功能节水龙头,包括阀体、活塞与缸体组成的阀芯和开启控制装置,所不同的是1)其开启控制装置由两个部份组成,一部份为常开、常闭控制装置,第二部份为限时出水装置;常开、常闭装置的结构如下手柄呈杠杆状铰装于支座上;支座的内孔为花键孔,该花键孔与套于其中的凸轮套上端的花键轴相配匹;下端有扩口的压紧螺母套于凸轮套外,设于其凸肩内侧的凸顶块压在凸轮套法兰上端面的环形平面凸轮上;限时出水装置的结构如下手柄呈杠杆状铰装于支座上;顶杆套装于凸轮套内孔中,限流针依次穿过缸体内孔、弹簧和活塞的限流孔;限流针颈部外侧沿轴向开设有泄流槽;2)阀芯由缸体与塞于其内孔中的活塞构成,缸体处于凸轮套下方,活塞下端设有活塞导向柱,该活塞导向柱塞于阀体进水口中,与阀体进水口为滑动配合;活塞导向柱外侧面沿轴向开设有导流槽,其颈部套有出水口密封垫;3)外观呈礼帽状的帽形密封圈的外边缘压在凸轮套的内孔里,其内孔紧套在顶杆的颈部;本杠杆多功能节水龙头,还可在凸轮套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其中放置有凸轮套与压紧螺母之间的密封装置——凸轮套密封圈;还有一个上端面有一条凸环的凸环密封垫,其内孔紧套在限流针颈部;活塞外侧壁上开设有凹槽,其中放置有活塞与缸体之间的密封装置——活塞密封圈;压紧螺母与阀体之间设有主体密封圈。本杠杆式多功能节水龙头,其凸轮套法兰上端的环形平面凸轮的接触面从最高点到最低点间的空间距离最好为1mm~5mm。本杠杆式多功能节水龙头,其活塞的限流孔与限流针的针体间的间隙最好为0.01~0.50mm。本杠杆式多功能节水龙头,所述缸体下端外侧面上,沿轴向可开设有泄流槽。本技术既可像普通水龙头一样,通过旋转手柄实现常开常闭;(最大流量时旋转90度)又可在常闭状态下轻轻向上抬手柄一下,即可出水1~15秒,(视抬起高度而定)然后自动关闭。人们在短时间用水期间,(如洗手擦肥皂时)一般不注意关闭水龙头,造成水资源浪费。本技术的限时出水自动关闭功能,可主动避免这种浪费现象。同时又可像普通水龙头一样常开,常闭。有节水,卫生,方便之功效,实用范围广。本技术阀芯上的密封垫与阀体进水口密封面为水压自动密封,无旋转挤压磨擦,故不易损坏,具有使用寿命长,无泄漏的优点。由于本新型水龙头设有活塞环导向柱,因此可控制活塞的轴向运动;又由于本新型水龙头设有帽形密封圈,因此能防止水从顶杆和凸轮套之间渗漏,同时使顶杆迅速回位,保证限时出水功能顺畅,可靠;又由于本新型水龙头设有凸环密封垫,可减少限流针与缸体内端面之间密封面积,增大压强,使密封性可靠;再由于缸体上开设有泄漏槽,常开动作时,使活塞在缸体内实现泄压,避免活塞跑出缸体外。本技术可用工程塑料,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制造,或者用上述材料混合制造。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共有十八个主要零件。包括活塞14与缸体11组成的阀芯;凸轮套4和压紧螺母5组成的凸轮机构;顶杆3,限流针9和弹簧10组成的限时出水机构。结合该图,可清楚阐明其工作原理。一、常开逆时针旋动手柄1,带动支座2旋转,其花键孔带动凸轮套4的花键轴,使之也同时逆时针旋转,此时压紧螺母5内端面的凸顶块与凸轮套4法兰上端的环形平面凸轮的接触位置由最高点向最低点滑动,形成了1mm~5mm的空间,在阀体18进水口压力的作用下,凸轮套4缸体11与活塞14同时向上作轴向运动,活塞14下端的出水口密封垫17与阀体18进水口脱离,实现了常出水的目的。二、常闭顺时针旋转手柄1,带动支座2旋转,其花键孔带动凸轮套4的花键轴,使之也同时顺时针旋转,此时压紧螺母5内端面的凸顶块与凸轮套4法兰上端的环形平面凸轮的接触位置由最低点向最高点滑动,迫使凸轮套4向下作轴向运动,同时也使缸体11和活塞14向下作轴向运动,封住阀体18出水口。实现了常闭水的目的。三、限时出水在常闭状态下,轻抬手柄1,在杠杆的作用下,作用力由顶杆3传导至限流针9,使限流针9克服弹簧10力向下运动,限流针9上端的凸环密封垫8与缸体11内端面内孔脱离,由于限流针9颈部外圆沿轴线开有数条泄流槽,缸体11内的水由此泄出,经阀体18与缸体11外园结合处的泄流槽流入阀体18出水口,从而形成了开路,使缸体11内失压。此时顶杆3在手柄1杠杆作用力下继续向下作轴向运动,迫使缸体11也向下作轴向运动,而活塞14被阀体18的出水口阻挡不能运动,使缸体11内的水经限流针9颈部排出,此时松开手柄1,作用力消失,在阀体18进水口的压力作用下,推动活塞14、缸体11、及顶杆3向上运动,活塞14下端的出水口密封垫17与阀体18进水口脱离,实现了出水的目的。与此同时,限流针9在弹簧10的作用下,向上复位,将开路重新封闭。由于活塞14的限流孔与限流针9的针体有0.01~0.50mm的间隙,部分水流经由活塞14的限流孔与限流针9之间的间隙进入缸体11,经过1~15秒钟,缸体11重新增压,因缸体11的内腔截面积大于阀体18进水口的截面积,所以作用于活塞14的压力永远大于阀体18进水口的压力。迫使活塞14向下复位,自动将阀体18进水口密封,实现了限时出水的目的。为实现压紧螺母与阀体18间的密封在其间还设有主体密封圈。为保证本技术的工作可靠性和易操作性,采用了下面几种技术措施1杠杆机构由手柄1、支座2组成,既可控制常开、常闭,又可控制限时出水,而且省力。2、活塞导向柱15活塞下端沿轴线延长的一段圆柱体,与阀体18出水口滑动配合。其表面轴线方向开有数条导流槽,使水流通过。保证活塞14在作轴向运动时对阀体18出水口密封面的垂直度,避免产生泄漏。3、帽型密封圈7外观呈礼帽状的橡胶,其外圆压在凸轮套4内孔里,内孔紧套在顶杆颈部,防止水从顶杆3和凸轮套4之间渗漏,同时使顶杆迅速回位,保证限时出水功能顺畅,可靠。4、凸环密封垫8平面密封胶垫,其上端面有一条凸环,内孔紧套在限流针9颈部,减少限流针9与缸体11内端面之间的密封面积,增大压强,使密封性能更好。5、缸体泄流槽13缸体11下端面沿轴线方向所开的几条明槽或暗槽,也可是内倒角。在常开动作时,使活塞14在缸体11内实现泄压。避免活塞14跑出缸体11外,难以重新进入。权利要求1.一种杠杆多功能节水龙头,包括阀体、活塞与缸体组成的阀芯和开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1)其开启控制装置由两个部份组成,一部份为常开、常闭控制装置,第二部份为限时出水装置;常开、常闭装置的结构如下手柄(1)呈杠杆状铰装于支座(2)上;支座(2)的内孔为花键孔,该花键孔与套于其中的凸轮套(4)上端的花键轴相配匹;下端有扩口的压紧螺母(5)套于凸轮套(4)外,设于其凸肩内侧的凸顶块压在凸轮套(4)法兰上端面的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杠杆多功能节水龙头,包括阀体、活塞与缸体组成的阀芯和开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1)其开启控制装置由两个部份组成,一部份为常开、常闭控制装置,第二部份为限时出水装置;常开、常闭装置的结构如下:手柄(1)呈杠杆状铰装于支座(2) 上;支座(2)的内孔为花键孔,该花键孔与套于其中的凸轮套(4)上端的花键轴相配匹;下端有扩口的压紧螺母(5)套于凸轮套(4)外,设于其凸肩内侧的凸顶块压在凸轮套(4)法兰上端面的环形平面凸轮上;限时出水装置的结构如下:手柄(1)呈杠 杆状铰装于支座(2)上;顶杆(3)套装于凸轮套(4)内孔中,限流针(9)依次穿过缸体(11)内孔、弹簧(10)和活塞(14)的限流孔;限流针(9)颈部外侧沿轴向开设有泄流槽;2)阀芯由缸体(11)与塞于其内孔中的活塞(14)构成,缸体( 11)处于凸轮套(4)下方,活塞(14)下端设有活塞导向柱(15),该活塞导向柱(15)塞于阀体(18)进水口中,与阀体(18)进水口为滑动配合;活塞导向柱(15)外侧面沿轴向开设有导流槽,其颈部套有出水口密封垫(17);3)外观呈礼帽 状的帽形密封圈(7)的外边缘压在凸轮套(4)的内孔里,其内孔紧套在顶杆(3)的颈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耀华刘作圣
申请(专利权)人:戚耀华刘作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